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什麼 是誰引起的

2021-03-28 05:58:40 字數 5466 閱讀 9673

1樓:有夢既敢為

二戰的導火線是:德國突襲波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納粹德國挑起的。

當上國家元首的納粹黨魁希特勒幻想稱霸世界,在吞併周圍幾個弱國後,開始策劃新的侵略行動。納粹黨黨衛軍裝扮成波蘭人的士兵,「侵佔」了一個德國邊境小鎮的廣播電臺,辱罵德國人。德國因此藉口波蘭入侵,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2023年德國撕毀聯合國制定的協議,發動閃電戰突襲波蘭,引起了整個歐洲的戰火,同年十月法國遭到攻擊,希特勒跟義大利、日本、形成軍事聯盟,即為協約國,

2023年七月德國把戰火燒到英倫三島,英國對德宣戰,同年七月十五號,日本法西斯轟炸了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美國宣佈對德國和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2023年蘇聯、英國、中國、美國、成為同盟國,第二次世界戰爭進入高峰期。

2樓:夏zw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2023年-2023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

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為凡爾賽和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剷除了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它所帶來的血腥殺戮造成的巨大破壞,給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

在軍事領域,二戰對軍事**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戰鬥。此外,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及導彈、電子計算機、核**等高科技**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併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有直接催生了戰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擴充套件資料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戰爭的結果使得法西斯這一人類社會的毒瘤被剷除。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在軍事領域,戰爭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併產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為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段,戰爭後期,核**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

二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二戰也對軍事**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雷達,噴氣戰鬥機,火箭及導彈,電子計算機,核**等高科技**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併發揮了重大作用。

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是歷史上最慘重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東歐人種的大**、日本對無數中國與朝鮮平民的**,以及戰爭末期盟軍針對德國與日本境內民用目標的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9千萬人的死亡,而軍隊**總數約5000萬以上(蘇聯**就達千萬以上),無辜平民**人數則高達9000萬。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

3樓:看我君臨天下

德國法西斯對波蘭的進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由希特勒引起的。

2023年9月1日,希特勒法西斯不宣而戰,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爭霸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地步的必然結果。

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醞釀過程。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在英、 法、美綏靖縱容下,推行侵略擴張政策,首先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發動區域性戰爭,最後挑起世界大戰。

4樓:輕靈觸動

導火線:1939.9.1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向德宣戰,二戰全面爆發。眾所周知,二戰對立雙方有兩個陣線:以德日意為代表的法西斯陣線;以美蘇英中為代表的反法西斯陣線。

是由德國引起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

202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祕密武裝德意志第三帝國。《凡爾賽和約》就是20年停戰的協議。

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

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凡爾賽和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納粹德國挑起

擴充套件資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

德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簽訂《凡爾賽和約》的嚴酷條款懷有怨恨。202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阿道夫·希特勒開始祕密武裝德國。《凡爾賽和約》就是20年停戰的協議。

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參考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分別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英語:sarajevo assassination,德語:attentat von sarajevo)於2023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槍殺。

這次事件導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德國閃擊波蘭。

2023年德國撕毀聯合國制定的協議,發動閃電戰突襲波蘭,引起了整個歐洲的戰火,同年十月法國遭到攻擊,希特勒跟義大利、日本、形成軍事聯盟,即為協約國,2023年七月德國把戰火燒到英倫三島,英國對德宣戰,同年七月十五號,日本法西斯轟炸了美軍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美國宣佈對德國和日本進入戰爭狀態,2023年蘇聯、英國、中國、美國、成為同盟國,第二次世界戰爭進入高峰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端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7樓:替罪的羔羊犟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薩拉熱窩事件,二戰導火線是德國閃擊波蘭

8樓:匿名使用者

薩拉熱窩事件(英語:sarajevo assassination,

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及經過

9樓:我冬閣的狗腿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是薩拉熱窩事件。

第一次世紀大戰經過:2023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這位竭力想吞併塞爾維亞的軍國主義分子,攜同妻子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次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

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霸前哨的**於7月30日宣佈總動員。

8月1日、3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通過本國領土的最後通牒,**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前後捲入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3個國家,15億人(佔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戰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被動員參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是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2023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此前,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使得希特勒得以放手入侵波蘭。在這份條約的祕密備忘錄中,雙方約定沿維斯瓦河、納列夫河和桑河一線瓜分波蘭。

除此之外,芬蘭、波羅的海沿岸的幾個共和國以及羅馬尼亞也進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德國和波蘭政治上的交鋒在2023年春天就開始了,那是因為德國要求波蘭將分割東普魯士與德國其餘領土的丹齊克走廊拱手相讓。

為製造藉口挑起戰端,德國特種部門組織**喬裝波蘭軍,對西里西亞地區戈列維茨市的電臺發動了進攻。英國和法國承諾保證維護波蘭的主權完整,並於2023年9月3日對德宣戰。

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的國家參戰,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戰鬥。

二戰的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組成的法西斯國家軸心國集團。

儘管在2023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2023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2023年9月2日日本向盟國投降而告結束。

什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什麼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 最慘重 造成破壞最大的全球性戰爭。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以德國 義大利 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 匈牙利 羅馬尼亞等國 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最高峰時期,全球有60 的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 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 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 日本帝國 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 羅馬尼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等僕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範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是什麼?

簡要說 導火索是1929 1933世界經濟危機,主要列強的日子都不好過。強一些的,比如美國,英國大致挺過去了,他們國內頒佈了一些新政策,基本緩解了危機 另外有少數始終無法擺脫經濟危機 德國和日本,國內矛盾愈演愈烈,於是冒險通過發動戰爭獲取新的市場和資源來擺脫危機。這樣又侵犯了其他列強的利益和安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