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的事情問題1 詩有哪幾種形式

2021-04-16 11:34:02 字數 6166 閱讀 2400

1樓:戀勞

詩歌鑑賞的表達方式有四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二、議論

四、敘述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裡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修辭: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誇張——強調和突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增強詩詞的**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充套件內容;富有文采。

(這方面對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牧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拓跋燾的故事;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

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

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

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2樓:匿名使用者

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詩歌中沒有「說明」這一種)。

3樓:馬新禮

最佳答案

詩歌鑑賞的表達方式有四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一、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二、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二、議論

四、敘述

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裡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修辭: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誇張——強調和突出(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增強詩詞的**美,表意凝鍊,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充套件內容;富有文采。

(這方面對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牧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拓跋燾的故事;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

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

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

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古詩詞的抒情方法有哪幾種

4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詞的抒情方法有兩種: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託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四種。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等表明愛憎態度。

(1)例: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湖南卷)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草草杯盤供笑雨,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2)答案示例:頸聯中「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作者藉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湖海」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

「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2、間接抒情

即作者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

(1)例: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蘊含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哪種表現手法?

(2)答案示例:兩句運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翹首遠望,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路途艱難,祝福平安的關切之情;山高水長,前程迷茫的鬱悶之情。

5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一)直抒胸臆。這是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場景和環境表明愛憎喜怒態度的抒情方式。如唐代女詩人陳玉蘭的《寄夫》一詩,寫得率意真誠,叫人怦然心動:

夫戍邊關妾在關,西風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全詩以第一人稱(妾)內心獨白的形式來表現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首句念夫遠隔天涯,次句憂夫邊關苦寒,複次寄衣和淚修書,最後懸想寄衣到否。

四句細膩逼真、層次井然的心理描寫直截了當地揭示出夫妻之間刻骨銘心、體貼入微的恩愛深情。

(二)借景抒情。即詩人把自己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當中,通過描寫景物(聲光色態、動靜虛實)來抒發。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全詩無一字說惜別,無一字說傷心,但傷懷惜別之情悠悠不盡,隨水長流。

孟浩然有一首《早寒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全詩選取典型的秋天景象來抒情。

北風蕭蕭,木葉搖落,大雁南飛,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孤獨的詩人面對迷茫的江水,又怎能不思鄉呢?這類借景抒情的詩作中有一類「觸景生情」的,特別富有情趣。王昌齡的《閨怨》即為代表作品。

「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詩歌描寫一位閨中**,被一個明媚的春日鬨動了藏蟄一冬的熱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登上樓頭,忽然看見路頭的青青楊柳,心裡產生了微妙的情感變化:

在這樣明媚的春天,自己竟然獨守空閨,與丈夫天各一方,更恐怖的是,她發生了這樣的疑問——我的青春是不是和這楊柳一樣黃了又青呢?早知如此,當初又何必讓丈夫從軍邊塞,想立功封侯呢?青青楊柳驚動了**久蟄於心的幽怨相思。

(三)敘事抒情。有些詩歌選取生活中一些細節、場景、片斷和事件來抒情達意,品讀此類詩歌要洞幽發微,體情察意。張籍的《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詩通篇敘事,首句寫在洛陽城裡又見秋風,引起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次句寫想寫家書,而思緒萬千,不知從何說起,這兩句比較平淡。

三、四兩句抓住一個細節,化庸常為神奇:行人(送信之人)要走之際,詩人似乎又想起什麼內容忘記寫入信中,只好拆開信封再檢杳一遍。羈旅之人對家鄉,對親人那種無限牽掛的微妙心理,正是通過這一看似平常的生活細節活脫脫地表現出來了。

王維的《雜詩》(其二)的敘事更富有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人用白描手法記錄了一次對話(應該就是詩人對來客的問話):「您從我家鄉來,應該知道家鄉的事吧?您來的時候,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可曾開了花?

」詩人不直說思念,而我們分明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強烈的思念——詩人對家鄉的景物是那麼熟悉,詩人的語氣是那麼急切,他是多麼想親自回去看一看啊!古詩中還有一些敘事類作品,以曲折見長,在很短的篇幅內寫出波瀾,有尺水興波之妙,頗值得玩味。最有代表性的是晚唐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詩歌以閨中思婦的口吻來寫,起句很是突兀,早晨起來,就要去打門前樹上的黃鶯兒;為什麼呢?

原來是不想讓它在枝上啼叫;黃鶯的聲音很動聽,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它的啼叫驚醒了我的夢;什麼夢這麼甜美?原來是夢見了在遼西從軍的丈夫相會,難怪要去打那黃鶯兒了。

四句詩,一句一層意思,而且是用了倒敘的手法,環環相扣,思婦的極度失望、煩悶的心理活現紙上,可謂是極盡曲折之妙。

(四)託物言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

三、四兩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質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

(五)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常用的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如李商隱的《賈生》雲: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是摘取漢文帝在未央宮的宣室祭祀後召見賈誼,向他詢問鬼神之事的鏡頭入詩,這件事是帝王千萬件起居活動之一。

詩人為什麼抓住這一點來寫,因為通過這一點,反映了漢文帝求賢是假,表面上禮賢下士,將放逐在長沙當太傅的賈誼召回,可是卻不重用他,賈誼的才華格調是無下倫比的,他主張削弱諸王勢力,鞏固**政權以外抗匈奴的主張是正確的,對這些治國大計,漢文帝卻不問,而偏去問鬼神本源之事,甚至不顧帝王之尊,移動席位靠近,一直聽到半夜,而對千萬苦難蒼生的安危死活卻一句不提,這不是荒唐透頂麼?李商隱嘲諷的是漢文帝,其實也是嘲諷晚唐一些昏庸君主,嘲諷所有以求賢來博取名譽而實際並不重賢的統治者。

(六)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如王維的《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尾聯化用王孫典故,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淨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把歷史上的典故,眼前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悠遠。

現代詩有哪幾種流派,現代詩分為哪一些流派?

如果我們花點時間去考察一下中國古典詩歌的演變歷程,我們會發現 流派衝刺 在文學史上所具有的獨特意義,常常意味著詩學觀念尤其是審美尺度的革新和價值取向的整合。遠的不說,僅就清朝詩歌的發展和演變而言,就有以下七個重要的流派 1 明清之際的 雲間派 這一流派包括陳子龍 夏彝仲 彭賓 徐孚遠 李雯 周立勳等...

磁鐵的用途有什麼有哪幾種形狀,磁鐵有哪些形狀,它們對應的用途和性質是什麼

物理作用 1 指南北 2 吸引輕小物體 3 電磁鐵可以做電磁繼電器 4.電動機 5 發電機 6 電聲 7 磁療 8 磁懸浮 9 核磁共振 食療作用 磁石味鹹,性平 歸肝 腎經 質重鎮降 具有平肝潛陽,聰耳明目,鎮驚安神,納氣平喘的功效 主治肝陽眩暈,驚悸失眠,目昏翳障,耳鳴耳聾,腎虛喘逆。形狀一般就...

形聲字聲符和形符的位置,常見的有哪幾種型別

左形右聲 左聲右形 上形下聲 上聲下形 裡形外聲 裡聲外形 獨體字既是聲部 我們書上說有的佔一個角落如 旗中的 其 但又舉了 荊 讓我不得其解 形聲字依據形符和聲符的位置有哪幾種結構型別?形聲字一句行伏和聲音的位結構來整合 1.左形右聲 2.左聲右形 3.共八種位置關係 形聲字聲符和形符的位置,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