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方文化,我們的態度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那麼我想問,對

2021-03-22 18:27:58 字數 5138 閱讀 5824

1樓:含蓄

我可以說我們當代人對於西方文化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比如說西方的色情同性戀在中國大火。西方國家崇尚的平等,正義信譽被當代過人拋之腦後

2樓:和藹的瀟灑哥

對於西方文化,我們大多是取其糟粕去其精華,中國文化也是

中國近代化的發展中,對於西方文化,是取其精華,而日本的做法是全盤西化,你認為那個更好一點?

3樓:勁爆古劍

中國取其精華的做法更好。中國的做法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在社會制度和民生習俗方面則儘量保留自己本國的傳統。而日本則不論良莠,一概照搬過來,除了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知識,也認同西方的觀念,在社會民俗上,大力推崇西方的生活習俗,比如設立西洋館,男子穿西裝,打領帶,拋棄了傳統服飾和服,設立高檔娛樂場所如鹿鳴館,學習西方的交際,跳舞。

因為中國幾千年來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封建制度根深蒂固,是一個很傳統的國家,所以對待外來文化比較保守,只接受其中有益於本民族的文化,而在思想和社會制度上保留本民族的特色。日本也是一個傳統的封建國家,但是封建歷程遠遠低於中國,自明治維新以來的一百多年,在社會制度上,思想,民俗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所以對於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社會制度上先進自己的西方文化,照搬照抄。中國做法是明智的,對待外來文化正確的態度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但又不失本民族特色。

日本的做法只會讓國家在制度上依賴於西方,而失去本民族的特色,不利於長遠發展。如果我是那時的國家的領導人,我會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而保留本民族的傳統特色,對於傳統習俗中消極落後的觀念加以剔除,推陳出新。

4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取其精華。不要看日本現在經濟發達,時間會證明一切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日本自古以來,以抄襲著稱,毫無新意。21實際是創新的世紀 ,我們需要的是斑斕的文化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要尊重本國文化 對於外來文化 既不要全盤否定 也不要全部吸取 要去其糟粕 取之精華 在吸收的同時 也要保留自己國家的文化特色

6樓:

呵呵,我**也寫過這個,去知網找吧,相關的**一大堆

7樓:躍馬出長城

從長遠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肯定是更好的解決之道。

都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麼西方文化的糟粕在**?

8樓:匿名使用者

1、強調個人主義,忽視集體利益;

2、強調互相競爭,忽視互利共存;

3、強調政治權利,忽視經濟社會利益;

4、強調自由博愛,忽視倫理秩序;

5、強調人性本惡,忽視人性善的一面。

9樓:匿名使用者

西方文化包括英國的、法國的、德國的等等,怎麼可能一概而論地指出其糟粕?再說,是糟粕還是精華,取決於一定的價值觀,誰又能一口咬定?

文化的差異體現在哪些方面?

10樓:微甜世界

文化的差異體現在6個方面:

1、語言差異;

不同語言之間具有相似性,也具有差異性,這是人類語言的本質。在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復興、助推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真正實現內涵式發展。

2、價值觀的差異;

在文化價值觀進行比較時要提高科學性,進行綜合評價。美國環境優美,汙染程度比中國輕得多,可是美國是世界消費第一大國,比中國高一倍,這個問題就要從環境的治理和科學的管理來了解;

3、認知差異;

人們在使用語言的同時,就是在用這種語言中附帶的社會屬性如經濟、文化、政治等構建語境,必然會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帶有自己認知上的偏見或者包含著特定概念上的刻板印象等。

4、非語言溝通的差異;

指的是使用除語言符號以外的各種符號系統,包括形體語言、副語言、空間利用以及溝通環境等。在溝通中,資訊的內容部分往往通過語言來表達,而非語言則作為提供解釋內容的框架,來表達資訊的相關部分。因此非語言溝通常被錯誤地認為是輔助性或支援性角色。

5、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差異;

人在覺知外界時, 通常有兩種不同的反應。 即喜歡或不喜歡。東方人不喜歡的反應多於喜歡的反應, 而西方人喜歡的反應多於不喜歡的反應。

也就是說,東方人看負面多,而西方人看正面多。這就造成了兩種不同的心態。東方人嗔心強,而西方人貪心重。

6、溝通習慣的差異。

中西方交往溝通中的差異是各種各樣的,其中有幾個方面如捲入度、行為方式、自我表現和人格特質等方面的差異最為顯著。

1、世界文化的特點:豐富性和多樣性。

2、節日是-種習俗,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往往通過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

3、看待文化差異

文化存在差異,不分優劣,各有千秋。每一種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發展的權利,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者蘊含著人類文明的成果。如果這些文化上的差異不復存在,世界將會變得單調而毫無生氣。

4、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全球化不應導致文化的單一。 在全球化中,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應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5、對待不同文化,應採取的態度

面對不同的文化,應採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要善於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

要加強溝通,平等交流,互相學習。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體現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

6、面對文化差異應採取的正確態度

加強溝通,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價值,平等交流,相互學習。我們主張各國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共同繁榮進步。

7、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方法

我們在走向世界的同時,千萬不能迷失自己,不能推動失去自身的獨特性,要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不能照抄照搬,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學習借鑑優秀的外來文化,抵制腐朽落後的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8、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我們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

