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有關道德的話題,求近三個月有關社會道德的新聞,越新的越好

2021-03-22 12:56:41 字數 3759 閱讀 1223

1樓:全球狂

我覺得當今社會關於等紅綠燈的道德問題應該深思。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很多的人不遵守交通法規。老師早上還在叫小朋友: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結果自己下午回家亂闖紅綠燈。當今社會啊,道德問題一籮筐。

最主要是人性問題是道德問題的根源。

2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

這兩個概念即使可以被明晰辨別,也在我們的生活中被廣泛的混淆。

道德觀念是認知,屬於理性範疇;而道德情感屬於非理性的情感範疇。

為什麼在一個各種道德教條被廣泛宣揚的時代,人們的道德水準卻反而不高呢?

答案就是兩者的混淆替代。

情感和理性作為基本的心理功能是始終對立的,這是榮格的觀點。

中國人理解這一點不難,因為我們的文化始終強調情理之辯——既要合理也要合情。

竊以為,強調情理的均衡才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特色,別的文化沒有。

既然天理和人慾截然對立,如何解決衝突呢?

最佳答案是讓道德變成一種情感。

孟子說「以意逆志」就是這個意思,志是明確的觀念,意是情感與衝動,逆是迎合。

情感雖然是荒謬非理性的,但是人所有的主動性都源自情感,這就是它最偉大的價值。

為什麼不能反過來,讓情感變成道德?

用理性同化情感這是西方文化的解決方案,儒家也是這個路子。

事實證明這個方案不行,起碼難以普及;對個別心理功能強大的個體,「存天理滅人慾」也許可能,但強行推廣就會導致深刻的問題。

用理性壓抑情感的文化模式在西方是攻擊性文化的形成,自己被自己的文化壓抑太狠了就去攻擊別人;在中國就是道德的虛偽和僵化,儒教最終變成吃人的禮教即源於此。

當我們用認知和理念替代混淆了情感,就會發現到處都是玩世不恭的道德口號。

滿嘴仁義道德和一肚子男盜女娼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你越是強化道德教條,你內在的情感就是越是牴觸對抗乃至走向反面。

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嚴重傾斜就是各種裝逼的心理根源。

所以裝逼問題是一個全人類的文化難題,越是物質文明發達的地方裝逼問題越嚴重,先是西方、日本,國內從北京開始。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5

3樓:匿名使用者

一,2023年9月,臨沭縣一七旬環衛老太被自己十六歲的嫡親孫女踩胳膊、揪頭髮,當街毆打。值此時,親情被暴力打破,道德被野蠻衝撞。據瞭解,其父早年因偷盜入獄,其母與奶奶因錢財經常爆發衝突,這可能導致了她心中積攢了更多的憤怒、自卑以及攻擊性。

二,2023年《揚子晚報》的報道:兒子哭鬧讓母親買玩具,母親不買,任性氣大的兒子掐住母親的脖子、扯母親的頭髮。母親憋得滿臉通紅,有氣無力,只得向兒子屈服。

三,2023年10月13日下午5時17分左右,廣東佛山兩歲的王悅在離家100多米的巷子裡玩耍,一輛迎面駛來的麵包車猛然加速,將她撞倒捲到車底,右側車輪從悅悅胯部碾過。司機停了一下車,加大油門開走了,後輪再次從悅悅身上碾過。又一輛小型貨櫃車開了過來,從她雙腿上碾過。

慘相之下,過往的18位路人無一施以援手。由於顱腦重度損傷,10月21日,小悅悅離世。

四,2023年2月2日晚,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發生一起傷人事件,一名患兒家屬將當日值班的醫生打傷,事發後**認定肇事者為故意傷害他人,將其行政拘留3天。

據瞭解,事發前一天,孩子被送往醫院檢查,化驗結果顯示為病毒感染,初診醫生為患兒開了口服藥。但2日晚7點左右,夫婦二人見孩子沒有好轉再次複診。「當時值班的曾醫生解釋,病毒感染週期約為一週,發熱大概持續三天左右,並囑咐繼續觀察、吃藥,還為孩子補充了感冒藥和退燒藥。

」麻副主任表示,在整個過程中,急診醫生完全按診療規範診治,並耐心解釋。沒有給孩子打針是為防止抗生素濫用,完全是出於對孩子健康考慮,可家長卻不理解,認為醫生對孩子不負責任。隨後,患兒父親榮某將處方單甩到曾醫生臉上,並多次出拳猛擊醫生頭面部。

現代社會治理中,政治精英、制度學者容易強調製度建設及其功能,這是對的,沒有制度和法治,國將不國,但制度治理不是唯一的。我們在強調大力發展外在制度性規範建構的同時,往往忽略了現代人的內在心靈秩序問題。

轉型期人們的心靈秩序往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市場經濟、現代化帶給人們諸多物質滿足的同時,也帶來了某些心靈秩序的「碎片化」和「無意義感」,個人的無意義感、無歸屬感、無認同感、孤獨感,是許多現代人的精神心理狀態。

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教授葛晨虹提出倫理思想史上三問:什麼是好生活?為好生活我們應該怎麼做?人應當成為什麼?

