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組是誰發明的,動車是哪個國家先發明出來的?

2021-04-02 15:41:38 字數 5859 閱讀 4142

1樓:匿名使用者

動車組crh

china railway high-speed,直譯是中國高速鐵路。 「動車組」這個詞

確實是中國人最近10年的發明,在這個詞發明和流行之前動車組在中文中一般被稱作「電車」、「機車組」、「列車組」等。

2樓:匿名使用者

貌似是日本,「新幹線」是最早的動車組。我國的crh系列動車組其實都是引進的國外技術。

動車是哪個國家先發明出來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無動力車廂+動車+動車+無動力車廂+動車。

這種無動力車廂不會隔斷動車之間的聯絡,因為它也安裝了重聯線。與動車相對,這種專門為動車組準備的無動力車廂叫從車,中文翻譯為拖車──儘管有時候它是被夾著走或者推著走。

8月14日,由接觸網供電的單相交流電動車組問世。

10月28日,西門子公司製造的三相交流電動車組進行高速試驗,首創時速210.2公里的歷史性記錄。

一戰結束,內燃機車開始普及,內燃動車出現。

二戰結束,內燃機車也能重聯了,內燃動車組出現。

60年代,日本決心新建高速客運鐵路網,於是有了世界上首列運營用高速動車組──新幹線-0系。

70年代,法國試製了燃氣輪機高速動車組──tgv-0。

80年代,高速鐵路網在歐洲延伸,風馳電掣的各系tgv以300km/h的速度成為法國人的驕傲。

90年代,tgv試驗速度突破500km/h。

新世紀,tgv試驗速度突破570km/h。

然而在大多數場合,動車組擔負的都是市內、市郊、城際通勤任務。大多數輕軌、地鐵以及國外大多數城際列車都是動車組。高速列車在動車組中只佔很小比例。

引用一份來自網路的統計, 世界各國/地區的鐵路系統中,使用動車/動車組最大的為日本,佔87%;荷蘭、英國次之,分別佔83%和61%;法國、德國又次之,分別佔22%和12%。

4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是最早製造和運用動車的國家,製造技術一直領先。2023年7月8日,首先執行了由鋼軌供電的動車組,由4節動車和2節拖車編成。同年8月14日,又執行了由接觸網供電的動車組,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觸網供電的單相交流電動車組。

同年10月28日,西門子公司製造的三相交流電動車進行了高速試驗,首創時速210.2公里的歷史性記錄。

高鐵是誰發明的

5樓:嵩吾峰

確切的說中國高鐵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鐵路窄軌的實際加以改進和創新,整合了國外多種技術的一個綜合體。

當年中國進行鐵路電氣化改造的時候,要引進外國的機車,當時參與投標的外國企業有:德國西門子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加拿大龐巴迪集團、日本日立、川崎重機集團

當時的鐵道部長劉志軍對鐵道部的要求是:中標者**合理,而且必須轉讓80%技術,並對核心技術進行說明,同時採購的機車20%在國外製造,剩下80%必須在國內製造,完成組裝。

當時西門子很拽呀,以為自己技術一流,而且**高,又不同意轉讓技術,在開標第一輪把德國西門子淘汰了。一下子讓外國鐵路企業看到了鐵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第一次招標中最後中標的是加拿大龐巴迪集團,並和長春機車軌道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

接下來幾年,中國鐵道部還是保持一貫的強勢,靠市場換技術的思路,國外巨頭雖然有非常先進的技術,但是限於集團業績壓力,而且對中國市場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後來的招標中,鐵道部採購聯合體,都是把採購訂單分成若干個系統,如引進日本的牽引系統,法國的電控系統,德國的行車控制系統,加拿大的軌道技術等等,這樣一來,把國外各個模組最先進的東西轉讓進來後,分別給中國的南車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分別去消化吸收,並進行本地化創新。

第一批國產動crh1車組屬於萬國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還是在國外**商控制的。

