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體溫37度,為什麼在外部環境30度下還覺得熱

2021-03-26 17:09:23 字數 2995 閱讀 3513

1樓:崬仔久等

你生物是體育老師教的嗎?體溫是恆溫37度,照你這麼說冬天燒40度的水就是熱水了!

2樓:好這一口

人體的表皮溫度只有20幾度,所以,會覺得熱。

3樓:檢玉枝禽緞

人的體溫不是體表溫度,人的體表溫度只有15度左右,不同的部位有差別。在環境溫度達到37度時,自然覺得有了明顯的溫差.

當氣溫達到37度時,人體散熱很困難,人就覺得很熱了.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溫度保持在36.5℃到37℃之間,而外界的溫度則通常比這個高或低。

人體之所以能始終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就在於它有個恆溫的機制,能與外界進行體溫調節或交換。這有幾種方式,一是傳導,這需要一定的媒介,比如空氣,水,金屬等,不過因為空氣傳導性較差,所以並不是主要的散熱方式。二是熱輻射,主要是通過**直接向外輻射熱量,則要在體溫比外界溫度高時才能較好發揮。

三是蒸發,包括出汗和呼吸。當然排便也能散發一定的熱量。

但是高溫天氣下,只有蒸發的散熱方式能較好地發揮作用,所以我們經常是大汗淋漓,通過大量出汗,熱量被帶出,同時,人的肌肉會處於一個鬆弛狀態,減少增熱,從而能保持體溫處於一個正常範圍。

這些生理反應其實都受下丘腦的一個所謂的「體溫中樞」控制,它通過遍佈全身的神經控制著人體如何來隨著外界溫度變化調節體溫。當超過人體所能調節的極限時,人就會中暑或體溫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甚至死亡。

不過就耐高溫來講,曾經有過實驗,在相當乾燥的空氣中,健康人能在50℃的高溫中呆上兩個小時,在70℃的高溫中能呆上15分鐘,在100℃的高溫中呆上1分鐘,而不受任何損害。但如果在45℃的溼空氣中呆上1小時,就會發生中暑昏迷。所以,可以確定的是,人體耐高溫極限是受溼度影響的,在一定溫度下空氣中的相對溼度越小,水分蒸發就越快,反之越慢。

當氣溫和溼度達到某一界限時,人體的熱量散不出去,體溫就要升高,超過人的忍耐極限,便會造成死亡。

人體正常溫度有37℃,但是為什麼人在30℃的環境下就會覺得熱?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會產生熱量,要不斷向外發散,當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熱量不能正常發散,就會聚積在體內,人會感到非常難受。這時,人體就要排出大量汗液,借蒸發作用發散熱量,以降低體溫。人體舒適溫度的上下限,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

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

人的體溫是37度,為什麼外界30度的時候就感覺熱,外界35-37度的時候簡直感覺熱的不行,感覺這樣

5樓:六月北辰

人的體溫37°是指人的體內腎臟

而人的體表溫度遠遠沒那麼高

體表溫度差不多在14到28℃左右

所以到30℃就會感到熱,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溫度是37度左右,為什麼氣溫30度的時候都會感覺熱

6樓:匿名使用者

熱傳遞的方向永遠是從高溫處傳向低溫處,實際上37.5度是人體內的溫度,人體表的溫度是隨外界環境變化而變化的.當外界環境溫度變高時,人體內的熱量向外傳遞的速率就會變慢,導致人會感覺熱;如果外界環境溫度高於內部溫度,人就會被加熱。

因為根據熱力學,物體都有熱阻,就是發熱體溫度與環境溫度的差值,它和能夠散失的熱量成正比。每度溫差,能夠散失的熱量叫做熱阻。所以,溫差七度和溫差十二度散失的熱量差將近一半。

而人體的適宜溫度是比體溫低十二度的25度,所以,比體溫低七度的30度時散失的熱量少一半,這將產生很大的不同的感受。

是37度左右,為什麼氣溫30度的時候都會感覺熱

7樓:砂粒

人體的正常溫度在37℃左右。但這並不是說在衣服內或房屋內保持37℃的溫度,人就最舒適。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量,必須以一定的速度向外發散。

