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竹笛的歷史

2021-03-19 03:27:28 字數 1443 閱讀 8218

1樓:匿名使用者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唐朝呂才,制「尺八」,豎吹,並傳入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倉院中,珍藏著中國盛唐時期製作的4支橫笛。

其中有牙和雕石橫笛各一支,竹質的兩支,它們長短不同,但都開有7個橢圓形音孔。劉系作七星管笛,蒙膜助聲,是為笛加膜的第一人。

在晉時已有豎笛,吹頭加一木頭,使氣從縫隙中通過,射向兩哨孔邊陵發音。

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後笛子與市場笛子類似,由於戲曲的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

20世紀六十年代,趙鬆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紮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2023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

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2樓:真心の微笑

竹笛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古代稱為「篴」。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

2023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製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餘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現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

「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併發明瞭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製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笛在古代稱為「篴」。

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2023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一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

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一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苦竹笛和紫竹笛哪種竹材的笛子好點

苦竹和紫竹做的笛子音色各有不同,相對來說,苦竹用得比較普遍。小笛子用苦竹比較多,而大笛 低音笛 用紫竹的要多一些。在北方相對來說,苦竹更容易裂開,而紫竹就要好一點。紫竹的笛子和苦竹的笛子那種好?主要是音色方面?其他呢 紫竹好一點點吧,我喜歡這種笛子的聲音,至於苦竹我還沒試聽過 那個不一定,根據您的需...

D調竹笛的指法,竹笛C調的詳細指法表

給你簡單畫個圖吧。如果你有笛子請拿來對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來看,分別是 吹孔 六孔 五孔 四孔 三孔 二孔 一孔。6孔全按是5 即筒音 開一孔是6,開二孔是7,開三孔是1,開四孔是2,開五孔是3,開六孔是升4,4的指法是開三六孔,高音4的指法是開一六孔,高音5的指法是開第六孔。多練便能熟悉指法,祝你好...

f調的竹笛怎麼吹低音,F調的竹笛怎麼吹低音3??

這個需要變調!可以用桶音作低2就可以吹低3了 運用全按作3的指法即可 全按作低音3 筒音 膜孔 指孔 低音3 低音4 低音5 或 低音6 低音7 中音1 或 中音2 或 或 中音3 或 中音4 中音5 或 中音6 中音7 高音1 或 高音2 或 或 或 高音3 或 高音4 注 閉孔 開孔 半開孔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