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晚唐詩的整體特點晚唐詩歌的藝術特點?

2021-03-07 01:10:58 字數 4815 閱讀 4151

1樓:唐末林

1、老趣。內容歷練中有蒼涼。

2、感傷。悽迷,朦朧,空朦。

3、工整、歷練。典雅而規範。

4、多重、復調。萬千滋味集於一體。

5、意境。具象與意想的完美結合。

晚唐詩的風格特點:濃厚的感傷氣氛,流行追隨前人詩風的小家數,各派都致力於藝術形式的精工雕琢。體現的是一種帶有濃郁感傷情緒的美

2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有什麼特點?

唐詩宋詞的最大區別是形式,古典詩歌與現代詩歌的最大區別也是形式。

唐詩是文人詩,是民間詩歌的衍變,可歌性已不大;而宋詞是在唐代文人詩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可歌的新型詩歌變體。唐詩的內容更廣闊,宋詞的內容相對狹窄。

一句話: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景闊,詞之言長。

唐詩從形式上講究調聲、隸事和內容上沿襲宮體,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纏綿婉轉、或英雄氣概或兒女情長。 (二)宋詞:是詩經及魏樂府之蛻變和唐代近體詩不斷髮展的結果。

唐詩的分期

唐代 (618 -- 907) 的詩主要可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 初唐 (618 -- 712):初唐是唐詩的醞釀形成時期,主要的詩人有初唐四傑 (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

1)詩境上:歌行在盧駱手裡「從宮廷走到市井」(盧照鄰《長安古意》);五律在王楊手裡「從臺閣移至江山塞漠」(楊炯《從軍行》)。

(2)重視聲律;

(3)講求骨氣:如《從軍行》慷慨豪邁;《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態,爽朗超脫;《在獄詠蟬》有寄託。

四傑有自覺的變革文風的意識,提倡剛健骨氣的文風。楊炯《王勃集序》曰:「(龍朔變體)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思革其弊,用光志業。」在他們的詩中已出現壯大、慷慨的作品。

楊炯《王勃集序》評王詩:「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認為王勃能以風骨充實作品,既壯健又有藻飾。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詞旨華麗,固緣陳、樑之跡,骨氣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認為既有宮體詩華靡的一面,又有風骨。

他們努力開拓詩歌境界,能夠運用比較暢達的氣勢來去感駕文辭,將六朝的駢儷轉化為流麗矯健。

杜甫《戲為六絕句》: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2. 盛唐 (712 -- 675):盛唐時期是唐詩的**時代。

當時優秀詩人如群星麗天,還出現了兩位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 -- 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也是傑出的詩人。

、面向外部世界。初唐詩歌發展的脈絡是從宮廷御用轉向個人抒情。盛唐詩歌普遍的主題是社會政治主題,盛唐詩歌反映了唐人重視事功、富有理想、高度自信、胸懷開朗、熱情豪邁的總體風貌。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2、表現新的體驗。即使是舊題材,也寫出新體驗。如邊塞詩。

3、大眼光、大格局。初唐詩歌精細,盛唐詩歌闊大。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騰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將進酒》)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李白)

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寒士階層大量地走向詩壇。

3. 中唐 (766 -- 835):中唐的詩歌,不過是盛唐的延續。

中唐是唐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也是繼盛唐之後的又一個繁榮時期。至貞元、元和年間,由於出現了韓孟、元白兩大風格迥異的流派和劉禹錫、柳宗元等風格獨標的名家,唐詩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有三個高峰期,稱為「三元」——開元、元和、元佑。

主要的詩人有韋應物、柳宗元、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與盛唐時期詩歌相比,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呈現如下的特徵:

1、詩歌作者和作品數量多、遠遠超過盛唐時期

2、追求新變。盛唐時期詩歌創作達到高峰,盛極難繼,中唐詩人不得不另闢蹊徑,追求新變。正如白居易所說:

「詩到元和體變新」(《餘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借用,實際白是專指唱和長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詩人和創作群體有不同的新變追求,結果就形成詩歌創作的多元化。其表現就是創作個性更為鮮明突出,風格流派更為豐富多樣。

4. 晚唐 (836 -- 906):晚唐時期是唐詩從盛轉入衰微的時代,多數的詩人以摹仿前人為能事,氣度不足,藝術成就不高。

晚唐詩歌普遍帶有衰颯悲涼的氣氛,感傷色彩很濃。葉燮《原詩·外篇》:

論者謂晚唐之詩,其音衰颯。……盛唐之詩,春花也,……晚唐之詩,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籬邊之叢菊,極幽豔晚香之韻,可不美乎?

