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中楊樹與柳樹意象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二者常常同時出現

2021-03-19 07:51:15 字數 5122 閱讀 2296

1樓:萬葉千聲皆是詪

在古代根本不分楊樹柳樹,楊樹就是柳樹,楊花就是柳絮,所以楊柳就是柳,一般來說,古人折柳送別,楊柳代表離別。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以折楊柳送行,柳諧音留,故楊柳同時出現象徵送別。

3樓:匿名使用者

楊花,據《辭源》解釋為「柳絮」。庾信《春賦》:「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落滿飛」。

《辭源》是對的,古代詩詞中「楊柳」意象不是指楊樹和柳樹,而是指柳樹,一般是指垂柳,這是一個詞,不是楊和柳並列。折柳送別是古人的一個習俗,形成這個習俗大概因為古代交通不方便,遠行走水路居多,而水邊多植柳樹,折柳條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達送別者的依依惜別之情。

隋代無名氏《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這裡就用了「楊柳」、「楊花」、「柳條」幾個詞,顯然,這裡的樹是柳樹,「楊柳」是柳樹,「楊花」是柳絮。梁元帝《折楊柳》:「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

」垂楊柳,垂楊柳,我們現在說的楊樹有垂的麼?其實垂楊即垂柳。我們可以得知,在古代詩文中,楊、柳、楊柳,均是指柳樹,而且多指垂柳,關非什麼楊樹。

既然古代詩文中的「楊」其實是柳樹,那麼詩詞意象中的楊花當然也是指柳絮。叫不同名字,可能和出於壓韻平仄有關。至於說到柳樹叫楊柳是因為隋煬帝楊廣開運河,下令河岸種柳樹,後世遂稱「楊柳」,這純粹**家附會。

《詩經.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顯然在春秋以前就早有楊柳一詞了。

這裡舉幾個例子。首先是蘇軾那首著名的詠楊花的《水龍吟》:「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這裡用的就是柳絮入水化為浮萍的典故,這是蘇軾很喜歡的一個典故。蘇軾《再次韻曾仲錫荔支》:

「楊花著水萬浮萍」。其中蘇軾自注雲:「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

從這裡看,這個詩文中用的是「楊花」,自注中說的就是柳絮,所以明顯楊花就是柳絮。

而蘇軾那首《水龍吟》是次韻章質夫的《水龍吟》楊花詞的。章質夫《水龍吟·詠楊花》:「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

」標題說的是詠楊花,而詞中說正堤上柳花飄墜。顯然這裡的楊花也是指柳絮。很顯然,古代說的楊花基本上就是指柳絮。

至於現在說的楊樹,柳樹,是兩種不同的,前者代表如白楊,而後者就如一般的垂柳了,不過它們同屬楊柳科。但現在說的楊樹,的確楊花也是和柳絮差不多會到處飄舞的。只是楊樹飄的是花,柳樹飄的是種子。

而且楊花和柳絮體態也很相似,大概這個就造成現代人的誤解了。

不過從上面看,如果過去楊柳是指柳樹的話,那現在的楊樹在過去應該不是叫「楊樹」的,那時應該叫什麼呢?或者楊樹是後來引進的國外樹種?或者也有可能,過去雖然有楊樹,但種得比較少,而且楊樹是比較難看的,不像柳樹那樣「萬條垂下綠絲絛」很有觀賞價值且適合用作詩詞意象,故而不受詩人重視。

究竟如何,還需具體考證,這裡不再贅述

4樓:高彤彤

楊樹不知道,但柳樹有留的意思

古代詩詞中楊樹與柳樹意象有什麼不同

5樓:匿名使用者

在古代根本不分楊樹柳樹,楊樹就是柳樹,楊花就是柳絮,所以楊柳就是柳,一般來說,古人折柳送別,楊柳代表離別.

楊樹和柳樹怎麼區別?

