張騫出使西域遇到了哪些困難,為什麼會有第二次

2021-04-17 15:41:56 字數 3037 閱讀 1380

1樓:不曾明瞭

建元抄二年(前139年),張騫率領襲100多名隨行人員,匈奴人堂邑父為嚮導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西行進入河西走廊,不幸碰上匈奴的騎兵隊,全部被抓獲。匈奴單于為軟化、拉攏張騫,進行了種種威逼利誘,但均未達到目的。

張騫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匈奴監視漸有鬆弛,張騫趁匈奴人不備帶領其隨從,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區。

大戈壁灘上,飛沙走石,熱浪滾滾;蔥嶺高如屋脊,冰雪皚皚,寒風刺骨。沿途人煙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資準備又不足。

張騫一行,風餐露宿,備嘗艱辛。乾糧吃盡了,就靠射殺禽獸聊以充飢。不少隨從或因飢渴倒斃途中,或葬身黃沙、冰窟,獻出了生命。

歸途中,張騫等人再次被匈奴騎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正逢匈奴為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張騫趁機和堂邑父逃回長安。從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共歷十三年。

出發時是一百多人,回來時僅剩下張騫和堂邑父二人。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一是招與匈奴有矛盾的烏孫東歸故地,以斷匈奴右臂;二是宣揚國威,勸說西域諸國與漢聯合,使之成為漢王朝之外臣。

張騫出使西域碰到了那些困難

2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

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

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乾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絡。但苦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願。

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瞭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

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西端畫的就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有人曾依據此圖論證了漢武帝派張騫赴大夏國問金人(佛佗)名號,是佛教傳人中國之始,但也有人持反對觀點,認為這是附會之說。但不管怎麼說,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的歷史功績是真實可信的。

此圖是現存最早的「張騫出使西域圖」。

3樓:匿名使用者

路途遙遠,糧食短缺,天氣惡劣,語言不通

4樓:匿名使用者

困難1 要把漢武帝結盟月氏部落的書信送往月氏,意味著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不僅有重山阻隔,還有茫茫沙漠,沒有人(即使是嚮導)知道,路該怎樣走。迷路、飢餓、死亡的危險時刻存在著

困難2:要到中亞,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領地,那裡有駕馭著駿馬的敵人圍追堵截

困難3 在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遷到了**

5樓:匿名使用者

遇到了很多難題,一是行路難,二是飲食難,三是預言交通難,四是安全保證難,五是返回難,六是資金難,七是看見植物難,八是看見人難尤其是漢民難,九是思鄉難,十是睡覺難地當床天當被白天很熱晚上很冷,等等何其困難

張騫出使西域遇到了什麼困難?

6樓:斯帕狄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7樓:匿名使用者

食物短缺/還會遇上當地強盜,和當地的野獸等/扣留10年/在匈奴待了十幾年

張騫出使西域碰到了哪些困難?

8樓:仙女王吉吉

要把漢武帝結盟月氏部落的書信送往月氏,意味著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不僅有重山阻隔,還有茫茫沙漠,沒有人(即使是嚮導)知道,路該怎樣走。迷路、飢餓、死亡的危險時刻存在著。

要到中亞,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領地,那裡有駕馭著駿馬的敵人圍追堵截。

在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遷到了**。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

一路上日晒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

張騫出使西域最終起到了什麼作用,張騫出使西域都到了哪些國家?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加強了和西域的聯絡 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為絲綢之路的開闢作出了貢獻 元朔六年 公元前123年 由於張騫隨軍與匈奴作戰有功,被漢武帝封為博望候.元狩元年 公元前122年 張騫又向漢武帝報告 大臣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悅 安得此?大夏國人悅 吾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裡,其俗士著,大...

張騫出使西域有哪些貢獻 大概說一下

張騫出使西域貢獻 1 張騫這次遠征,僅就預定出使西域的任務而論,是沒有完成。因為他未能達到同大月氏建立聯盟,以夾攻匈奴的目的。如從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和所起的歷史作用而言,無疑是很大的成功。2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極為艱險的外交旅行,同時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學考察。張騫第一次對廣闊的西域進行了實...

張騫出使西域的路程分別是今天的哪些地方

當時是指甘肅陽關 玉門關以西地區的總稱 狹義上是說蔥嶺 今帕米爾高原 以東,天山南北廣大地域,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也包括清末割給沙俄的外西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義上也包括中亞許多地區。唐朝時的西域廣義上說是波斯 阿拉伯半島 到蔥嶺 帕米爾高原 這一帶。清朝時的西域,就是新疆了 簡介漢武帝建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