至於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實現國產了。

目前中國北車集團、中國南車集團兩大鐵路央企一共有5萬多人從事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研發創新工作,這個絕對是世界上鐵路系統最大的研發團隊。

說到crh3動車組,確實蠻有意思的,當時立項研發後,因為一個技術一直無法突破,而這個技術在日本川崎重機集團擁有的,當時鐵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談,希望轉讓技術,迫於日本日立集團等國內行業大佬的強烈反對,就擱置了一段時間,後來川崎也是需要提升業績,盯著國內巨大的壓力,同意賣給中國5套元件。拿到相關元件後,兩大鐵路央企攻關一個月,通過逆向研究便輕鬆把技術搞定了,同時還進行了升級。

這個元件的完成,也保證了武廣高鐵crh3型動車組的順利下線。

目前中國除了在國內建設大量的高鐵線路,還在參與沙特、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國、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等國的高鐵投標

其中。美國、俄羅斯已經與中國鐵道部簽署了建設高鐵的合作備忘錄,正在進行前期立項工作。

以上這些資訊是一個電視訪談節目採訪鐵道部總工程師的時候瞭解到的。

最新訊息是:阿根廷已經確認要花16億美金左右,引進中國高鐵技術。據說7月16號,阿根廷**訪華時候,估計會宣佈此項合作協議。

中國高鐵用市場換技術,換來了自主創新,形成一整套自主智慧財產權,並開始走向國際市場,值得表揚。

而同樣以市場換技術的中國產業還很多,到現在還在艱難前行中。

比如:中國汽車行業、中國航空工業是最典型的,確實要好好反思下。換的結果,自己啥也沒學到,結果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流失到海外資本家的腰包了。

6樓:匿名使用者

高鐵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7樓:

高鐵是日本發明的。

高速鐵路是指設計開行時速250公里以上(含預留),並且初期運營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列車專線鐵路。高速鐵路具有載客量高、安全性好和能耗較低等特點。

早在20世紀初前期,當時火車「最高速率」超過時速200公里者寥寥無幾。直到2023年日本的新幹線系統開通,是史上第一個實現「營運速率」高於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鐵路系統。

世界上首條出現的高速鐵路是日本的新幹線,於2023年正式營運。日系新幹線列車由川崎重工建造,行駛在東京-名古屋-京都-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營運速度每小時271公里,營運最高時速300公里。

8樓:手機使用者

誰最早發明鐵等冶金技術? 我們通常說的「

鐵」分「生鐵」和「熟鐵」兩種,包括「鋼」在內,都是以鐵(fe)和碳(c)兩種元素為主的一種合金。人們通常把含碳量在0.05%以下的叫熟鐵,0.

05%到2.0%的叫鋼,2.0%到6.

67%的叫生鐵。 人類早期煉得的熟鐵通常叫塊鍊鐵,它是鐵礦石在800到1000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用木炭直接還原得到的。出爐產品是一種含有大量非金屬夾雜的海綿狀固體塊。

塊鍊鐵和生鐵比較起來,有如下幾個缺點:一是它不能從爐裡流出,取出鐵塊時,爐膛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不能連續生產,生產率比較低,產量比較小。二是成形費工費時。

三是所含非金屬夾雜比較多,要通過反覆鍛打才能排除。四是含碳量往往比較低,因而很軟。生鐵的冶煉溫度是1150到1300攝氏度,出爐產品呈液態,可以連續生產,可以澆鑄成型,非金屬夾雜比較少,質地比較硬,冶煉和成形率比較高,從而產量和質量都大大提高。

由塊鍊鐵到生鐵是鍊鐵技術史上的一次飛躍。 我國鋼鐵冶煉技術的發展道路和世界各國是不完全相同的。國外一般是先有塊鍊鐵,經過長期緩慢發展之後才有生鐵。

a外最早的塊鍊鐵據說是西元前2023年前後發明出來的(有土a其境a赫梯族hettler bc1200之說),但是直到西元十四世紀才有生鐵。我國卻不是這樣。我國冶鐵術不晚於商代中期,而且早在春秋時期已発a有生鐵冶鐵術,這就表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並使用生鐵的國家。