現實生活中,彷彿我們更關心「應該如何行為」而不是「成為怎樣的人」及「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好生活」。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規則功利主義導向的世界,往往使人忘記了人性的高貴、人的美德的意義,喪失了人的精神家園,淪為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物化」的「單面人」。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正是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片面「物化」的發展忽略甚至放逐了精神家園、意義價值和人性的追求,社會出現大量道德問題,也因此人們把由現代「物化」生活模式、規則功利主義而發生道德社會規導的侷限,稱作「現代性的道德困境」。

隨著傳統社會結構的解構,人際關係建立在了一種非血緣、陌生人的利益關係基礎上,交往活動不再囿於親緣範圍而發生在陌生人之間,體現為一種現代性的公共交往。陌生人交往或現代公共生活問題的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友愛德性即公共精神的普遍化,其中就包含著對陌生人的友愛和他人意識、責任意識。而在市場化大潮下,原有血緣關係社會基礎和精神文化被衝破後,新的契約關係和適應陌生人際的公共精神還未準備齊備,這就容易出現「道德冷漠」、「低信任度」等等社會道德問題。

以道德冷漠為代表的轉型期道德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於缺乏「公共精神」或者「公共社會德性」。也就是說,現代公共生活中陌生人之間的人際相處,需要更多的他人意識和「共在」意識,需要更多的對他人、陌生人的尊重和友愛,即需要道德公共精神來調整。外媒對「中國人的分析報告」說:

「中國人不瞭解他們作為社會個體應該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普通中國人通常只關心他們的家庭和親屬,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緣關係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理性的社會基礎之上。中國人只在乎他們直系親屬的福祉,對與自己毫不相關的人所遭受的苦難則視而不見。

」這類分析報告雖然不全面,但也不失深刻,觸及到中國人公共精神、他人意識、友善能力方面一定程度的缺位。

我國一直在倡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其本質也就是道德的重塑。然而,我國在努力打造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時候,在個人道德、家庭道德方面的力度往往差強人意。殊不知,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整體,同理,社會公德也是由個體的「個人道德」所組成的。

我們不能單單注重於巨集觀的社會公德,而忽略較為微觀的個人道德。所幸,我們的公眾總體是文明的、有道德的。在毆打事件中,有為數眾多的人前去勸阻,甚至有人甘於以暴制暴來抵制不道德。

但對於情節惡劣的問題青少年,我們也不能等閒視之,應該運用法律約束、心理輔導、道德引導等方式加以教育。畢竟,決定一隻桶的容量,關鍵取決於最短的一塊。不能讓個別個體道德的缺失毀掉社會公德的美譽。

「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出,表明社會治理進入系統治理、制度治理的語境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要簡單陷入「唯制度主義」單向解讀中。對於現代社會治理與現代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而言,僅有物質不夠,僅有制度也是不夠的,要想建立真正公平而和諧的社會,在制度正義、依法治國基礎上,還需要社會德性、公共德性和人性良知作為重要補充。

社會秩序應該是制度法制規則秩序加上「心靈道德秩序」、「他人意識」和「公共精神」。

資料**——

人民網

新民網(中共上海市委

***(中新社

求近三個月有關社會道德的新聞,越新的越好

當今社會的誠信問題當今社會個人誠信缺失,主要體現為哪些方面

我把我的 給你吧 題目 關於當今社會誠信問題的思考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民族程序中,早就積澱了優秀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傳統美德,誠信作為眾多傳統美德之中的一種,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先賢用他們的實際行動給我們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在我國的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現了 誠信 一詞。商君書 靳...

關於英語在當今社會上的作用,英語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

哦,你定位在國外,如果自然不用說了,如果你是在相當大的農民,英語有什麼用?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精英,英國自然是必要的,但是,正如我所說的前提下,所有的定位或特定點之前,這裡是你的大學排除在國外,高考自然不會只考英語,英語課程的優勢,但其他科目是無用的混亂。你要知道,在中國出了文學歷史等一些你大概瞭解歷史...

當今社會學什麼專業好,當今社會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學一門好的技術。建議學汽修,首先學汽修出來工資待遇不錯,其次學汽修學時較短還可以技能 學歷雙修合一,第三,現在汽車行業是個朝陽行業,學汽修是熱門的行業。學色彩顧問或者整體形象設計 這個職業很不錯的,時尚而又高薪的工作,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不錯過機會喲,留下你的扣扣,可以一起交流的。目前學計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