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挺進大別山這一軍事目標是什麼

2021-03-07 06:29:03 字數 5255 閱讀 6526

1樓:匿名使用者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建立大別山根據地,作為解放戰爭中我軍戰略進攻的組成部分,這一決策是**軍委和***主席親自作出的。***在解放戰爭初期就鍾愛於外線出擊,他於2023年6月2日就親自制定了《全域性破裂後太行和山東兩區的戰略計劃》,要求晉冀魯豫和山東野戰軍主力在內戰開始後向中原出擊,之後如形勢有利則準備渡淮河向大別山、安慶、浦口前進,後來由於情況變化,***逐步將外線作戰方針調整為內線作戰方針,但對此一直念念不忘。***特別鍾情於外線作戰,一是著眼於以此調動敵人,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二是保護解放區的人力物力資源,以支援長期戰爭。

但實踐證明,在敵我力量對比差距過大時,人民解放軍過早向外線出擊,並不利於殲滅敵人有生力量,而外線出擊也使人民解放軍面臨更大的困難。對此,***顯然不如長期在一線指揮作戰的軍事領導人如粟裕、***等估計得充分。就此而論,***可算是有超前意識。

在劉鄧大軍進擊魯西南期間,因部隊久攻羊山集不下,***為確保已經開始取得的戰略主動權,便又作出劉鄧大軍不要後方而直出大別山的決策,同時命令華野葉飛、陶勇兩個主力縱隊南渡長江,遠征閩浙贛。***所以選擇大別山作為我軍出擊的首要目標,一是看到了大別山靠近國民黨統治區的心臟地帶,我軍進擊大別山,可造成重大政治影響,並可迫使國民黨將進攻解放區之軍隊大步後撤,以扭轉我軍之不利戰局;二是認為大別山地區是老革命根據地,有利於我軍在此再建根據地。顯然,***對建立大別山根據地的有利條件估計過高,對困難則估計得低了一些,對大軍勞師遠征、脫離後方孤軍作戰的種種困難缺乏充分的瞭解。

***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但中外歷史上任何天才的統帥也都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對戰爭規律都有一個探索認識的過程。如實地指明這一點應該是我們歷史研究工作者的責任。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我們研究解放戰爭史,不能僅僅停留於對歷史的追憶及展示***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從中汲取有益的歷史經驗。

同樣,我們研究大別山鬥爭的歷史,也不能僅限於對***、***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頌揚和懷念,而應該深入分析歷史,研究這一段鬥爭的成敗得失,以利於未來。

2樓:匿名使用者

行成戰略威懾,由防禦轉戰略進攻!大別山對面是南京,直接威脅國!民!黨政!權。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目標和作用分別是什麼嗎?

3樓:匿名使用者

目標:為了經略中原,取得變化全域性的作用,中共**決定把戰略進攻的矛頭首先指向大別山。大別山雄峙於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敵人戰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區。

人民解放軍如果能佔領大別山,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威脅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迫使敵人的主力從山東、陝北迴援,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作用:第一,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

第二,開闢了新解放區,緩解了老解放區經濟壓力。

第三,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滿意請採納,不懂請追問!

4樓:秦漢刀客

為打破美械裝備的花生米軍隊對中共解放區的啞鈴戰略(重點進攻山東、陝北),在陳粟(華東野戰軍即三野)大軍鏖戰花生米軍隊于山東戰場直取濟南和陳謝(陳賡、謝富治兵團在三門峽附近渡過黃河直插豫西,奔戰略要地襄陽)的同時,劉鄧大軍(中原野戰軍也叫二野)在河南臺前縣渡過黃河(扔了許多的重**),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的偉大序幕。這是埋葬蔣家王朝的最厲害的一筆,從此,解放戰爭轉向了花生米管轄的敵佔區。為迅速結束解放戰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年被花生米掘黃河淹死的老鄉家屬幾百萬人拉著小推車為劉鄧大軍輸送糧餉,壯觀動人。英黴在中國的肉頭**人花生米焉何不亡?!

