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飲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水平

2021-03-22 12:24:36 字數 5756 閱讀 2032

1樓:孟子我的湯呢

就清代而言,御膳對食材的品種、產地、時令、鮮活甚至是採摘、屠宰方法都要求頗嚴,僅日常使用的調和油便有十餘種之多。

有的天子本人對食材也相當挑剔,康熙曾講他所食之物「必待其成熟之時始食之」;乾隆更是考究,春天榆樹發芽他要求吃榆錢餑餑,初夏新麥灌漿抽穗他要吃新麥「捻轉」(長條狀食物),盛夏喜食茄子扁豆,常年食用鴨子,以其性陰,可降處理政務的心燥。乾隆喜食鴨子,御廚便把鴨子整個去骨,留下完整「滴水不漏」的帶肉皮囊,再填上八種食材,煮五個小時後,仍是一隻不失形狀的完整鴨子,這便成了乾隆最愛的「八寶鴨」。

有時需要人文氣息,如清宮有一味「縐紗餛飩」,以方形皮象徵地,團狀餡象徵天,包在一起便是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縐紗則指半透明的餛飩皮,一鍋煮出,彷彿整個宇宙盡在其中。

有時需要一點創意,蘇造菜大師張東官拿手的「櫻桃肉」便是將豬肉切成未分離的小塊烹煮七八個小時,然後用紅曲點睛其上,豔若櫻桃。

明代重祖制,自明太祖於洪武元年將櫻桃、梅、杏、鰣魚、雉定為四月供奉太廟的「薦新儀物」後,便預示了後世子孫的一場噩夢。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沿用諸物祭祀。

其他還好說,鰣魚僅產於長江,朝廷便在南京設「鰣魚廠」主管鰣魚捕撈和運輸,於每年五月十五祭祀過明太祖和馬皇后,七月一日供奉太廟,然後皇帝必須食用。這一過程複雜繁冗,而皇帝吃到嘴裡的鰣魚,經過將近月餘的折騰,又沒有冰箱冷庫保鮮,此時的箇中滋味,恐怕也只有天子才能夠了解……

清宮廷按照滿族習慣,天子每日進早晚兩膳。清代皇帝按祖制普遍於四點鐘左右便早起,早膳安排在清晨六七點鐘,晚膳在下午一兩點;早膳前和晚膳後各有一次點心加餐,皇帝可隨時傳喚。

2樓:這很撩妹

清朝是距離現在最近的封建王朝。我們可以從飲食記錄中看到乾隆皇帝的菜譜,滿桌子看過去十幾道菜,排場是有了,可真的仔細看看這些菜的內容你就會發現,這些菜的主要原料不是雞就是鴨,看上去就讓人覺得滿身的油膩,一桌的葷菜呀,就沒有點青菜,根本就不講究飲食的搭配,更別提什麼健康做菜方法了。更可悲的是,這十幾道菜通常都是經過了一道道的程式才端上皇帝的餐桌的。

經過這樣一番折騰的菜,**還有什麼色香味俱全,完全就像殘羹冷炙似的,讓人完全沒有一點的胃口。

光緒皇帝,大家都知道他手上沒什麼權利,可是卻又一心的想為老百姓辦點實事。他想吃個蛋和麵片湯這些普通老百姓的東西都吃不到。原因是內務府的眾人**嚴重,他們告訴光緒,做這些東西要花費大把的銀子,而他為了民生就得忍著這份渴望。

由於開國皇帝出生不怎麼好,他們的菜譜裡都是一些十分常見的小菜,如今我們在任意一家餐館裡都能吃得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宋朝的皇帝菜譜上要相對豐富一些,但是半夜裡如果想吃點點心的話,皇帝也會到皇宮外面的小攤上吃點點心。想在皇宮吃到小吃是很難的。所以皇帝會經常出去吃,不然一天到晚吃皇宮的菜,總會吃膩的。

其實皇宮的夜宵還沒有民間的豐富。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古代皇帝吃飯,也就十個菜八個菜的,有時候犒勞遠征軍歸來或者接待一些邊疆回京彙報工作的大臣,才會多加幾個菜,另外每年過年的時候,才擺的大宴席,比如清朝所謂的滿漢全席,108道菜,也就是年夜飯才會有,類似於雍正皇帝平時都是很節儉的,並不是頓頓幾十上百道菜

4樓:匿名使用者

說到皇上吃飯,一個感覺是品種多,但是味道並不如何,因為都是之前做好的,古代保溫也沒現在這麼方便,多是冷盤,聽說過一個段子,是說末代皇帝傅儀覺得御膳房做的食物還不如方便麵,可想當時飯菜雖多,但是應該沒有那麼可口,現如今我們什麼都可以吃到,而且調料豐富,所以說皇帝飲食和現在相比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是不差的