2023年在石家莊藁城臺西商代遺址中出土的鐵刃銅鉞,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鐵器,也是人類最早使用和製造的鐵器;而臺西發現的鐵礦石和經冶煉的鐵礦渣,證明在3400多年前石家莊的先人已掌握了冶鐵技術,為世界最早的鐵礦渣。 我國現已發現確屬春秋晚期的鐵器共有九件;2023年在湖南長沙識字嶺楚墓出土凹口鋤一件;2023年在長沙龍洞坡楚墓出土刮刀一件;2023年在常德楚墓出土刮刀一件;2023年在江蘇六合程橋吳墓出土鐵丸一件;2023年在程橋另一吳墓出土鐵條一件;2023年在長沙楊家山楚墓出土劍一件、刮刀一件、鼎形器一件;2023年在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玉莖劍一件。上述楚吳鐵器遺物經金相鑑定,楊家山鐵劍系滲碳鋼,程家橋鐵丸是白口生鐵,楊家山鼎形器是白口鑄鐵,程橋鐵條則為塊煉鍛件。

戰國中晚期,鐵器在我國農業、手工業生產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出土的戰國鐵質生產工具大約十六種左右,其中多數是生鐵和它的柔化處理件,塊鍊鐵處於輔助地位。這表明這時我國生鐵生產已經有了比較大的發展。

我國生鐵技術發明比較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以為在技術上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點:一是我國冶銅術中很早就使用了比較強的鼓風裝置。二是很早就對冶煉用的原料進行了比較好的選擇和處理。

三是很早就發明了比較高大的冶煉豎爐。一般認為,我國生鐵技術的發明和發展同青銅技術有密切的關係。 可鍛鑄鐵 可鍛鑄鐵原是白口鐵經高溫退火得到的一種高強度鑄鐵,具有一定的塑性和衝擊韌性。

依熱處理條件的差別,又可分成白心可鍛鑄鐵和黑心可鍛鑄鐵兩種:白心可鍛鑄鐵以脫碳為主,又叫脫碳可鍛鑄鐵;黑心可鍛鑄鐵以石墨化為主,又叫石墨化可鍛鑄鐵。 國外的白心可鍛鑄鐵是西元2023年由法國人首先發明的。

西元2023年,美國人又發明了黑心可鍛鑄鐵。此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裡,人們都把白心可鍛鑄鐵叫做「歐洲式可鍛鑄鐵」,把黑心可鍛鑄鐵叫做「美洲式可鍛鑄鐵」。其實,這兩種可鍛鑄鐵,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都已經發明瞭。

「洛陽水泥製品廠戰國早期灰坑遺址」出土過一件鐵鏟,鏟體基本鏽蝕,只在銎(qióng)部(裝柄的孔)有部分金屬殘留,在金相顯微鏡下顯示了黑心可鍛鑄鐵組織,基體是鐵素體,上面分佈著團絮狀退火石墨。這是到現在為止世界上經過科學分析的最早的鑄鐵可鍛化退火處理件。戰國中晚期後,可鍛化處理工藝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第一,分佈地域更廣了。在北方,目前經分析過的有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的鐵钁、鐵鋤、鐵鐏等,在南方有湖北包山出土的空首斧、湖南長沙出土的鐵鏟等。第二,部分器件已經處理得比較好,器件斷面基本上是可鍛鑄鐵組織,中心沒有白口鐵殘餘,如燕下都的鐵鐏等。

漢代到南北朝時期,鑄鐵可鍛化技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一是使用範圍有了進一步擴充套件。近年在山東薛城、河南南陽、澠池和鞏義市,北京清河和大藻臺,湖北銅綠山等地,都發現了這類器件。

