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中國人與西方國家的人各有什麼飲食習慣

2021-04-10 22:21:21 字數 5606 閱讀 7649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沒有外國人文明

西方人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各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中國人與美國人在飲食習慣方面,有哪些不同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愛吃熟的東西

美國人能生吃的東西絕不弄熟

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

3樓:匿名使用者

中餐五大特點:

一、風味多樣

二、四季有別

三、講究美感

四、注重情調

五、食醫結合

西餐三大特徵:

一、加工精細

二、半熟半生

三、重視調味

4樓:匿名使用者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飲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前提,在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中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人類的飲食或飲食習慣各不相同。正如英語諺語所說,「某人之佳餚即他人之毒藥」。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克拉孔在其《什麼是文化》一文中指出,「一個人的飲食當然要受到其獲得食物種類的限制,但同時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約」。由此可見,飲食與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締造了不同的飲食文化。

只有在各自的文化中,人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其飲食內容和飲食習慣。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對飲食的觀點和態度、飲食內容和飲食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本文以「文化深層結構」和「文化相對論」為理論基礎,著重**、分析中國與英美等西方國家在飲食觀念、宴會禮儀、飲食內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異,揭示導致飲食文化差異的深層次原因,從而闡明隨著跨文化交際的不斷髮展,中西飲食文化的交流、互補和相容的因素也會日益增多。

由於知識及資料的侷限,本文所**的飲食文化僅是中西飲食文化內容中很小的一部分,且侷限在英美國家和中國漢族,有關中西飲食文化所涉及的更廣

中國人和西方人飲食的差異

5樓:拜嘟

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 而飲食在兩個辛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在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方飲食習俗,不論在其觀念、性質,還是在其方式、對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是非常鮮明的。筆者根據自十年從事西式餐飲的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以供. 中西飲食觀念豹差異

萬史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有5 000年久而厚重的歷史,創造了無數的燦爛文明,在這種文箴中,使中國的飲食更加博大精深。隨著時間的流逝遼闊國土的地域差異,四大萊系逐漸形成,四大萊系體系,各有特點,但共同點是用料複雜考究,製作方法, 口味、菜式多種多樣,令人驚歎。

西方以歐美為代表,其文化同樣源遠流長。到中世紀,歐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間,舊西方的飲食文化已經形成。其主要特點為:

主食以麵粉為主,原料也較為豐富,製作方法較中國簡單,但同時也十分注重口味。

由於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於飲食重科學。重科學即講求營養。故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隹則,進食尤如為一生物的機器新增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熱量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

這些問題都是烹調中的大學問,而萊餚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 — 法國, 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

中國五味調和的烹調術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使菜餚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總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一味舍營養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現代烹調思想,特別強調養生、**,從而追求清淡少油,強調採用新鮮原料,強調烹調過程中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

所以說西方飲食之重營養是帶有普遍性的。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表加以比較。

中西烹調方法比較

項 目 由 西

原 料 名目繁多肉類、蔬菜、麵粉、奶制

、多種多樣 品等

製作方法 考究,炸、蒸、煮、燜等 較簡單,以炸、烤、清水多種方法 煮為主

營 養 營養少且不集中 營養全面、含熱量高側重點 口味 營養、方便

2.中西玖食物件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而中國的菜餚是「吃味」的。所以中國烹調在用料上也顯出極大的隨意性: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 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隨意性之廣博。

據西方植物學者的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6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裡,素菜是平常食品,葷菜只有在節假日或生活水平較高時,才進入平常的飲食結構,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說,菜食在平常的飲食結構中占主導地位。中國人的以植物為主菜,與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佛教便視動物為「生靈」,而植物則「無靈」,所以,主張素食主義。

西方人在介紹自己國家的飲食特點時,覺得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有較為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故他們國家的人身體普遍比中國人健壯:高個、長腿、寬大的肩、發達的肌肉;而中國人則顯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黃質弱。

有人根據中西方飲食物件的明顯差異這一特點,把中國人稱為植物性格,西方人稱為動物性格。

3.中西玖食方式、餐具及禮儀的不同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圓餐飲文化

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氣妻味佳餚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愛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與人相互敬酒讓菜、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與人之間重、禮讓的美德。雖然從衛生的角度看,這種飲食方j顯的不足之處,但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

在餐具方面,差異就更甚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t盛;而西方人呢,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十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著不同的兩種智慧。

著名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

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記者採訪時,也有一精闢的論述:「中華民族是個優秀民族,中國人早在國時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是倫地運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

筷子是人類手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幾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溫與寒:

是高明極了!

