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燕說這篇文言文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2021-04-01 10:04:06 字數 2982 閱讀 5580

1樓:匿名使用者

郢人燕說,即「郢書燕說」。

郢書燕說

【原文】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

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悅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

」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類此。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譯文】

楚國的郢都有一個人要寫信給燕國的宰相。晚上寫信,因為照明的火炬不亮,於是對拿火炬的侍從說:「把燭火舉高點。

」一邊說一邊錯誤地在信上寫「舉燭」兩字。但舉燭並非這封信的本意。燕國的宰相收到信十分高興,說:

「舉燭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用德才兼備的賢人。」燕國的宰相向燕王稟告了任賢的道理,燕王十分高興,國家因此大治。燕國是治理好了,但這不是信原來的意思。

當代的學者,大多數也像這樣。

【寓意】

燕國的宰相讀信時望文生義,誤解「舉燭」之意卻使燕國得到大治。作者諷刺當時學者託古改制,雖然提出了種種有道理的主張,但與歷史本來事實大相徑庭。

2樓:匿名使用者

郢人燕說這篇文言文告訴了我們:憑主觀臆斷,把原本沒有的意思勉強加上去,牽強附會,曲解原義,以誤傳誤的學風是不可取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說明當時之學的人在徵引、解釋前賢遺言時往往穿鑿附會的學風.憑主觀臆斷,把原本沒有的意思勉強加上去,以誤傳誤,這種學風與「郢書燕說」是相類似的.

「郢書燕說」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翻譯顧炎武《日知錄·廉恥》幫忙翻譯一下啊!謝謝啊!很急!

【譯文】《五代史·馮道傳·論》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妙啊,管子的善於立論!

禮義是治理人民的**;廉恥,是為人立身的大節。大凡不廉便什麼都可以拿;不恥便什麼都可以做。人到了這種地步,那便災禍、失敗、逆亂、死亡,也就都隨之而來了;何況身為大臣而什麼都拿,什麼都做,那末天下哪有不亂,國家哪有不亡的呢?

然而在這四者之間,恥尤其重要。因此孔子論及怎麼才可以稱為士,說道:「個人處世必須有恥。

」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恥,對可恥的事不感到羞恥,便是無恥了。」又說:

「恥對於人關係大極了,那些搞陰謀詭計耍花樣的人,是根本談不上恥的。」其所以如此,因為一個人的不廉潔,乃至於違犯禮義,推究其原因都產生在無恥上。因此(國家領袖人物)士大夫的無恥,可謂國恥。

我考察自三代以下,社會和道德日益衰微,禮義被拋棄,廉恥被摜在一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凜冽的冬寒中有不凋的松柏,風雨如晦中有警世的雞鳴,那些昏暗的日子中,實在未嘗沒有獨具卓識的清醒者啊!最近讀到《顏氏家訓》上有一段話說:

「齊朝一個士大夫曾對我說:『我有一個兒子,年已十七歲,頗能寫點檔案書牘什麼的,教他講鮮卑話,也學彈琵琶,使之稍為通曉一點,用這些技能侍候公卿大人,到處受到寵愛。』我當時低首不答。

怪哉,此人竟是這樣教育兒子的!倘若通過這些本領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願你們這樣幹。」哎!

顏之推不得已而出仕於亂世,尚且能說這樣的話,還有《小宛》詩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獻媚於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慚愧麼?羅仲素說: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恥是士人優良的節操,風俗是天下的大事。

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天下才有良風美俗。古人治軍的原則,沒有不以廉恥為本的。《吳子》說:

「凡是統治國家和管理軍隊,必須教軍民知道守禮,勉勵他們守義,這是為了使之有恥。當人有了恥,從大處講就能戰攻,從小處講就能退守了。」《尉繚子》說:

「一個國家必須有慈孝廉恥的習尚,那就可以用犧牲去換得生存。」而太公望對答武王則說:「有三種將士能打勝仗,一是知禮的將士,二是有勇力的將士,三是能剋制貪慾的將士。

因為有禮,所以列朝治軍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難道還有欺凌平民、搶劫牛馬,而對百姓實行殘暴手段的麼?」《後漢書》上記載:張奐任安定屬國都尉,「羌族的首領感激他的恩德,送上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長又贈送他金環八枚,張奐一起收了下來,隨即召喚屬下的主簿在羌族眾人的面前,以酒酹地道:

『即使送我的馬多得像羊群那樣,我也不讓它們進馬廄;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進我的口袋。』把金和馬全部退還。羌人的性格重視財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個都尉,大都貪財愛貨,為羌人所怨恨,直到張奐正直廉潔,威望教化才得到了發揚。

」唉!自古以來,邊疆局勢的敗壞,豈有不從貪求財貨開始的麼!我對遼東的事件不能無感。

杜子美詩道:「安得廉頗將,三軍同晏眠!」有一種刻本作「廉恥將」。

詩人本來的意思,未必想到這點,但我讀《唐書》,講到王佖做武靈節度使時,以前吐蕃人想造烏蘭橋,每次在河邊岸上事先堆積木材,都被節度使派人暗暗地運走木材,投入河流,橋始終沒有造成。吐蕃人瞭解到王佖貪而無謀,先重重地賄賂了他,然後加緊趕工造成了橋,並且築了小城防守。從此以後朔方防禦侵掠的戰事就沒完沒了,至今還成為邊患,都是由於王佖的貪財引起的。

所以貪財的人作將帥便邊關到夜間也洞開著無人防守。懂得這個道理,即使是郢書燕說式的穿鑿附會,或許也可以治國吧!(何滿子)

5樓:匿名使用者

郢國有一個人寫信給燕國的相國。時值晚上,燈光昏暗,於是對身邊舉燭的侍從說:「把燭火舉高。

」可是不小心把這句話寫到信裡面去了。其實,「舉燭」並非寫這封信的意思或目的。燕國的相國收到信,理解為:

舉燭的意

6樓:匿名使用者

郢國有一個送給燕國的相國信的人,在晚上寫信,燈光不亮,於是對拿著燭火的說:「舉燭」(「把燭火舉高點兒。」)說完就錯誤的寫上「舉燭」兩個字。

「舉燭」這兩個字並非信重要表達的意思。燕國的相國收到信,卻因而高興,說:「『舉燭』的意思是追求光明啊;追求光明也就是推薦賢能之人來任命為官。

」燕國的相國稟告燕王,燕王非常高興,國家因此太平。太平就太平了,但是不是信中的意思。現在的做學問的人,多數是像這樣的情況。

狼 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7樓:夢蝶卓羲

屠夫:當我們遇到像狼這樣狡猾的壞人,我們要像屠夫一樣,敢於面對,善於鬥爭

文言文《乘船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狼 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回 益發生矛盾,他就露答出了極端自私 背信棄義的真面孔。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慮問題十分周到。我們應該向華歆學習,守信用 講道義.不有失君子風度,有基於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幫我讀一下狼這篇文言文,狼 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讀完了,你聽到了嗎?狼文言文 文言文 狼 中的詞語翻譯 字詞 1 詞性活用現象 洞 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隧 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犬 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於前。2 通假字 止 同 只 只有。止有剩骨。3.一詞多義 止 同 只 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

鐵杵成針這文言文告訴我們那個什麼道理

鐵杵成針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這個道理。從鐵杵成針的文言文中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從鐵杵成針的文言文中我明白了只要肯下苦功,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學下去 做下去,最後一定能成功的道理。鐵杵成針,讀音ti ch ch ng zh n。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反義詞是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