5樓:

在此次軍事行動之前,***,***及***曾經反覆研究過,這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甚至賭博.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提出了這次行動的三種可能:一,部隊到不了大別山;二,部隊到大別山後站不住腳;三,部隊紮根大別山.

他繼續提出,要堅決避免第一,二種結果,努力實現第三種結果.因為第一種的結果是,劉鄧大軍被消滅,第二種結果是,返回根據地打游擊.在後來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劉鄧在大別山的戰略游擊區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沒有劉鄧在西線的積極運動和作戰,則無法達成對國民黨在徐州周圍集結的重兵集團的包抄任務,則只可能是華東野戰軍在徐州東北地區打一個小規模的淮海戰役。2023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戰軍攻佔宿縣,殲敵一個師,切斷了敵徐州與蚌埠間的聯絡,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是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巨大的戰略決戰規模的關鍵。

而中原野戰軍,也就是劉鄧部在大別山地區的躍進,使得他們能夠佔據一個有利的攻擊位置,從而能夠與華東野戰軍實現東西夾擊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合圍。所以劉鄧在躍進大別山是一個伏筆,是一次歷史轉折時刻的壯舉,成敗不可單拘囿在劉鄧在大別山的戰鬥損失上,劉鄧脫離後方,以弱擊強,能夠全建制的堅持到全域性範圍的戰略**,這便是偉大的勝利。

6樓:數千年輪迴

深入國民黨內部,打亂國民黨部署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目的是什麼?

7樓:燕曉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為了插入國民黨的心臟。

劉鄧挺進大別山有什麼重大意義

8樓:暴走少女

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建立了大塊革命根據地。

擴充套件資料:

一、建設沿革

2023年,中原局和野司機關分成前後兩個指揮所。劉鄧大軍牽制了大量敵人,同時與陳、慄野戰軍相配合,取得了重大勝利。

2023年8月,***、***根據中共**的戰略部署,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

劉鄧大軍先後殲敵19萬人,在以大別山為中心的江淮河漢地區,重建和恢復了中原根據地,開闢了人民解放軍繼續前進的戰略基地,為扭轉人民解放戰爭的戰局,加速全國解放的程序,奪取全國的勝利,建樹了不朽的功勳。

二、戰略意義

2023年6月30日這一天,以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為標誌,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戰略進攻。

自2023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以來,解放軍經過一年的作戰,整個戰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由內戰初的430萬下降為370萬,人民解放軍則由100萬發展到195萬,其中,解放軍的機動兵力較國民黨軍多。解放軍的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敵我力量的變化,使得人民解放軍由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共**和**軍委及時作出了戰略進攻方針和主要進攻方向:***、***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

陳賡、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嶽兵團挺進豫西;**、粟裕率華東野戰軍轉戰蘇魯豫皖地區。三路大軍突出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後,外線機動作戰。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西起漢水,東至海邊的廣大中原地區向國民黨軍隊發起戰略**。

9樓:匿名使用者

1、意義

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建立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2、簡介

挺進大別山---2023年(**36年)8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

3、作用

在此次軍事行動之前,***,***及***曾經反覆研究過,這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甚至賭博.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提出了這次行動的三種可能:一,部隊到不了大別山;二,部隊到大別山後站不住腳;三,部隊紮根大別山.

他繼續提出,要堅決避免第一,二種結果,努力實現第三種結果.因為第一種的結果是,劉鄧大軍被消滅,第二種結果是,返回根據地打游擊.