瞭解飛速發展的中國,瞭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

(1)學習外來的文化,不等於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繼承中華優秀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責無旁貸的重任。(3)對外交往的方法

9、面對文化差異的做法

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消除誤解,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鑑賞能力;避免妄下斷言;尋找相似點;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探索有效的溝通技巧;不卑不亢,以禮相待。

魯濱遜的人物形象分析 簡答

11樓:森海和你

魯濱遜具有頑強奮鬥的意志力,在困難面前不悲觀、絕望,也不對生活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腳踏實地的去戰勝困難,用自己的行動來達到目的。魯濱遜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魯濱遜身上體現了頑強不屈、堅忍不拔、永不言棄、敢於冒險的「硬漢子」的特徵。

《魯濱遜漂流記》是「歐洲**之父」丹尼爾·笛福晚年時代創作的一部**。他塑造的魯濱遜是一個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一個理想化的英雄。他不僅賦予魯濱遜種種人類優良的品質,像勇敢、堅強、智慧和熱愛勞動,並使他具有一個「理想的」資產者的所應有的實幹精神,宗教信仰和嚴謹等。

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又譯作魯濱孫·克魯索),是歐洲的「**之父」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2023年)中的敘述者和主人公。今天本書成為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經典探險**。最初該**是為成年人而寫,雖然脫離了作者的初衷,但卻為**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2023年4月25日《魯濱遜漂流記》出版,非常受讀者的歡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創作了續集《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並於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當,同樣採用了魯濱遜·克魯索自述的方式。

在《魯濱遜漂流記》的末尾,曾提到過魯濱遜培養自己的侄子當上了船長,他在侄子的慫恿下於2023年再次出海,並說:「我自己在那十年間的冒險經歷和驚人遭遇,我以後也許會另行記敘的。」《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主要內容就是記述1694-2023年這十年間魯濱遜四處歷險的情況。

人物生平——魯賓遜·克魯索乘船離家出走後,先是被海盜襲擊,又在巴西開了一個種植園。後來,他在委內瑞拉的奧利諾科河口遭遇船難,成為唯一的倖存者。他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上,靠從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殘骸中撿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

後來食人者襲擊了這個小島,在他們準備吃掉一個年輕野人的時候,克魯索救下了他並給他起名叫星期五,這個野人成了他忠實的僕人。後來他們被救,克魯索把星期五帶回了英格蘭。

這個故事取材於亞歷山大·賽爾科克的遇險經歷以及威廉·丹皮爾所寫的書。威廉·丹皮爾曾在營救賽爾科克的探險隊中擔任嚮導。笛福還寫了本書的續集,《魯濱遜漂流續記》(2023年),書中講述了主人公又返回那個島嶼,而星期五被那些野人殺死。

2023年,他又出版了《魯濱遜的沉思集》,一部道德教化式作品。

但它們都不是很受歡迎。一片荒蕪人煙,沒有生活用品,沒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樹林的孤島,只有一艘廢船上的一丁點食物、槍支、彈藥和其他並無多大用處的東西,你能單獨在上面生活長達二十八年之久嗎?你能只憑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種植莊稼地嗎?

你能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難嗎?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這不可能的一切,都發生在了《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的身上。

12樓:唯愛唐七

17世紀中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一箇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於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大海上。

後來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英國流亡貴族魯濱遜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示、天象人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登計法等與奧妙的自然搏鬥,同日,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並隨時等待時機逃離絕境。魯濱遜在自治的日曆星期五這一天,救下了食人族男孩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為祭祀的祭品帶到荒島上來的,無法再回到他的部族。

隨著兩個人的朝夕相處,魯濱遜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變了自己,兩人發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誼。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誼成為魯濱遜後來經歷20多年荒島生活的精神支柱。

13樓:雨山者

孤島英雄——魯濱遜,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魯濱遜身上體現了頑強不屈、堅忍不拔、永不言棄、敢於冒險的「硬漢子」的特徵

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哪些?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哪些?一 中西方文化的思維方式不同。中國人的思維是螺旋的,西方的思維是直線型的,在語言表達上,中國人的表達方式是比較委婉的,而西方人因文化不同,西方人與人交際表達是比較直接的,比較直白。二 中西方文化的烹飪方式不同。中國因為地廣物博,也是四大文明古國,在對食物的烹飪上,中國的烹飪技...

為什麼希臘和羅馬創造的古典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

現代西方人所用 哲學 這一詞起源於古希臘 古羅馬人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成就 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 古羅馬的繪畫藝術對現代的西方繪畫影響巨大。1.現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學一詞起源於古希臘.2.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的自然科學和人文成就,成為西方近代科學的源頭.3.古希臘是歐洲戲劇的故鄉.4.古羅馬的繪畫藝術對...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是什麼?

說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大家想的最多的肯定有飲食 文字 繪畫 語言等方面的差異。但是要列舉中西文化最大的差異之處,我想應該就是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差異了。我們很早便知道西方人是熱愛冒險的,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兩次工業革命的蓬勃興起,從近代殖民掠奪到兩極世界的形成,西方世界一直都走在前面,這是為什麼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