5樓:此罪罪天

以前有個農民覺得皇帝大概就是金鋤頭種地,皇后就是隨時隨地能吃到大餅。在座的各位大概也是如此

6樓:咳咳嘟嘟

御膳房熱著飯菜是正確的,但絕對談不上不新鮮。飯菜華而不實本來就是貴族通病,更多的是一種禮儀。至於說沒有營養,真的是笑了,國家頂級廚師做的各系名菜,哪怕從早熱到晚營養流失,也不能說沒有營養。

古時候做飯的調料沒有現在齊全。

我們平常用的胡椒花椒辣椒孜然八角茴香傳入國內的朝代不同,現代才有的雞精味精更不可能有,所以可以想象古代的食物以食材自身味道加一點鹽單純的鹹味為主,可能皇宮御膳比我們現在家常菜做起來繁瑣,但一定不如我們常吃的味道。

7樓:大寶sod蜜

這是《南京光祿寺志》卷二《膳羞》當中明朝皇帝朱元璋的一份選單:

早膳:羊肉炒,煎爛拖虀(jī,搗碎的姜、蒜、韭菜等)鵝,豬肉炒黃菜,素熇插清汁, 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煿(bó,煎炒或烤乾)肉,筭(suàn)子面,攛雞軟脫湯,香米飯,豆湯,泡茶。午膳:

胡椒醋鮮蝦,燒鵝,火賁羊頭蹄,鵝肉巴子(肉乾),鹹豉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餃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從這裡不難看出其奢華程度。

8樓:長風萬里送秋鶴

天子飲食固然勝過民間萬萬,但萬變不離其宗,妙手御廚在刀與火之間創造的奇蹟,用的還是普通果蔬。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飲食之道,不在精奇,重在適度、均衡。

9樓:追求完美

首先那時沒有汙染的說法,現在話講都是綠色的,只是宮裡想吃很容易,雞鴨魚山珍野味為主吧,海味估計少有, 因為運輸原始,運半道就變質了,估計沒有現在餐桌豐盛,就是祖傳的百十種菜餚吧,魯菜,粵菜,湘菜,等等吧,

10樓:智慧學工

在那個高度**的年代,皇帝的飲食想必是考究至極。如果你沒看過甄嬛傳裡雍正皇帝五花八門的點心湯羹,至少也一定聽過著名的相聲貫口——報菜名。

每一種御菜都是很珍貴的食材,就比說清朝皇帝的一種食材來說,這個食材的名字叫鰣魚,這是一種很珍貴的魚,出產於長江中下游的特產,味道極為的鮮美,而且在 前的話,是一出水就死的那種。

11樓:123999清風

最多廳局級水平,很多地方縣處級都比他吃得好

12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不如現在的國宴呀,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紀錄片,國宴的廚師團加起來3000多歲,號稱千歲團,一道佛跳牆前後加起來做一個多月,好像還有熊掌、象拔之類的...餐具從景德鎮定製,水都是四川桃源空運過來的...不過一個月也沒幾次國宴吧,皇帝也不一定天天都吃好的呀,萬曆皇帝、慈禧太后之類的必經是異類

13樓:給

要看哪個時候的皇帝,要是是商周時期的,哪怕是遠不如普通人,生產力有限

14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部長級**的水平。

15樓:匿名使用者

皇上:去把御膳房的總管叫來。

皇上:這是什麼膳食?

我:回皇上的的話,此乃方便麵。

16樓:阿拉窺窺

比自助餐的食材檔次要高一些,品類要多一些,但是味道肯定不咋地!

17樓:你們跌

相當於今天待遇好大企業公司的食堂

18樓:匿名使用者

那你要看哪個朝代的皇帝了,如果是秦始皇的話,也就路邊烤串攤的水平吧,而且調料都搞不齊?

19樓:光耀星空

也就是現在給我洗腳的那個人的水平

20樓:青青漢水

相當於今天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有肉吃,有奶喝,有饅頭和米飯,就是沒有侍女和妃子。

21樓:韓小人是我

縣委書記縣長或鄉黨委書記水平

古代皇帝的飲食放到當今社會是什麼水平?

22樓:白羊布啦啦

看哪個朝代咯,我們現在很多東西都是外國引進來的,有的朝代,沒有葡萄,沒有土豆,沒有番薯,沒有西紅柿,物資匱乏,所以也不見得就比當今社會好的。

23樓:媛你三冬暖

古代皇帝的飲食放到現在也比絕大部分人要好得多,因為皇帝的飲食都是全國最頂尖的大廚做的,採用最頂尖的食材

24樓:古道西風催瘦馬

清朝時還算可以,因為清有滿漢全席,但清朝之前,那就一般了,一則有些飲食還沒有開發出來,二則在明朝以及明朝之前,皇帝也只用二頓餐。

25樓:任我行

帝王享受你說啥水平呀?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哪樣不是選最好的?廚子全部都按照皇帝的喜好去做各種山珍海味,別提多高水平了。

