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民賊是指誰。為什麼說他忘共和

2021-04-13 23:34:24 字數 6221 閱讀 9991

1樓:匿名使用者

「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兩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

民賊是指袁世凱,他身為**大**,卻一心復辟,要稱帝。

歷史故事成語大全

2樓:匿名使用者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臥薪嚐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胸有成竹(文與可)

怎樣才能把初中歷史學好? 40

說文解字對歷史一詞的解釋

3樓: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提到「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史,記事者也」意味著記載歷史,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從又持中,中,正也」表明要客觀公正。

由此可見,撰史者應該客觀記載歷史事實。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曆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1、汗青

讀音:hàn qīng。

解釋: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

引證:宋代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譯: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2、史冊

讀音:shǐ cè。

解釋:指記錄歷史人物的過去的書。

引證:郭小川《憶延安》:「是什麼,在史冊上金光閃閃?」

3、史籍

讀音:shǐ jí。

解釋:歷史典籍,史書。

引證:瞿秋白《<餓鄉紀程>跋》:「幾世紀幾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剎那間已現重重的噩夢。」

4、史乘

讀音:shǐ shèng。

解釋:正史,在史書上有記載的,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的真實歷史事件。

引證: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

翻譯:晉國的《乘》、楚國的《檮杌》、魯國的《春秋》,這三本官方史書都是記載齊桓公、晉文公時的事情,都屬於歷史。

4樓:匿名使用者

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

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曆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

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範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5樓:黃湘泉

「歷史」這個詞是在近代出現的,最初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是日本學者翻譯history這個詞音譯過來的,古代不叫「歷史」,而叫「史」。東漢許慎在其著作《說文解字》中解釋「史」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

」「史」的本意是記事者,也就是「史官」,後便有「史事」和「史書」的含義。

6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是後人對前代事情的評價,當然是不統一的解釋和評價了!

研究歷史的主要是什麼?

7樓:漫閱科技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

使人明智。」歷史的經驗是前人巨大代價才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包含著發人深思的哲理。

要深刻地瞭解現實,理智地面對將來,就應當自覺地回顧歷史。現代人只有瞭解歷史,才能感受歷史啟迪現實的無窮魅力。惟有從歷史經驗這裡感知雜亂紛紜的現實,才能體會歷史智慧的美感與簡潔感。

西安歷史的簡介

8樓:森海和你

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別是我國歷史上較輝煌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國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漢長安城、陽陵、茂陵等文化遺址。漢開闢了「絲綢之路」,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了中國。漢承秦制,在長安建立了持續200餘年的西漢政權和空前強大的西漢王朝。

漢確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和漢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因此,外國把研究中國的學問叫漢學。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宮、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遺址。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長安是中國歷史上最大、最開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續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以唐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整個東方乃至世界。所以,以華夏文明歷史文化基地為依託的大西安,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臺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屬於華北地臺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沖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9樓:匿名使用者

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 個眾說紛紜的問題。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

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10朝說

10朝——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10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

11朝——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

12朝——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

13朝——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

·14朝說

14朝——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

16朝——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

17朝——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10樓:歲月神坑

西安歷史悠久,早在漢代西漢就在西安建都,古稱長安,隋朝也在此建都,唐朝時,長安繁榮一時

11樓:匿名使用者

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 ?qwmfort

研究歷史及問題

12樓:中地數媒

對本區板塊構造活動歷史有

研究最早可追索到20世紀50~60年代,當時主要研究區集中在華北地塊北緣。從20世紀60年代初正規區域調查工作開始,先後開展了華北陸塊北緣地質構造演化、成礦規律、地層時代等的專題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論證並提出了本區的大地構造背景、構造環境的演化及與成礦作用的關係(王揖等,1987;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1988;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礦產局,1991;白鴿等,1996;黃汲清等,1992)。早期的研究多以槽臺理論為指導,重點討論了內蒙地槽的發展演化過程,爭論的焦點多集中在槽臺界線的界定上。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①認為高家窯-烏拉特後旗-化德-多倫-赤峰斷裂為槽臺界線,控制了兩側不同的發展歷史。西段形成於下古生代、中段形成於中元古代、東段形成於新太古代。

②王東方等認為,傳統槽臺界線應一律向南推移50多km。主要依據是,沿該界線及其南側找到了一系列新的微體古生物化石點。張振法(1994)以大地電磁測深、**測深、深部地球物理場特徵為基礎,並通過與古板塊構造格架對比研究認為,華北地臺與蒙古-興安古生代地槽褶皺區界線位於田水井-六駝山-溫圖高勒-巴音毛道-圖克木-巴音查幹-白音敖包-溫都爾廟-那日圖-西拉木倫構造線。