6樓:匿名使用者

楊柳」本意解析

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楊柳」是一個情思纏綿的常見意象,含有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數不勝數、俯拾即是,如:「曾栽楊柳江南岸,一別江南兩度春。遙憶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憶江南》)、「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楊巨源《和練秀

才柳楊》)、「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唐·劉禹錫《竹枝詞》)、「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候」(唐·王昌齡《閨怨》)、「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北宋·歐陽修《蝶戀花》)、「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北宋·秦觀《江城子》)、「一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清·高鼎《村居》),等等。

許多人在讀到這些詩詞時,可能會以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是楊樹和柳樹兩種樹的並稱,其實不然,這些詩句中的「楊柳」都是指柳樹,而與現代植物學分類中所說的楊樹沒有任何關係。其證如下:清代張英等奉敕於康熙年間編撰而成的類書《淵鑑類函》中「楊柳」條目下諸多的古詩文例句中「楊柳」詞義均被解為「柳」。

而當代《漢語大詞典》中所收錄的以「楊柳」為詞素的三音節詞十餘條,其中的「楊柳」的意思亦皆為「柳」,如「楊柳腰」就是「柳腰」的同義詞。

那麼,柳樹為什麼會被稱為「楊柳」呢?對此,清代杜文瀾在其編撰的《古謠諺》一書的卷九十引唐代傳奇《開河記》一書中的記載雲:「功既畢,上言於帝,決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陽遷駕大渠,詔江淮諸州,造大船五百隻。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到大梁,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

於是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於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恐盛暑,翰林學士虞世基獻計,請用垂柳栽於汴渠兩堤上,一則樹根四散,鞠護河堤,二乃牽舟之人護其陰,三則牽舟之羊食其葉。

上大喜,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又令親種,帝自種一株,群臣次第種,方及百姓。時有謠言曰:『天子先栽然後百姓栽。

栽畢,帝御筆寫賜垂柳姓楊,曰楊柳也。』」其後明人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二十四卷、清初褚人獲在《隋唐演義》四十回中又分別演繹了以上傳說,使得該說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考諸典籍,隋煬帝於大業元年下令開通濟渠和邗溝、命人在渠溝旁修築御道(即後人所說的「隋堤」)、在堤上遍植柳樹,這是史籍有載、確有其事的。對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詩中亦有句雲:「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風飄飄兮雨瀟瀟,三株兩株汴河口。

……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但隋煬帝賜「楊」姓於柳之說在《隋書·煬帝紀》和《北史·隋本紀》等史籍中均無記載,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其實,「楊柳」一詞早在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出現了,該書《小雅·采薇》篇中便有這樣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此外,南朝人費昶在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一詩中也有這樣的描寫:「水逐桃花去,春隨楊柳歸。楊柳何時歸,嫋嫋復依依。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詩句中所提到的楊柳明顯地都是指柳樹(確切地說是指垂柳),因為現代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葉圓、樹高、枝挺,是絕無「依依」、「嫋嫋」之態的。

其實,現代植物分類學意義上的楊類植物在我國古代被稱作「白楊」、「青楊」、「天楊」、「癷楊」等,而我國古代詩文典籍中所說的「楊」是「柳」的一種——蒲柳。對此,我國古代最早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為秦漢時期的學者對春秋戰國秦漢舊文進行增添修改而成)《爾雅》的《釋木》篇中就有如下記載:「檉,河柳;旄,澤柳;楊,蒲柳。

」宋代陳彭年、邱雍等人奉旨於景德四年或大中祥符元年編撰而成的《廣韻》(是我國現今儲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韻書,它完整而詳細地記錄從南北朝到宋末語言系統)一書中亦云:「楊,赤莖柳。」而西漢學者毛亨在為《詩經》所作的傳注(即《毛詩詁訓傳》,簡稱《毛傳》)中亦曰:

「楊柳,蒲柳也。」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訓詁學專著《爾雅義疏》一書中亦說:「《詩》言『楊柳依依』、『有菀者柳』、『東門之楊』,皆一物耳。

《爾雅》檉、旄、楊通謂之柳,蒲柳又謂之楊,是皆通名矣。」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楊」、「柳」是同義的,這從《全唐詩話》中的一則詩話中亦可得到進一步地印證:該書《李泌》篇引《鄴侯家傳》雲:

「泌賦詩譏楊國忠曰:『青青東門柳,歲宴復憔悴。』國忠訴於明皇,上曰:

『賦柳為譏卿,則賦李為譏朕可乎?』」有了上述認識,我們對古漢語文化上的一些困惑便可迎刃而解。例如,《戰國策·西周》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在該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葉,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語卻為「百步穿楊」;我國神話傳說中觀音菩薩手持的淨瓶名為「楊枝淨水瓶」,可瓶中插著的卻是柳枝;唐代詩人劉禹錫受民歌影響而創作的「楊柳枝詞」詩體,又名「柳枝詞」。

關於楊柳的文學意象,要從「柳」字說起。柳」的意象:

7樓:匿名使用者

問這個做什麼哦,楊樹長的比柳樹高而且直,楊樹沒有長長的枝條哦,柳樹是長長的枝條

楊樹長相那麼差,為何還能在中國文化中和柳樹並列稱為「楊柳」

8樓:幻瑤

柳樹婀娜多姿,楊樹忠直不屈.