26樓:一條有夢想的柴

應該不算吧,畢竟可能味道上層次感就沒那麼多,不過應該也是根據當時太醫開的食療方法進行日常滋補的,對身體好,但不是那麼好吃

2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皇帝飲食可比如今高不止一個level,即使是平常時日,皇帝想吃什麼就有什麼,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28樓:小小一個小明

反正有肉有菜,普通老百姓的話,想吃點肉都難。

放到今天的話,估計就是5星級酒店的自助餐差不多。反正想吃啥,就有啥。

29樓:超級愛妮

絕對還是超高水平,想想現在有多少人有專業的生態鏈做飯,又有多少人家裡是好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的廚子做飯,更別提餐具了,什麼金碗、銀勺子的。

30樓:仲基

現代人的飯菜根本就不配跟皇帝吃的飯菜相提並論,皇帝是啥我們是啥。就算時代不同但是皇帝吃喝用行哪樣不是最高水平的?不然怎麼對得起皇帝這個身份啊。

3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也得算是五星級的水平了,皇宮裡的御用廚師做飯還是很考究的,他們選用的食材和配料都是上等的。

古代皇帝的飲食要求是什麼

32樓:匿名使用者

一日三餐都是定量的,吃多了不給,比如說皇帝今天飯量好,吃完了定量的,還想吃,內務太監就攔著了。

比如皇帝今天不餓, 沒吃到定量,內務太監馬上就通知太醫院,皇帝今天食慾不振。

也就是說,今天少吃碗飯,來二十副湯藥。

所以說,當皇帝也不易啊……

3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曆代帝王無不以自己的無與倫比的權利徵集天下最好的廚師,滿足個人的口腹之慾。這些宮廷御廚有著高超的烹飪技藝。他們在宮廷御膳房內擁有良好的操作條件和烹飪環境,加之宮廷對烹飪的程式有嚴格的分工與管理,如內務府和光祿寺就是清宮御膳龐大而健全的管理機構,對菜餚形式與內容、選料與加工、造型與拼配、口感與營養、器皿與菜名等,都加以嚴格限定與管理。

這種情勢下的烹飪不可能不精湛。

一般帝王每餐至少100道以上

34樓:藍符

介紹你看宮女回憶錄....看看清朝的皇宮裡面的皇帝皇親是怎麼吃飯的.....然後你可以想像一下...當然皇帝的飲食最很好的....

35樓:匿名使用者

好,合適,豐盛,少吃,細嚼慢嚥

古代"參軍"相當於今天什麼官

36樓:繼潤

古代"參軍"相當於現在團職幹部。

參軍即參

軍事。參軍或參軍事,本參謀軍務之稱。東漢靈帝時,陶謙以幽州刺史參司空車騎張溫軍事;獻帝時,孫堅亦為張溫參軍;荀彧參丞相曹操軍事。

晉時軍府置為**,如中軍將軍羊祜有參軍二人。南北朝隨其職司,稱諮議參軍、中兵參軍等,亦單稱參軍、參軍事,從此為諸曹之長的官名。如晉元帝為丞相時,府中設十三曹,均以參軍為長。

北齊各州,刺史屬官有錄事、功曹、倉曹、中兵等參軍。隋初仍北齊之舊。煬帝罷州置郡,改原來州的參軍事為書佐。

唐參軍一般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從九品下的。史籍記此官名,《隋書》、兩《唐書》於「參軍」下有「事」字,《通典》、《文獻通考》無。宋州官仍有參軍,曹名與唐有同異。

明、清以參軍為經歷的別稱。

古代的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兒,侍郎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歷朝不同,清朝的侍郎相當於現在的某某部副部長,例如兵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位置在尚書之下,清朝應該在三品左右,晉由通事郎改置,東晉又曾一度改為通事郎。職掌詔命。南北朝沿置。隋初為內史侍郎,煬帝時,員額由四人減為二人,又稱內書侍郎。唐初為內史侍郎,武德三年 620 複稱中書侍郎。高宗曾改西臺...

半斤相當於什麼物品的重量,半斤相當於什麼物品的重量

1ml純淨水就是1g,故你可以找一瓶500ml的水或者可樂 近似 其一半就是半斤。一斤多重?相當於一個什麼東西的重量?一斤是零點五千克,一般的市售純淨水是六百毫升,一斤二兩。多數袋裝的茶葉是半斤或一斤。一斤等於500克,為500毫升 ml 相當於一瓶生理鹽水 不含瓶子 的重量。一斤大概就五個雞蛋吧 ...

古代的捕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

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捕頭這個角色,最有名的是 武林外傳 中範明演的邢捕頭。捕頭,是古代縣衙中不可缺少的人物,那麼捕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捕頭是不是官?捕頭,顧名思義捕快的頭目。捕快,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職業,據考證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了,當然叫法不同。他們主要負責緝拿盜匪和犯罪人員。捕快,是捕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