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衣食住行狀況,建國初期的人民生活(包括 衣食住行四方面)

2021-03-23 14:33:43 字數 1528 閱讀 8364

1樓:孤獨症患者

一、衣::從「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逐漸變化。

人們的服裝上還保留著**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

當時人們做衣的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但是已經開始發生變化,以前人們一件衣服穿的時間較長,解放初期開始追求服裝的樣式和花色。

二、食:從吃飽吃好到營養風味。

解放前人們因為經濟情況,只求能夠吃飽肚子解放初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得健康,科學衛生觀念深入人心。

人們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糧食不夠用來充飢的野菜、粗糧,如今卻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三、住:從「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

解放前,住的一般都是大雜院,水泥房,家裡老老少少擠在一個屋子裡,傢俱不齊全,沒有什麼功能。

解放後,個人已成為購房主力軍,喬遷之喜降臨到越來越多百姓頭上。我國住房消費的快速增長,預示著享受型消費時代的到來。

四、行:從足不出戶到出行暢通。

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解決了人們的出行問題。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解放初期人民生活極其困苦,由於連年戰事,災荒不斷。人民生活水平尚掙扎在溫飽線上。

建國初期的人民生活(包括 衣食住行四方面)

3樓:匿名使用者

衣:講究穿戴,注重衣服面料、質地、花色、款式和品位。改革開放前,一般市民穿的是中山裝,所用布料大多是機器織的「咔嘰布」。

有的農村居民還是用自家織的粗棉布做的衣服。藍色中山裝和綠色軍裝是當時的時代特徵。住:

許多城市出現花園式住宅。農村以磚木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為主,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富裕地區農民普遍住上了樓房,安裝了**,配備了電腦,衛生設施不斷改進。20世紀90年代,中國居民開始了「裝修熱」,表明人們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要求。

食:剛建國時期,生活貧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飯 。50年代初,我國糧食短缺。

**政務院於2023年10月釋出命令:全國實行糧食計劃**,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糧票出現了。同時食油、禽、蛋、肉、豆製品也實行限量**。

改革開放以來,不但吃飽,還可以吃好,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深入人心。 2023年,糧票全面退出歷史舞臺。行:

建國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電車、汽車比較多見,黃包車,自行車是比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車和人力車。

而農村裡,北方有馬車、牛車、人力板車,南方有航船、牛車、馬車,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興建了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 2023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連線了長江南北的交通,國家整體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交通條件明顯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增長很快 。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鐵路步入新的發展時期。

4樓:南風知

不要寫死,死太口語了。

中國解放前 後的生活,中國解放初期時,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解放前吃個饅頭都香,解放後雞鴨魚肉成天吃還抱怨沒好吃的。解放前家裡有 都不敢想 解放後用著小靈通還 喂?喂?草!解放前偷東西人人喊打,解放後弄死你都沒人管。解放前施暴者叫歹徒,解放後叫乘館。解放前軍隊所到之處所向披靡,解放後連個小小南沙都搞不掂。解放前是到處打仗,解放後到處抓人 前是拿錢買東西 後是...

新中國銀元之戰的目的和意義,解放初期,上海銀元之戰

根據上海交bai大歷史系du主任曹樹基論zhi文 上海商人 rmb貶值與 穩定物價穩定民心樹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威信打擊投機倒把的不法商人 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 解放初期,上海銀元之戰 1 既然當時人民幣是流通貨幣,那為什麼人們要搶著買銀元?答 隨著專 銀元存世量的不斷減少,銀屬元的收藏價值越來...

維吾爾族的衣食住行,新疆人的衣食住行

我們維吾爾族也不吃,而且我們只吃經過嚴格程式的宰的動物。平時吃的東西上標有 清真 兩字我們才能吃,舉個例,你看大部分伊利蒙牛雪糕上有 清真 這些我們就能吃,而其他的就不行。所以我們在外讀大學的就很辛苦,尤其到南方,幾乎能吃的東西很少。我們最愛吃羊肉,過我們最大的節日 古爾邦 節時家家都要宰羊,記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