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一上藤類植物,這是什麼藤狀植物?圖中是纏繞在一個帶刺植物上的。

2021-04-12 11:58:54 字數 1867 閱讀 4200

1樓:廣邑子

雞矢藤,, 雞屎藤,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夏季採收全草,晒乾。其味甘、微苦回,性平。

具有答祛風利溼,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於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支氣管炎;外用於皮炎,溼疹及瘡瘍腫毒。

2樓:

這是扶芳藤。衛矛科衛矛屬常綠藤本灌木

這是什麼藤狀植物?圖中是纏繞在一個帶刺植物上的。

3樓:傾聽雨落的心碎

葎草(學名:humulus japonicus),又稱勒草、黑草、麻葛蔓 、葛葎蔓、葛勒蔓、來毒草、葛葎草、澀蘿蔓、苦瓜藤、鋸鋸藤、拉拉藤、五爪龍、大葉龍五爪蛇幹藤、蛇割藤、割人藤、拉拉秧(剌剌秧)、拉拉藤(剌剌藤)、拉拉蔓、五爪龍、洋澀巴蔓、澀巴勒秧、澀澀秧,多年生莖蔓草本植物。

4樓:少年組合王俊凱

姐姐解解解解解解斤斤計較解解解解

這個植物叫什麼名,山上野生的藤類,

5樓:

白毛藤別名蜀羊泉、谷菜、天燈籠、排風、胡毛藤,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木質藤本;根細長,圓柱形;嫩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老枝**,幹後常有縱槽紋,暗褐色。始載於古代的《爾雅》一書,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藥用見載於東漢時的《神農本草經》,謂其有「補中益氣,久服輕身延年」之功。中醫學認為,白毛藤具有清熱、利溼、祛風、解毒的功效,可**瘧疾、黃疸、水腫、淋病、風溼關節痛、丹毒、疔瘡等症。生於海拔100-850米的山坡、草叢、溝邊和路旁等處。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它長長的纏繞在其他植物上,像是一種藤類?

請問這是什麼藤蔓植物?

6樓:夫子

地錦、爬牆虎(學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屬鼠李目葡萄科。是落葉藤本植物,葉子互生,葉柄細長,花淺綠色,結漿果、球莖。

莖上有卷鬚,能附著在岩石或牆壁上。其根、莖可入藥,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腫毒之功效,果可釀酒。[1]

高攀的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卷鬚5~9分枝,先端具有吸盤;廣卵形葉子,有時2-3裂,當葉子成熟時葉片長度約為8 - 18cm。葉子闊度約為6-16cm。葉子邊緣為鋸齒緣。

葉基為楔形;夏季開黃綠色小花,聚傘花序;紫黑色漿果。[1]

可作為裝飾植物,栽植於建築物外牆之上,美觀又能降溫。根莖可入藥,果可釀酒。時常用作綠化斜坡,防止山泥傾瀉。

中文學名

地錦拉丁學名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別稱爬牆虎、爬山虎、土鼓藤、紅葡萄藤[1]

7樓:匿名使用者

三葉地錦(拉丁學名: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 (wall. ex roxb.) planch.)為葡萄科地錦屬木質藤本。

一種長藤並且藤上長葉的植物是什麼植物?有圖

8樓:匿名使用者

虎耳草(學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curt.)為虎耳草科植物。

生於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溼巖隙。原產地為中國,朝鮮、日本也有分佈。是一種蔓生植物,有瀑布狀的纖匐枝,可廣泛栽種作為觀賞植物。

含生物鹼、硝酸鉀、氯化鉀、熊果酚苷(arbutin)。其葉綠體中所含之酚酶能將順式咖啡酸,全草入藥;微苦、辛,寒,有小毒;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9樓:馬蘭葉子

虎耳草,會開美麗的小花,能治中耳炎。

10樓:陳理明

這個是虎耳草,可以入藥

這是什麼藤類果實,這是什麼藤類植物或果實

雞蛋果,又名百香果,是西番蓮科西番蓮屬的草質藤本植物,長約6米 莖具細條紋,無回毛 花答瓣5枚,與萼片等長 基部淡綠色,中部紫色,頂部白色,漿果卵球形,直徑3 4釐米,熟時紫色 種子多數,卵形。花期6月,果期11月。逸生於海拔180 1900米的山谷叢林中。原產安的列斯群島,廣植於熱帶和 帶地區。主...

這是什麼藤類植物,都爬上樹了,這是什麼植物,爬在樹上,藤類

蘿藦科眼樹蓮屬 眼樹蓮 附生草本,長達2米。除花外全株 葉卵狀橢圓形,長1.5 3釐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側脈4 5對 葉柄長2 3毫米。傘形花序具花達9朵 這是什麼植物,爬在樹上,藤類 絡石,那是絡石的果實 拉丁學名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lem.英文...

這是何物,藤上長的,這是什麼植物?花很香,它的藤蔓擰著長的,只能靠著其他物體往上長

應該是瓜蔞,也叫栝蔞。葫蘆科中藥材,分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這是什麼植物?花很香,它的藤蔓擰著長的,只能靠著其他物體往上長 忍冬別稱金銀花,忍冬科忍冬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灌木。帶葉的莖枝名忍冬藤,供藥用,亦觀賞植物。這個到底叫什麼?這是一種藤蔓上的果子,不是地裡長的茭頭什麼的 藠頭 讀音 ji o 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