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哲學從沒提出「美是什麼」的問題,也沒有對美進行過深入的研究

2021-03-22 08:59:18 字數 6422 閱讀 2869

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中國理論研究讓位於感性的認識。這是歷史和思維造成的。

2樓:周幽王烽火葬國

中國傳統文化美是人性美,真善美。

請歸納總結出中國傳統哲學和西方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

3樓:張鈺濤

中國哲學主要討論彼岸(形而上)世界,西方哲學主要研究此岸(形而下)世界;中國哲學重情感,西方哲學重理性;中國哲學側重方**。

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認識、改造世界的方**為研究內容的科學。

同時,在著名的科技融合體模型中,哲學處於該模型的頂端,匯聚並指導了具體科學,與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哲學,雖然並不完全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是從希臘開始的,但希臘人的哲學成就的確無與倫比。希臘人把哲學稱為「愛智慧之學」,賦予它循理論智、**天地社會人間永珍演變因由的任務。

哲學有哪些問題,中國傳統哲學涉及或者解決了哪些了問

4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有三大基本問題: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生命從**來,往**去。這些基本問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其他的問題。

中國傳統哲學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還沒有完整地解決第二第三問題:從**來,往**去。尤其是沒有解決第三問題。

世界哲學也沒有做到這一點,有太多的故事書,科幻**,還有理論書籍通過豐富的想象,構思了多種多樣的未來景象,但是還沒有從哲學高度上的完整的闡述。人類的文明還有待進步。也許有待繼承中國傳統哲學的《聯絡》理論來完成。

哲學有哪些基本問題,中國傳統哲學又涉及

5樓:康姆勒發電機

哲學問題都是人設的.所有的哲學最終指向無非「盡知盡解」.中國哲學已經破解了哲學的最終答案,只是很難被多數人理解.

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動靜之辯

6樓:風中的紙屑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動靜之辯就是**動靜關係。在動靜之辯中,哲學家主要**的是世界是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還是靜止的、不變的;是動為主,還是以靜為主,動和靜是什麼關係;動即事物的發展變化有沒有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據是什麼。

1、中國哲學家大都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

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次把動和靜作為一對範疇來考察,他有鑑於「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社會歷史現象,有鑑於「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的貧富貴賤的變化,提出「反者道之動」思想。在他看來,變化是道的必然運動,一切事物的發展都要向它的反面轉化。他還注意到動和靜又是互相轉化的,所謂萬物向反面轉化,就是事物的動到了極點,而向靜的方面轉化。

他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日靜,是謂覆命,覆命日常。」老子的動靜觀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對後世影響深刻而久遠。

先秦時期講動變最深刻最豐富的著作是戰國時的《易傳》。這部書著重從變化的原理出發,闡發了一套「變化日新」的重變哲學。在《易傳》的作者看來,變化對宇宙對社會對人生具有重要意義: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繫辭傳下》),意思是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就要變化,變化了就通暢,通暢了就能長久。世界萬物都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就造成發展和變化。

後來的哲學家大都繼承了老子和《易傳》的思想,強調發展與變化。莊子、荀子、張載、王安石、二程、朱熹、王夫之等都有精闢的見解。世界的發展變化有沒有規律,在中國哲學家那裡答案是肯定的,他們不僅肯定世界是發展變化的,還認為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荀子說:「天行有常」,肯定自然界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的規律。

韓非則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稱為「勢」,

西漢董仲舒認為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變而有常」。

2、古代哲學家論證了動靜相互依存的關係。

東晉僧人僧肇主張「即動而求靜」,「求靜於諸動」,認為「動靜未始異」。

北宋周敦頤認為「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程頤肯定「動靜無端」。

南宋朱熹發揮了周、程的思想,認為「動靜二字,相為對待,不能相無」。王夫之提出:「動靜互涵」,「動靜皆動」。

3、與動靜關係密切相關的還有運動過程,運動方式以及運動原因的**。

老子提出向相反方面轉化的思想。《易傳》認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肯定對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根源。

4、古代哲學家還**了運動的形態。

如宋代張載把運動分為兩種形態:「變,言其著;化,言其漸。」認為顯著的變化「變」與逐漸變化的「化」是相互轉化的。

王夫之在總結前人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變化日新說,認為「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風雷非昨日之風雷,是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把運動變化看作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

5、中國古代哲學家**動靜常變的關係,落腳點仍然在於社會人生。

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歷史時期,不同的哲學家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出於不同的政治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動靜觀。

如運動變化的根據是什麼?