南陽瓦房莊出土的農器有十二作,經過分析,九件是普通可鍛鑄鐵,兩件是鑄鐵脫碳鋼,只有一件是白口鐵。二是技術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凡處理過的器伴,中心很少有白口鐵組織殘留,石墨發育比較好,形態多和現代可鍛鑄鐵相當。

這些可鍛鐵中,有白心的,也有黑心的,多數是農具。 鑄鐵可鍛化處理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常溫下,碳在鑄鐵中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

一是化合態,主要是滲碳體;二是自由石墨態,有條狀、團絮狀、球狀石墨等。碳的存在形式不同,同一成分的鑄鐵,效能也是不盡相同的。白口鐵中,碳全部以滲碳體形式存在,因滲碳體硬度很高,塑性極低,所以白口鐵性硬而脆。

通過可鍛化處理,白口鐵中的碳或以自由石墨態形式析出,或因氧化而去除,從而使材料強度提高,硬脆性減少,綜合機械效能得到改善。戰國中期以後,我國在農業、手工業中這樣廣泛地使用了鐵器,可鍛鑄鐵的發明和發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球墨可鍛鑄鐵 球墨可鍛鑄鐵因所含石墨呈球狀而得名。

它有比較高的強度、塑性和韌性,鑄造加工效能也比較好。 2023年,河南澠池發掘了一個北魏鐵器窖,裡面藏有從漢代到北魏的鐵器四千多件,種類有生產工具、兵器、日用器皿以及鑄範、鐵材等。有一件鐵斧,整體經過脫碳退火處理,器件斷面大部分相當於含碳百分之○·四的中碳鋼,沒有石墨析出。

但在銎的底部發現有球狀石墨,直徑是二十微米,分佈在平均厚度約三,二毫米、總長五十毫米的u形斷面上,共約三十顆,外形比較規整。這類具有球狀石墨的鑄件在南陽瓦房莊、鞏義市鐵生溝等兩漢冶鑄遺址也有發現。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鞏義市鐵生溝一件漢代鐵钁,它的石墨發育良好,有明顯的核心和放射性結構,和現行國家球墨鑄鐵標準一類a級相當。

從現有研究資料看,這種球狀石墨應是白口鐵退火過程中得到的。 在國外,鑄態球墨是2023年後使用了加入球化劑的方法才得到的。多年來,人們一直試圖用白口鐵退火的方式來獲得球狀石墨,但是難度很大。

我國古代生鐵含矽量長期偏低,在低矽的情況下,我國人民不但生產了大量具有絮狀石墨的可鍛鑄鐵,而且生產了部分球墨可鍛鑄鐵,這在世界冶金史上是十分罕見的,實在難能可貴。

希望採納

是誰發明的?是哪個國家的風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風車 公元644年,一個叫阿布 魯魯亞的製造風車的波斯匠人,因行刺哈里發烏馬爾 伊本 卡圖布而 644年是風車見於文獻的最早年代。有專門的資料提到於兩百餘年後出現在塞斯坦 在伊朗和阿富汗的邊界上 的著名的風車,這種風車是從公元前一世紀才被人們所知的小亞細亞的水平水車演變而來的,它的翼板安在一個垂直的...

重慶到合川動車組時刻,重慶到合川的高鐵動車多少時間一次

車次 車型始發 目的地發時到時用時票價詳情d5191 d5194 動車 重慶北 南充 重慶北 合川 08 4609 1400 2866公里一等軟座25元 二等軟座20元 詳情 k651 k654 快速 桂林北 成都東 重慶北 合川 08 4609 2800 4266公里硬座7元 硬臥41 44 46...

電動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的電動車是誰發明的

1880年,美國愛迪生製造出第一輛電動汽車,時速20英里。最初它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後來因其沒有手動檔且噪音小 無味的特點進入女士專用車的市場。當年製造商還掩蓋這一 弱點 試圖打入男性市場。但電動汽車並沒有如預想的一樣發展。當年石油寡頭為了自己的利益阻礙電動汽車發展,愛迪生的交流不善也沒能讓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