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裡,槍 戟 矛 刀的使用有什麼講究

2021-03-20 15:06:16 字數 3745 閱讀 8406

1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的槍就是將木棍頭部削尖,古書記載:「削木傷盜曰槍」,又稱「肩二」、「一丈威」。漢代的槍與矛很相似,用長木或竹為杆,裝上槍頭,配以纓絡。

槍流行於晉代,在唐代槍的風頭略輸於槊,到宋、明則達到顛峰。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矛的使用不便、功能單一。槍通常比長矛短,便於兩手把持,所以也有「半把為槍」的說法。

槍包括金屬槍頭、毛制纓絡、木製槍桿、金屬槍鐓,長度從1米—1.8米不等,主要用於步戰、馬戰。也有超過5米的長槍,用於守城戰中向下刺擊登城之敵。

槍頭比矛頭短很多,根據需要分為尖刺、雙刃、多稜三種。

槍融合了矛與棍的攻擊方式,使用靈活。後期的槍更加入了戈、鉤甚至刀的功能,豐富了槍的作用。如雙鉤槍,單鉤槍,錐槍,抓槍,環子槍,素木槍,拐槍、蛇槍,火焰槍,鉤鐮槍,虎牙槍,雁翎槍,十字鐮槍等。

在使用上,要求槍兵接受訓練的時間比矛兵長得多,通常為3—6個月,熟悉攔、拿、扎等攻擊動作,槍兵隨身還會配帶刀等短兵器,是步兵作戰的主要力量。武將通常會自行配備更加順手的槍,如攻擊面積很寬的虎槍、具備多種功能的龍牙槍等。

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的出現在我國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

戟一般在古戰場上由將領使用,容易分辨便於統帥指揮。

矛是刺擊類長兵器,槍和槊的前身。原始人在狩獵時用獸骨、尖石等銳器刺殺野獸,後來加上柄用來增加攻擊距離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佔其二,已經是主要作戰兵器之一,而到了三國時期,矛成為軍隊的主要裝備。

2樓:一摞塵埃

矛和槍的區別關鍵在於杆的軟硬,而不在於是否有紅纓。紅纓主要是裝飾性的東西,也可以擾亂對手視線,以及刺中對手時遮擋鮮血的作用。而且許多矛也帶纓的。

杆的軟硬差異導致了槍和矛用法的完全不同。矛是重兵器,杆以棗木等硬木或精鋼製成,基本沒有韌性。最重的鋼杆長矛重量可達七八十斤。

使用者需具備極大臂力才能發揮威力。使使用者的力量能完全傳遞到矛頭,更利於直刺。而槍是採用堅韌而有彈性的白臘杆為柄,目的是能夠吸收和釋放**衝擊時產生的巨大能量及調整攻擊角度。

所以槍在使用過程中對使用者的要求極強,必須以內家工夫做底。 個人認為:常說的那些槍,如拐突槍、鉤鐮槍等都應該列如矛的範疇,《西遊記》裡哪吒他們那些神仙、妖怪用的兵器嚴格來講也屬於矛,因為那些杆都是硬的。

而正統的槍是以堅韌而有彈性的材料,如白臘杆為柄,以帶側刃的槍刺為尖,以自身腰腹之力帶動大槍!如豹子頭林沖的林家槍。後為了增加槍的強度,演變出一種鐵槍,用鐵鑄的杆為槍柄,使槍的更有霸氣!

如岳飛的岳家槍 冷兵器騎兵用的槍叫大槍, 步兵用的叫小花槍。 大槍長丈餘,是整根的白蠟樹,槍把粗如鴨蛋,槍頭粗如鴨蛋黃。 大槍又長又沉, 兩隻手端平都難,很不好使。

在戰場上更多的是利用馬的衝力,人馬如一,把力量集中在槍頭對敵方進行輪番的衝擊。而小花槍就短多了,也細得多, 抖起來容易, 槍頭亂飛,故名花槍。民間有「單刀破花槍」的套路。

至於戟,它的樣子就和槍,矛有明顯區別。

3樓:愛厲久dale老師

脣槍舌劍 舌如劍,脣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單槍匹馬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

比喻行動沒人幫助。 刀槍劍戟 戟:古代一種兵器,合戈、矛為一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

古代用於砍、刺的四種常用兵器。亦用於泛指兵器。 荷槍實彈 荷:

扛。扛著槍,上了子彈。形容全副武裝,準備投入戰鬥。

夾槍帶棍 形容說話帶刺,並牽涉旁人。 臨陣磨槍 到了快要上陣打仗的時候才磨刀擦槍。比喻事到臨頭才匆忙準備。

明槍暗箭 比喻種種公開的和隱蔽的攻擊。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裡的攻擊難以防備。 鳥槍換炮 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