董仲舒雖然也肯定變,但把變的根據歸結為天意,「天不變,道亦不變」。他是為鞏固當時的封建統治服務的。

王夫之「太虛本動」,「動靜者乃陰陽之動靜」。則把事物的發展變化歸結為事物內部的矛盾。

又如動和靜的關係,一般都認為動是絕對的,而靜是相對的。

而魏晉時的王弼強調「靜為燥君。安為動主」,「動起於靜」,「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把靜視為絕對的,主張以靜制動。

他認為運動、變化是非根本的,而靜止不變是根本的。他是出於維護社會現狀和統治者的既得利益服務的。

朱熹雖然認為動靜相互依存,但最終還是「靜者為主,而動者為客」。

王夫之則認為「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二者互相包含,不可分離,並進一步提出「靜者靜動,非不動也」的觀點,把靜視為動的一種存在形式,辯證地解決了動與靜的關係問題。

美是什麼 柏拉圖開始對美的討論

7樓:匿名使用者

在西方,柏拉圖是最早對愛與美進行系統思考的哲學家①。早於他二十餘年的恩培多克勒,雖然也曾從宇宙構成的意義上談到愛,認為愛和恨或鬥爭的交替作用是宇宙形成發展的根本原因,但僅此而已,且留存至今的只是片言隻語。從柏拉圖的一些著述來看,他讀過恩培多克勒的書,並且多少受了他的影響。

柏拉圖也曾將愛看做是使宇宙和諧、均衡、穩定、統一的力量,不過,他揚棄了愛與恨或鬥爭二元對立的觀點,而且從宇宙論擴充套件到了人生論,將愛與美放在一起進行討論。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充分利用了希臘神話的資源,通過對愛神的闡釋和解讀觸及了愛與美的許多最基本的哲學問題,為後來西方學者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養,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學術傳統。

可以把柏拉圖早期對話《大希庇阿斯》看做是他所有關於愛與美的討論的一篇序論。在這篇對話裡,柏拉圖通過對什麼是美的追問,得出了一個結論:美是難的。

何以是難的,他沒有說,不過對話本身已經給出了答案。這就是:第一,「美本身」與美的事物不同,屬於超驗層面的東西,不可能在經驗層面上給予解釋;第二,對「美本身」與對美的事物的感知和判斷不同,涉及人的內在修養與意向,涉及愛,需要在感覺之外尋找根據。

柏拉圖後來的一些對話,比如《會飲》、《斐德諾》、《理想國》等,實際上是《大希庇阿斯》的緒篇,是在超驗層面上對什麼是美,以及相關的什麼是愛做出的回答。

中國美學家和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本質的**有什麼不同

8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提得比較模糊。你所說的「中國美學家」和「西方美學家」究竟是指傳統還是現當代?中國古代美學家幾乎沒有**過美的本質問題,這是西方美學家的專長。

但是自康德以後,西方美學家就已經從本質論轉向認識論了,核心問題不再是「美是什麼」而是「如何認識美」。至於現當代中國美學,以李澤厚為代表的實踐派把馬克思的觀點延伸到美學領域,認為美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與西方主觀美學(美在內心),關係美學(美在關係)形成了關於美的本質的不同見解。

作為國內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湯一介先生對儒學有哪些貢獻

9樓:恩恩**

湯一介(2023年2月16日-2023年9月9日),男,2023年2月16日生於天津,原籍湖北省黃梅縣,20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是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國學大師、哲學史家、哲學教育家。

湯一介作為當代中國哲學界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文史研究館館員。[1] 還是中國文化書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顧問、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價值與哲學研究會(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理事,第十九屆亞洲與北非研究會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國際道學聯合會副主席。

2023年起,湯一介擔任《儒藏》編纂中心主任、首席專家。[2]

魏晉玄學

湯一介湯一介子承父業,和父親湯用彤共同築建了魏晉玄學的理論構想,這被看作是湯一介重要的學術成就之一。湯一介通過研究魏晉玄學的體系,找出魏晉玄學的內在邏輯,發展理路,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是對湯用彤魏晉玄學研究的補充。[9]

傳統哲學體系

湯一介嘗試中國哲學的歷史發展從總體上提示出其概念、命題和理論體系。在《論中國傳統哲學範疇諸問題》中,湯一介討論了中國哲學的概念範疇問題,併為中國哲學建構了一範疇體系。在《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一文中,湯一介提出中國哲學常以三個基本命題來表達他們對真善美的觀點,這就是「天人合一」(討論「真」的問題,即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知行合一」(討論「善」的問題,即做人的根本道理)、「情景合一」(討論「美」的問題,即審美境界的問題),而「知行合一」與「情景合一」這兩個命題是由「天人合一」而對宇宙人生不同側面的表述。