若環境溫度過高,這些熱量不能發散,聚積在體內,人會感到非常難受。這時,人體就要排出大量汗液,借蒸發作用發散熱量,以降低體溫。只有當氣溫較體溫低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才得以暢快地散發。

然而當氣溫過低時,熱量發散太快,超過了人體正常散熱的速度,人體又會感到寒冷,這時就要穿上適量保暖的衣服,阻止人體熱量向外發散。

舒適溫度的上下限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氣溫是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相反,當環境溫度低於舒適溫度下限時,人就感到涼、冷;若低於0℃,就感到嚴寒。對於一般從事室外活動衣著合適的人,能夠忍受的溫度下限約為零下34℃。

感覺溫度還與風速和溼度有關 以上只是從溫度的高低談論冷、熱,這還不全面。其實,所謂冷、熱,是人們的一種感覺,它與實際氣溫不完全是一回事。感覺溫度除與氣溫有關外,還與風速和溼度等有關。

例如冬季南方的陰雨天,人們感到透心的冷;而在北方颳大風時,就感到刺骨的寒。在夏季颱風或暴雨到來之前,由於氣溫高於體溫,氣溫對人體起加熱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熱來維持體溫平衡,如果這時空氣溼度大,汗又不易揮發,人體就會感到悶熱異常。如果這時清風徐來,加快了人體熱量的散發,人體馬上就感到涼快。

這都說明談論冷、熱時不能忽略風和溼度的作用。

8樓:詩歌如蜜

體感溫度在24度左右比較舒適

人的體溫為37度左右,但為什麼當外界溫度達到37度時卻會熱得受不了呢

9樓:揮劍巨集

我們的體溫在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主要發生在肝臟和大腦中)所產生的熱量和外部環境之間處於動態平衡。我們談論正常體溫稍高於37度時,實際上是指核心體溫。實際體溫越接近表皮和身體末端越低。

對氣溫在20攝氏度下穿著衣服的一名成年人來說,**溫度一般在30度和33度之間。如果環境溫度比這高10度,**溫度就會上升,從**到身體核心的溫度梯度就會少一些。這樣一來,人體喪失熱量的速度就會比較慢。

如果沒有其它散熱方式,核心體溫也會上升,甚至奪去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必須出汗,以便排出體內多餘的熱量。

什麼是外部環境分析,企業外部環境分析的核心和重點是什麼?

有競爭力的戰略必須出自對決定產業吸引力的競爭規則的深刻理解。邁克爾 波特戰略是一個企業 能夠做的 即組織的優勢和劣勢 和 可能做的 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 之間的有機組合。外部環境分析的重點是識別和評價超出公司控制能力的外部發展趨勢與事件。成功的戰略必須將主要的資源用於利用最有決定性的機會。通過外部環境...

為什麼人體溫度37度,環境溫度到了30度就會覺得熱,開始出汗

人體的熱量 不是溫度 是通過體表不斷地向外散發的。如果環境溫度過高,就會影響熱量的散發,體內熱量集聚。人就會得到難受。就是樓上說的這樣,再補充一點,人的體溫是37,溫度也就25度左右,25度是人體最舒適的環境溫度 溫度大概30度,不信你拿根溫度計貼手上。如果 溫度25度的時候,就覺得相當涼了 室內溫...

為什麼人體溫度一般在36至37度。而外界溫度有38或39度。人是怎麼散熱

人體本身可以通過食物和水自動調節溫度,只要不在高溫和低溫的情況下承受溫度就可以保持36到37的溫度,所以人體的溫度就是36 37的溫度。人體大部分都是水,而水的比熱容大,因為比熱容大的物質溫度變化小。當環境溫度變化較快的時候,水的溫度變化相對較慢。所以 人是有恆溫功能的,太熱就攝入水降溫,冷了就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