從田水井向西,槽臺界線進入準噶爾-塔里木板塊構造區;從西拉木倫向東,槽臺界線尖滅在鬆遼前寒武板塊西南緣,是對前人有關槽臺界線討論的一個帶有結論性的闡述。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隨著板塊構造理論的引進及廣泛應用,人們開始運用板塊構造理論的觀點指導本區大地構造演化的研究。李春顯(1983)在編制亞洲地質圖時,注意到內蒙古賀根山地區的蛇綠混雜岩,識別出了一條碰撞縫合帶,並提出內蒙古造山帶是安加拉板塊與中國板塊碰撞形成。隨後邵濟安(1986)、胡驍等(1986)、曹從周等(1986)、李錦軼等(1987)先後證實了賀根山蛇綠混雜帶的存在,並在溫都爾廟一帶又識別出了另外一條蛇綠混雜岩帶。

在兩陸夾一洋的簡單的威爾遜板塊碰撞造山模式的影響下,提出這兩條縫合帶分別記錄了兩次威爾遜旋迴的碰撞事件。並根據其中所夾蛇綠岩的年齡判定溫都爾廟帶形成於早古生代,賀根山帶形成於晚古生代。李繼亮(1981)、王揖等(1992)先後在白雲鄂博一帶識別出了另一條時代不同於前述兩帶的蛇綠混雜岩帶,提出該混雜帶是大陸裂谷作用的產物。

許靖華等(1998)在考察了該地區後,識別出了2條火山島弧和2條蛇綠混雜帶:烏里雅斯太(二連浩特-錫林郭勒)弧和蘇尼特左旗弧以及賀根山蛇綠混雜帶和溫都爾廟混雜帶,並提出蛇綠混雜帶是弧後盆地衰萎的產物(許靖華等,1998)。隨後,高計元等(2001)在研究華北陸塊北緣的超大型礦床時,認為在白雲鄂博地區確實存在一條蛇綠混雜帶。

上述眾多蛇綠混雜岩帶和火山島弧帶的識別和確立,一方面提高了對本區板塊構造演化研究的程度,併為板塊構造演化過程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全面認識其演化過程的複雜性。為此出現了對本區許多有關板塊構造作用基礎問題的激烈討論。隨著有關本區地質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基礎地質資料的不斷積累,加入到討論中的學者也逐漸增多,提出了許多具建設性的認識。

總結前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討論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前中生代構造演化中幾個相互具有密切聯絡的方面。

首先是古亞洲(蒙古)洋的位置及其屬性。人們普遍承認在華北板塊和西伯利亞板塊之間存在著一個古亞洲洋,但對該洋的主體位置及其規模、區域延伸等屬性認識則有爭論。這一問題直接引發了關於這個古亞洲洋最終消失於何處的討論。

在目前發現和確定的區域上包括西拉木倫、柯單山、賀根山、白雲鄂博、索倫山、溫都爾廟等眾多蛇綠(混雜)巖帶中,其空間上是如何組合的,到底哪一條才真正代表了古亞洲洋消失的遺蹟,同時,其他蛇綠(混雜)巖帶在區域板塊構造演化中又具有什麼意義等問題更令人關注。

其次是古亞洲洋的構造格局及其演化方式。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同關係到對遊離於大洋內部的諸多微板塊的構造屬性、華北板塊北緣和西伯利亞板塊南緣的增生方式(如大洋板塊俯衝方向、規模、強度等)、與板塊構造演化相配套的不同大地構造環境等的界定。

第三是板塊或微板塊增生或者說板塊縫合的時間。

落花生一文中,作者為什麼說要請他父親也來,他父親不和他們住

他父親工作很忙,很少在家,也表示對他父親的尊敬。偶爾,可能是工作太忙的原因,所以,父親來很難得 作者父親在裡屋,為了尊重他,就說請他咯!額,不是。他父親是一位清官 落花生 一文中,說 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他的父親不跟他們住在於一塊嗎,他父親是幹什麼的 許地山的父親 許地山的父親叫許南英,進士出身...

落花生一文中,作者為什麼說要請他父親也來,他父親不和他們住

偶爾,可能是工作太忙的原因,所以,父親來很難得 落bai花生 的作者bai du許地du山 1893 1941 現代 zhizhi著名作家,教dao授。版名贊dao坤,字權地山,筆名落華生zhuan。shu原籍福建龍溪,出生於臺灣。許地山的父親叫許南英,進士出身,是位愛國詩人,也是位頗受百姓愛戴的好...

他愛他的老婆 為什麼還說愛我?他說的話是真心的嗎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你最愛的人,最愛你的人,還有個就是是共度一生的人.首先會遇到你最愛的人,然後體會到愛的感覺 因為了解被愛的感覺,所以才能發現最愛你的人 當你經歷過愛人與被愛,學會了愛,才會知道什麼是你需要的,也才會找到最適合你,能夠相處一輩子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現實生活中,這三個人通常不是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