在《再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一文中,湯一介把中國哲學中的三大哲學家與德國古典哲學的三大哲學家做了對比,藉此說明孔子、老子、莊子真善美問題上的不同,同時也說明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同。

湯一介由於中國哲學以「天人合一」為基礎,因此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中國化的佛教宗派都是以「內在超越」為特徵的哲學體系,這和西方哲學(包括**教哲學)以「外在超越」為特徵很不相同。「內在超越」可以說是中國哲學的宇宙人生論。「知行合一」在中國哲學中雖有認識論的意義,但從根本上說它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

因此,在中國哲學中「知」就不僅僅是「知識」的問題,而且是「良知」的問題(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王陽明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知」必須「行」,中國哲學史中的哲學家大都有很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他們的理想是「內聖外王」,「聖人」(即道德高超的人)最宜於作「王」(最高的統治者),這可以說是中國哲學的道德教化論或者說是一種政治哲學。在《論儒家的境界觀》這篇大章中,湯一介提出:

「內聖外王」之論雖有可取之處,但其弊病也非常明顯,即會走向泛道德主義和重「人治」輕「法治」的道路上。

論國學研究

2023年以後,全面學習蘇聯,特別引進了蘇聯的哲學,當然文學也一樣引進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全面的清算,一直到「文革」。其破壞程度是極大的。

孔孟、老莊、程朱陸王等全被否定批判。舊的文化、舊的道德全被破壞了。改革開放雖然對糾正左的思潮起了積極作用,但態勢未能根本扭轉。

從歷史上看,曾經吸收了佛教,吸收佛教使中國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沒有佛教的傳入,就不大會有宋明理學的出現。看待西學的衝擊,一方面看它的破壞作用;另一方面,正是由於西學的衝擊,它刺激了我們,使我們反省,反省我們自己的缺陷,反省他們好的東西並用來充實我們自己。

我們一方面要弘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時時地吸收其他文化好的方面。[10]

中國解釋學

受到研究西方解釋學的啟發,在2023年湯一介就提出能否建立中國的「解釋學」的疑問,以此開啟他對中國「解釋學」的探索。

湯一介提出,比之西方,中國有更長的解釋經典的歷史,其時間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但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套自覺地把「解釋問題」作為研究物件的理論體系。於是,其後的兩年,湯一介為此陸續發表了《能否建立中國解釋學》、《再論建立中國解釋學問題》、《三論建立中國解釋學問題》和《關於僧肇注〈道德經〉問題——四論建立中國解釋學問題》等四篇**。

在這幾篇**當中,他提出在建立中國解釋學,必須要對中國註釋經典的歷史做一個系統的梳理,還要搞清楚經典的註釋中「文字學」、「考據學」、「版本學」、「目錄學」等在解釋經典中的定位。

面對質疑,湯一介通過大量的中西方哲學對比,與當時學界主流認為「已經有了西方的解釋學,沒有必要建立中國解釋學,不必跟著西方的學術路子走」的說法進行抗辯。[11]

和而不同觀點

20世紀90年代,針對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湯一介先生提出「和而不同」對當今世界、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認為21世紀人類社會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和平與發展」,這就需要調整好不同文明傳統的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地域與地域之間的關係,而中國古已有之的「和而不同」可以作為全球倫理的一個原則,為解決這兩大問題作出貢獻。[12]

湯一介在《「和而不同」原則的價值資源》中說明:「在不同文化傳統中應該可以通過文化的交往與對話,在商談中取得某種共識,這是由『不同』達到某種意義上的『認同』的過程。這種『認同』不是一方消滅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兩種文化中尋找某種交匯點或者是可以互補的方面,並在此基礎上推進雙方文化的發展,這正是『和』的作用。」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什麼,所有中國傳統節日是什麼?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1 正月初一 春節,古代有元日 元旦 元正 元辰 元朔 三元 三朝 三正 正旦 正朔等30多種名稱 2 正月初五 路神生...

中國傳統節日臘八的由來是什麼

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包括門神 戶神 宅神 灶神 井神 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夏代稱臘日為 嘉平 商代為 清祀 周代為 大蜡 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文化精髓是什麼

儒釋道文化,三教的精華,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會環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雖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講是一非二。那麼什麼是儒釋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禪。在道教來講就是道 在儒家來講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說的都是一個意思,言語表達不一樣,言外之意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