柳樹外表文雅美觀,楊樹精神令人敬佩.

像日與月的爭輝,陰與陽的結合,

楊柳",一種剛柔相間的美,

外表與內心的和諧昇華.

9樓:匿名使用者

楊樹是世界上分佈最廣、適應性最強的樹種

楊花 在古詩中象徵什麼

10樓:露比莉爾

楊花在古詩中象徵離別,表達送別者的依依惜別之情。

《辭源》中將「楊花」解釋為「柳絮」。

古代詩詞中「楊柳」意象不是指楊樹和柳樹兩種樹,而是特指柳樹,一般是指垂柳。折柳送別是古人的一個習俗,形成這個習俗大概因為古代交通不方便,遠行走水路居多,而水邊多植柳樹,折柳條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達送別者的依依惜別之情。

11樓:百度使用者

離愁別緒——蘇軾《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亦斷作「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孤寂飄零——曹雪芹《紅樓夢》「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失意悵然——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是曾鞏寫的詠柳詩「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亂條狂舞、柳絮紛飛的意象諷刺攀附權貴、得勢猖狂的奸佞之徒。

柳樹為什麼有楊柳之稱?有什麼典故?

12樓:很多很多

典故:傳說我國歷史上以淫奢殘暴聞名的隋煬帝楊廣,為了到江南遊樂,開鑿了大運河。一日,隋煬帝駕馭龍舟準備南巡,但船行河中,逆水時要人拉縴。

隋煬帝不願讓衣衫襤褸的男人拉縴,竟下旨選了一千名江南女子和一千隻羊,用綵緞扭成的錦纜拉縴。可憐這些十

五、六歲的女子,在烈日下拉著沉重的龍舟,走出不到半里路,早累得一個個雲鬢散亂,氣喘噓噓了。

隋煬帝和皇后憑欄望去,滿心歡喜,一時興起,竟效仿秦始皇在封禪泰山時,因在五棵松樹下避雨,封松樹為五大夫松的典故,就賜柳樹姓楊,並親書了楊柳兩個大字,懸掛樹上。從此,柳樹就被稱為楊柳了。

如何區分楊樹與柳樹,楊樹和柳樹有什麼區別?

常見的柳樹有兩種 垂柳與旱柳。它們的適應性都非常強,既耐溼,又耐旱,又能耐低溫,抗風性也較好,裸根移植時成活率也很高。耐修剪,栽植後的初期養護管理應當細心些,保證成活,但從第二年後就省心了。一般不需特別澆水 施肥。但要在早春或冬季注意修剪乾枯枝 病蟲枝 過密枝 穿膛枝 平行枝等。垂 柳 salix ...

古代描寫「柳樹」的詩詞有哪些,描寫柳樹的詩詞有哪些?

1 題平陽郡汾橋邊柳樹 唐代 岑參 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2 晦日重宴 唐代 周彥暉 春華歸柳樹,俯景落蓂枝。置驛銅街右,開筵玉浦陲。林煙含障密,竹雨帶珠危。興闌巾倒戴,山公下習池。3 相和歌辭 唐代 李端 白馬逐牛車,黃昏入狹斜。柳樹烏爭宿,爭枝未得飛上屋。東房 婿從軍,...

有哪些關於柳樹的詩,古代描寫柳樹的詩詞有哪些

青門柳 唐 白居易 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長安新柳 唐 陳光 九陌雲初霽,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邊春。色淺微含露,絲輕未惹塵。一枝方欲折,歸去及茲晨。臨川見新柳 唐 崔櫓 不見江頭三四日,橋邊楊柳老金絲。岸南岸北往來渡,帶雨帶煙深淺枝。何處故鄉牽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