在禮儀方面,中西兩者更顯不

同。在中國古代,在用餐過程中,就

有一套繁文縟節。《禮記·曲記》載:

「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放飯,

⋯ ⋯ 毋固獲,毋揚飯,⋯⋯ 卒食,客自

前跪,撒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辭於

客,然後客坐。」這段話大意主要是:

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以只顧自己吃

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

手的清潔。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

裡,不要專佔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

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

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

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

再坐下。這些禮儀有的在現代也是必

要的禮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

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

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讓人家

再吃,也不要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

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也不要

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讚賞主人準

備的飯菜。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

的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4.中西飲食性質的差異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

向於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

術、感性。烹調出自飲食,飲食原來

是一個旨在供給維持生命的營養。西

方飲食習俗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的

飲食實用性的延伸;而中國飲食習俗

中對昧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了藝術

的殿堂。從這兩種飲食觀可以看出:

西方飲食日趨規範化,中『國飲食隨意

性大。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

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

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

撞中不斷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補。

現在的中餐已開始注重食物的營養

性、健康性和烹飪的科學性;西餐也

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

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

同發展。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與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區別」的英語翻譯

外國人的飲食習慣

6樓:匿名使用者

西式飲宴上,食品和酒儘管非常重要,但實際上那是作為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如果將宴會的交誼性與舞蹈相類比,那麼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

由此可見,中式宴會和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只不過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在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多體現於相鄰賓客之間的交誼。與中國飲食方式的差異更為明顯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

將所有食物一一陳列出來,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動自由,這種方式便於個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必將所有的話擺在桌面上,也表現了西方人對個性、對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擾,缺少了一些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調。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感性與理性之間的差異。但是,這種差異似乎在隨著科學的發展而變的模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衛生與營養了。

尤其是在經歷了非典以後。還有,人們因為越來越繁忙的工作,覺得中餐做起來太麻煩,不如來個漢堡方便等。這樣一來在飲食上差異也就不太分明瞭。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吃飯 外國人吃麥當勞

8樓:宮秋英訾黛

英國人的飲食

習慣早餐傳統的英式早餐有煎培根、香腸和煎土司。這叫做「煎食」。但現在多數人都很忙,沒辦法每天都吃這種豐盛的早餐,所以現在最流行的早餐種類有:

·一碗玉米片加牛奶;

·一些優格加新鮮水果;

·土司塗果醬,通常在早餐時喝茶、咖啡、或果汁。

英國人仍在周未享用傳統的英式早餐。各個旅館或飯店,尤其是大家所熟知的家庭式旅館(b&b's)皆有**傳統的英式早餐。

午餐英國人的中餐很快就解決,不像義大利人。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鐘,許多英國人吃三明治,或許是因為三明治是英國發明的。通常人們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後在午餐時間食用,三明治是英國人的便當。

同樣受歡迎的午餐為烤馬鈴薯。

點心在英國相當普遍,特別是巧克力,且特別在早上約十一點和下午三點。英國兒童是世界上吃甜食最甚者,這使得英國牙醫非常忙碌。

晚餐晚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且通常有兩道菜--肉或魚加蔬菜,之後有甜點(也就是布丁)。英國小孩都知道在吃布丁前要把肉和蔬菜吃光光。

冷凍熟食在英國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微波爐,且通常英國人(尤其是學生會買一份冷凍熟食,放進微波爐,邊看電視邊吃--這叫做吃「電視晚餐」。

外國食物也相當受英國歡迎。超市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印式、中式、意式、希臘式和日式食物--事實上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品。

晚餐後通常要來上一杯茶(當然要加牛奶!)

中國人與西方人過生日的不同之處,中國人和外國人過生日有什麼不同?

按照中國傳統的過法我們應該在生日的那天吃長壽麵,吃壽桃,象徵長命百歲,沒有吃奶油蛋糕的習慣,而他們在生日的那天會開party,朋友們會給壽星送禮物,壽星則會當著那個送禮的人的面拆開包裝,還會在生日宴會上開香檳,吃奶油蛋糕,跳舞慶祝。總之他們比較會享受,我們的生日會比較無聊。日子不同.我們是過農曆的,...

國成立後哪個西方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第一個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是是瑞典。瑞典於1950年1月14日承認新中國,1950年5月9日同中國建交,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同年,兩國互派大使,將軍為我駐瑞典首任大使。2o157月1日美國與哪個國家重新建立外交關係 2015年7月1日,美國與古巴正式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雙方7月20日...

中國的工業化和蘇聯與西方國家的工業化有何不同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國處於閉關鎖國,西方已經進入集體工廠工業化,而中國還是自給自足的農業化。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處於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已經開始發動工業化,西方的工業化表現在電氣的英雄,而中國還在走蒸汽時代。到了 和新中國中國已經走入了工業化高速發展過程,中國的工業化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是輕工業,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