匹馬單槍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槍林彈雨 槍桿象樹林,子彈象下雨。

形容戰鬥激烈。 舌劍脣槍 舌如劍,脣象槍。形容爭辯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各不相讓。

虛晃一槍 形容佯作進攻,以便退卻。 銀樣鑞槍頭 樣子象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暗箭明槍 比喻各種公開的攻擊和暗地裡的中傷。 單槍獨馬 比喻孤身一人或單獨行動。 彈雨槍林 彈下如雨,槍立如林。

形容戰鬥劇烈。 刀槍入庫 沒有戰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痺,解除武裝,不作戒備。 鳥槍換炮 比喻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

炮,同「炮」。 夾槍帶棒 指言語中暗藏諷刺。 橫槍躍馬 指手持**,縱馬馳騁。

指在沙場作戰。猶橫戈躍馬。 磨刀擦槍 形容作戰前的準備工作。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亦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

同「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槍林刀樹 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鬥的場面。

槍聲刀影 指激烈廝殺的場面。 槍煙炮雨 形容激烈的爭戰。 槍煙炮雨 形容激烈的爭戰。

鐵面槍牙 比喻堅忍不拔,刻苦自勵。 銀樣蠟槍頭 樣子像銀子實際是焊錫做的槍頭。比喻外表很好看,實際上不中用。

真刀真槍 ①真實的刀槍。②比喻毫不作假,實實在在。 真槍實彈 戰場上使用的**彈藥。

多比喻實戰。

古代長兵器中的槍、矛、槊、有什麼區別,長度都一樣嗎?

4樓:匿名使用者

五米一下叫短兵,長兵都在6米左右,最長的3人騎槍有10米

5樓:無名亡靈

矛是輕型直刺兵 是可用於投擲騎兵 槍是長形刺稜兵器 可用於衝鋒騎兵 槊是重型雙面刃兵 可用於突擊的重騎兵和正騎殺

6樓:射鵰

一般朔是最長的,矛是最短的,槍是中等的!

7樓:匿名使用者

騎兵用兵器皆短,

步兵兵器長,

古代戰爭,有數人用一件兵器的,版最長達七

米,用於衝鋒,但權還是以短兵器,兩米左右的為主,長兵器威脅大,但不便使轉,所以還得短兵器保護,這在秦俑是有朽跡遺存,漢後很少用巨長兵器的,戚家軍用竹兵器也在於長,一長配數短,有效剋制倭寇多散落武士,兵精藝高。使中國士兵不接觸對方武力的情況下,士兵打敗武士。

8樓:匿名使用者

我怎麼理解矛是最長的抄呢?呵呵

也並不是bai都在3米以上,那種超du長矛主zhi要產生在戰國時代,而且dao主要作為戰車兵的裝備。騎兵裝備就要短一些了,你想啊,騎兵一手要操縱馬匹,一手那那麼長那麼重的矛,應該很不方便吧,也許改短之後就叫槍了,呵呵。

至於槊嘛,在很多文學作品裡都看到,但其實嘛,不知道是什麼......呵呵

槍矛戟大刀有什麼區別 外形的區別以及各自的優缺點

9樓:默默掃雪

槍在古代稱作矛copy,為刺兵器,殺bai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du便zhi,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dao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武術長器械的槍由古代兵器矛演變而來。

槍的長度約相當於人體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槍法以攔、拿、扎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

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說:「年拳,月棒,久練槍」。

將戈和矛結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的出現在我國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戟一般在古戰場上由將領使用,容易分辨便於統帥指揮。

十八般兵器之一,九短九長之一,九短之首(刀)。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於切、削、割、剁、刺的工具,與匕合稱亦為膳食器。

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

古代冷兵器槍矛戈有什麼區別,我老分不清,最好有個圖

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 十 字或 卜 字形,因此戟具有鉤 啄 刺 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矛就是長幹上加上一個金屬的刺頭,槍就是在矛的基礎上加上了紅纓,杆比矛粗點,重量要比矛重,加大其殺傷力。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 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它是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那就是要發展好自己的優點,然後讓更多的人記住自己,才能做到這樣的角色,槍矛在明代繼續保留了宋代的樣式,而且在 武備志 中提出,以椆木作為內芯,用南方柔韌的竹子篾合,保持槍矛軟硬適中。火器在明代中晚期異軍突起,在射程 破壞力等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以槍矛為代表的冷兵器被迫讓出c位,淪為配角。古代的兵器之王...

古代馬上戰將使用的長兵器的杆是什麼材料

其實長兵器的杆分三大類 第一類是偏硬 韌性較差的硬木杆,主要用於長矛 長刀之類招數較剛猛的重兵器。具體材質有棗木 鐵木等,重量差別較大。有些樹種的分量比較重,使用者需具備較大臂力和腰腹力量才能運用自如 第二類是韌性極強的白蠟杆,主要用於長槍 注意 這就是槍和矛的最主要區別 也有用於製造棍棒的。白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