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自一首描寫風景的古詩,把它默寫下來,並把大意寫下來,再根

2021-03-21 02:27:46 字數 4007 閱讀 4007

1樓:工程師小煒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從來別離地,能使管絃愁。

江草帶煙暮,海雲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遊。

一首描寫風景的古詩人,把它默寫下來,並把大意寫下來

2樓:洛水清弘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請你根據讀過寫荷花的詩畫一幅畫,並把古詩默寫下來。

3樓:匿名使用者

那真的很多啊!輸入"荷"就找到詩和圖了:

暑假裡都學到了哪些描寫風景的古詩呢?請你寫一下,再根據意思畫出來.

4樓:昭凰毓霜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翻譯「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天氣寒冷,人在睡夢中被凍醒,驚訝地發現蓋在身上的被子已經有些冰冷。疑惑之間,抬眼望去,只見窗戶被映得明亮亮的。開篇先從觸覺(冷)寫起,再轉到視覺(明)。

「冷」字,暗點出落雪已多時。一般來講,雪初落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驟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寒意。「訝」字,也是在寫雪。

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於「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正如陶淵明寫雪名句所謂「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癸卯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這兩句是寫人的所感所見,雖全用側寫,卻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

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才知道夜間下了一場大雪,雪下得那麼大,不時聽到院落裡的竹子被雪壓折的聲響。這兩句變換角度,從聽覺(聞)寫出。用的是倒裝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構思巧妙,曲折有致。

詩人選取「折竹」這一細節,襯托出「重」字。通過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判斷雪很大,而且雪勢有增無已。詩人的感覺確實細緻非常。

「折竹聲」於「夜深」而「時聞」,顯示出雪夜的寧靜。

這一結句以有聲襯無聲,使全詩的畫面靜中有動、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現出一個萬籟俱寂、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可與王維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相媲美。

賞析這首五絕作於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時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馬。

在大自然眾多的產兒中,雪可謂得天獨厚。她以潔白晶瑩的天賦麗質,裝點關山的神奇本領,贏得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的讚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麼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現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是一朵別具風采的小花。

這首詩新穎別緻,首要在立意不俗。詠雪詩寫夜雪的不多,這與雪本身的特點有關。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裡,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

然而,樂於創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為生活經驗證明: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裡已感衾冷,可見落雪已多時。

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於「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

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裡仍用側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已。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托出「重」字,別有情致。

「折竹聲」於「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於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別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詩中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現它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緻,立意不俗。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裡,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

然而,樂於創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這首小詩充分體現了詩人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詩境平易,而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你還會背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選一首默寫下來並說出這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以下答案由星藍海學習網提供:

1.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4.江南春絕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5.《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默寫一首關於冬天的古詩再試著根據詩意配一幅畫

6樓:匿名使用者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描寫山川大河的古詩,你把你喜歡的一首寫下來,並配一幅圖畫好啊!

7樓:溫馨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望採納,謝謝!

選一首描寫春天或秋天景色的詩默寫下來,並說說你選擇的理由

8樓:膤志盟昊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賞析:首句寫樹,柳樹就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

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髮、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

還有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一樹高」就自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絡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后,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麼,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資訊。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緻,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蒐集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蒐集三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祕書外監。其排行第八,人稱 賀八 會稽永興 今浙江蕭山 人。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 705 707 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 張旭 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 吳中四士 亦稱 吳中四友 吳中...

寫一首描寫梅花的古詩!謝了,描寫梅花的古詩詞有哪一首

梅花,王安石,牆角數枝梅花,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憶...

找一首描寫人貪心不足的古詩

終日忙忙只為飢,才得飽來便思衣。衣食兩般俱豐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不支。置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猶嫌少,三品四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羨稱王作帝時。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總總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抱恨歸。元曲 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