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蜀相一詩中表達了對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的詩

2021-03-30 15:20:34 字數 4682 閱讀 9679

1樓:匿名使用者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尾聯這兩句承接著

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2樓:花街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杜甫在《蜀相》一詩中表達了對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的詩句是?

3樓:匿名使用者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4樓:花下狐狸

確切的說應該是最後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尾聯兩句承接著

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餘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說:

「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蜀相結合詩文簡要分析這首詩歌是怎樣表達對諸葛亮的仰慕和痛惜之情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麼地方找尋?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高大的地方。首聯點出祠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丞相祠堂」,即武侯祠,西晉末年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而建,在今成都市內,與劉備合廟而祀。「尋」字,使得一問一答、一開一合巧相連屬,寫出了初至成都的詩人急切瞻仰的心情。杜甫在巴蜀地區尋訪過多處諸葛亮的遺蹟,留下了多首詩篇。

「森森」,形容柏樹的茂密高大,是祠堂所在的標誌,也是歷代人民愛戴諸葛亮的見證。《古柏行》說:「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錦官城」,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產錦著名,三國蜀漢時在此設官專理此事,故曰錦官城。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掩映臺階的碧草空自展現著一派春色,藏在密葉間的黃鸝徒勞地婉囀鳴唱。頷聯寫詩人步入諸葛亮祠堂的所見所聞,情感卻起了急劇的變化,「尋」的結果是祠堂寂寥冷落,悄無人跡,這就形成了一種情感上的落差。「自」、「空」二字極為傳情:

碧草映階,不過自為春色——因遊人行蹤難至;黃鸝隔葉,不過空作好音——因詩人無心傾聽。一片詩心,全凝於二字。自然之恆久,與世事之多變、人生之不永暗相對照。

黃鸝:也稱黃鶯,是一種鳴聲動聽的小鳥。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頻頻諮以天下大計,你為先主開創基業,又為後主匡濟救危,獻出老臣的一腔忠誠。頸聯由頷聯的感物轉為思人,上句寫智識才能,見出其匡時雄略;下句寫勤勉忠誠,見出其報國之忱;兩句正好包括了他的事業自三顧茅廬始,而以輔佐劉禪終的全過程。「頻煩」,再三勞煩。

「兩朝」,蜀漢皇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濟」,即開創基業,匡濟時危,指諸葛亮輔佐劉備開國,又幫助劉禪撐持危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惜啊,出師伐魏,還沒取得勝利,你便病亡軍中,永遠讓後代英雄們對此淚滿衣襟!這兩句是最感人的名句。「出師句」,諸葛亮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率師伐魏,據武功五丈原(在今陝西岐山縣渭河南岸),與魏軍隔渭水相持百餘日,勝負未決而病死於軍中,年僅五十四歲。這一事實本來就使人痛惜,更何況他那死而後已的精神留下了無可估量的影響。

壯志難酬抱憾而終者,不僅是諸葛亮的遺恨,也是古往今來無數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因此,尾聯在沉摯悲壯中,不僅表達對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時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詩人自己)在國危時艱之際有才無命、壯志未酬的悲慨。

紀念諸葛亮的詩

6樓:匿名使用者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迴天下答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元稹嘆臥龍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

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羅貫中《三國演義》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7樓:亞理史多得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嚴格講,這不是詩,是一副對聯,在武侯祠大殿的一副楹聯。非常受推崇。

根據課文將所缺詩句填在空白處。(1)《蜀相》一詩中,杜甫將自己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嘆惋之情與自己

8樓:kkkgm丶

(1)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憂勞可以興國 逸豫可以亡身

(4)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蜀相》的翻譯和主旨,對諸葛亮的情感,詩中的英雄指的是什麼?

9樓:解煩惱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今陝西省?d縣西南),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

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裡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這尾聯兩句承接著

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吹們檎嬉庵浚?

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餘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說:

「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憑弔古蹟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處名勝古蹟,照例做一首詩,裡面有沒有感情呢?多少有一點,但談不上深厚。我們說杜甫是抒情的對手,在憑弔古蹟的詩中,雖然說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

《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首詩前半首寫景,後半首抒情。前後兩個部分以一個「自」字,一個 「空」字為紐帶。

詩人看到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偉人的祠廟竟變得如此破落,荒涼,從而引起種種感慨。些詩看似抒的弔古之情,實際上也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

又是名句有是主旨句,賞析是抄來 的,但是不會錯的

蜀相一詩中寫諸葛亮表達了什麼情境

10樓:魏瑋木子白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聯濃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上句寫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指出諸葛亮在當時就能預見魏蜀吳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勢,併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濟世雄才。

下句寫出山之後,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匡扶劉禪,頌揚他為國嘔心瀝血的耿耿忠心。兩句十四個字,將人們帶到戰亂不已的三國時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刻畫出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懷古為了傷今。

此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國家分崩離析,人民流離失所,使詩人憂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賢相匡扶社稷,整頓乾坤,恢復國家的和平統一。正是這種憂國思想凝聚成詩人對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詩人寄託自己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

詩的最後一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詠歎了諸葛亮病死軍中功業未成的歷史不幸。諸葛亮齎志以歿的悲劇性結局無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讚歌,他以行動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使這位古代傑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產生使人奮發興起的力量。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歎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蘊含著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全詩蘊藉深厚,寄託遙深,造成深沉悲涼的意境。概言之,這首七律話語奇簡,但容量頗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訴盡諸葛亮生平,將名垂千古的諸葛亮展現在讀者面前。

後代的愛國志士及普通讀者一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黯然淚下。

杜甫的《蜀相》一詩屬於哪種文體

11樓:波厹惠

杜甫的《蜀相》一詩屬於 ---- 七律 這首詩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時,為追懷諸葛亮所作。這首詩在藝術上頗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環境的特徵,來渲染寂靜、肅穆的氣氛,把詩人對諸葛亮的懷念表現得十分真切。

二是對諸葛亮的政治活動作概括的描述,勾畫出了一個有為的政治家的形象。結尾兩句,更從諸葛亮功業未遂留給後人無限懷念,表達了對諸葛亮的讚美和惋惜之情。這兩句蒼涼悲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12樓:匿名使用者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自安史之亂以來就一直顛沛流離的詩人杜甫到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滿懷時事興衰之感和對三國時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謁了始建於晉代的武侯祠廟。祠廟前那株相傳為「孔明手植」的巨柏,歷經滄桑,遒勁挺拔;綠樹叢中的黃鸝百轉千啼,自鳴得意。

詩人面對年久失修,頹圮破敗的祠堂,追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貴精神和赫赫業績,不由得觸景生情,熱淚滿襟,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律詩由「起」、「頷」、「頸」、「結」四聯組成。

蜀相一詩中寫諸葛亮表達了什麼情境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三聯濃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上句寫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指出諸葛亮在當時就能預見魏蜀吳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勢,併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濟世雄才。下句寫出山之後,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 匡扶劉禪,頌揚他為國嘔心瀝血的耿耿忠心。兩...

巜靜夜思》一詩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名句是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 字照應了前句的 疑 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於是自然引出了 低頭思故鄉 的結句。低頭 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 思 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

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詩中,通過對春雨逐步描寫的抒發了什麼之情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後,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春夜喜雨 是杜甫在唐肅宗 李亨 上元二年 761 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