在後來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劉鄧在大別山的戰略游擊區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劉鄧在西線的積極運動和作戰,則無法達成對國民黨在徐州周圍集結的重兵集團的包抄任務,則只可能是華東野戰軍在徐州東北地區打一個小規模的淮海戰役。2023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戰軍攻佔宿縣,殲敵一個師,切斷了敵徐州與蚌埠間的聯絡,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

這是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巨大的戰略決戰規模的關鍵。而中原野戰軍,也就是劉鄧部在大別山地區的躍進,使得他們能夠佔據一個有利的攻擊位置,從而能夠與華東野戰軍實現東西夾擊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合圍。

所以劉鄧在躍進大別山是一個伏筆,是一次歷史轉折時刻的壯舉,成敗不可單拘囿在劉鄧在大別山的戰鬥損失上,劉鄧脫離後方,以弱擊強,能夠全建制的堅持到全域性範圍的戰略**,這便是偉大的勝利。

10樓:一個廚師

劉鄧挺進大別山那是一個重要的舉措,可以說是一個殊死搏鬥。你就從挺進後取得的效果判斷:威迫武漢蔣軍,使長江、京漢鐵路一線處於戰略前線;分散蔣軍圍剿力量,緩解了山東、陝西兩區軍民的壓力。

可以說這是一個戰略性的決策,如果失敗,中國的歷史格局絕對會另一個模樣。有興趣可以研讀一下那時期的歷史書籍以及一些個人傳記。

11樓:匿名使用者

劉鄧挺進大別山作為一次大的進入象一把尖刀一樣直接進入敵人的腹地,有效的牽制了敵人,和後來的**等部構成了"品"字型,從而基本上確立的決戰前的大致結構和體系.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原因是什麼?

12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經略中原,取得變化全域性的作用。人民解放軍佔領大別山可切斷國民黨軍津浦、平漢和隴海三條交通線,還能東懾南京,西逼武漢,瞰制中原,直接威脅敵人長江防線以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統治,迫使敵人的主力從山東、陝北迴援,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作用:

一、牽制了國民黨軍隊,緩解了解放區軍事壓力。2023年3月,國民黨集中重兵聚集陝北和山東,進行重點進攻,形勢十分嚴峻。為了實現躍進大別山、奪取中原的戰略計劃,人民解放軍採取三軍配合、兩翼牽制的周密部署。

2023年12月底,三路大軍在豫南的遂平、西平地區勝利會師,它們的三個解放區聯成了一片,建立了江淮河漢之間的中原解放區。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軍隊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陣地。

第二,開闢了新解放區,緩解了老解放區經濟壓力。解放區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後,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區,經濟負擔由新解放區來承擔。

部隊也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還親自和戰士們一起縫製棉衣等。這些都極大地緩解了老解放區的經濟壓力。

第三,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大軍挺進並轉戰大別山,與陳粟、陳謝兵團的外線出擊,從根本上改變了全國戰局,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時間人物主要經過歷史意義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是把戰爭從解放區轉移到國統區,就象是在國民黨統治地區的心臟上插入一把尖刀,由此,各解放區相繼轉入戰略 前者。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劉鄧大軍開闢大別山根據地,嚴重地威脅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鎮武漢。千里挺進大別山的歷史意義 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

劉鄧大軍為何千里躍進大別山,什麼原因

千里躍進大別山,自斷後路,向敵人的心臟地區千里躍進,確是一步險棋。說 我們好似一根扁擔,挑著陝北和山東兩個戰場。我們要責無旁貸地打出去,把陝北和山東的敵人拖出來。我們打出去挑的擔子愈重,對全域性愈有利。1947年8月7日,發出命令 勇往直前,不要後方,不向後看,千里躍進大別山 這是一次路途諸多險阻的...

大別山放養野山雞可以吃嗎?野山雞如何放養

放養的野山雞當然可以吃了,如果是自己用來養殖而放養的野山雞,有專門的養殖許可證,那是可以吃的。大別山放養的野山雞是可以吃的,但是野山雞的口感並不是特別好。讓人覺得不好消化。大別山放養的野雞是完全可以吃的,而且口味是很好的,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可以吃了啊,大別山放養的野山雞能吃的,而且肉質更有嚼勁,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