餘恕誠《唐詩風貌》把晚唐詩歌分為兩大群體:一是窮士詩人,以賈島、姚合、孟郊為代表,包括皮日休、陸龜蒙。風貌特點:

收斂境界縮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著意寫詩用心思。二是綺豔詩人,以「小李杜」、溫庭筠為代表。風貌特點:

悲愴、綺麗、委婉。

晚唐詩人以李商隱、溫庭筠、杜牧三人為代表。

李商隱與杜牧

其中晚唐詩歌中尤以李商隱和杜牧的詩歌最為出色

唐代到了晚唐時期,詩壇也如國運一般,日漸式微。但其中有兩位詩人卻異軍突起,他們就是李商隱和杜牧。他們的詩以獨有的風格,為綺麗傷感的晚唐詩壇增添了生氣,也為晚唐詩歌創新上難以為繼的局面開闢了新的領域,使唐朝的詩歌形成了初、盛、中、晚四個互相輝映的階段。

杜牧和李商隱都很推崇李白、杜甫,他們繼承了李白、杜甫關注國家命運,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傳統,在藝術上,二人非常重視學習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和嚴謹而又富於變化的詩律,然後通過各自的創作實踐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新風格。由於這些關係,加之兩人恰好一姓李一姓杜,所以世人把他們稱之為「小李杜」。

「小李杜」遭遇相近,他們均胸懷大志,以重振國威為己任;但由於險惡的政治環境使他們受到壓抑,無法脫穎而出,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所不同的是,李商隱在理想破滅之後陷入了難以自拔的苦惱之中,萬丈雄心歸於幻滅,表現在詩作中,便形成了一種往復低迴、一唱三嘆,且詞工意深、深情緬邈的藝術風格。

至於杜牧在報國無門的狀況下,雖也不免流露出傷憂,但執著於理想,並希望以用「知兵」來救國;因他對兵法的愛好和鑽研,使他集詩人兼軍事家於一身;同時,也影響到他的氣質和個性,體現在詩中,遂形成了清新俊逸的獨特風格。

清人劉熙載曾道:「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說的就是杜牧、李商隱各自的詩風。

杜牧的詩歌思想敏銳、情懷曠達,長篇古詩、七絕、七律都是如此,概括起來就是上述所說的:清新俊逸;詠史詩顯得鋒芒畢露,銳氣逼人,他的《泊秦淮》,曾被沈德潛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而他寫景的作品,雖不象李商隱那般絢麗,但氣韻清拔、格調高峻。

如名篇《山行》,於濃郁之中見清新之美,讀完使人胸襟頓開,產生一種爽朗之感。

李商隱也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詩人,他那感憤深沉的政治詩、寓意警醒的詠史詩,還有細膩委婉的詠物、抒情詩,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他才華橫溢的藝術風貌。他的詠史詩,還有抒情、詠物詩,富於暗示色彩,意境含蓄,工與比興,用典貼切。此外,還有他那在獨樹一幟的無題詩。

其實無題詩的寫作並不始於李商隱,中唐的詩人盧綸、李德裕均各有一兩首傳世。但都沒有像李商隱那樣大規模的寫作無題詩。

這類無題詩多以愛情相思為題材,情思宛轉、文辭精美,聲隕諧和;也有一部分另有寄託,寓意較為明顯。而因為是無題,所以還有的作品則很難看出有是否無寄託。

李商隱詩歌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的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題詩對比興手法也做了創造性的運用。宋代西昆體就以學習李商隱為宗旨;不過,李商隱有時刻意追求表現深微,從而使他的部分詩歌不免晦澀,當然,就李商隱所取得的成就而言,這只是白玉微瑕。

晚唐詩歌的藝術特點?

3樓:9點說史

晚唐詩歌的藝術特點:傷感無奈,細膩柔軟。借古諷今,頹然消極。

晚唐時社會狀況急轉而下,宦官專權、藩鎮割劇、又爆發了最終令唐王朝轟然坍塌的黃巢大起義,面對這種情況,詩人們大都憂時嗟生、消極悲觀,關注物件從社會轉入自身情感,吟誦男女之情蔚成風氣。

藝術格調上,一方面繼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詩風,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雋永、平淡的詩風。

擴充套件資料

晚唐詩派

標榜學晚唐詩的近代詩派。領袖人物為樊增祥、易順鼎。他們著重學習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韓偓,從韓偓「香奩體」入手,好作豔體詩,追求對仗工巧,隸事精切,詞采富豔,詩風典贍華靡,工整綿麗。

樊增祥自稱「性耽綺語」,「學詩自香奩體入」。

學詩之初,「積詩千數百首,大半小倉(袁枚)、甌北(趙翼)體,其餘皆香奩體也」。又說「三十以前,頗嗜溫、李,下逮西昆,即《疑雨集》、《香草箋》,亦所不薄」(《樊山全集》續集第26卷)。易順鼎詩以「近於溫李者居多」,「以學晚唐者為最佳」。

近體詩「惟以裁對鮮新工整為主」,晚年「益縱情於舞榭歌場」,詩「多冶遊之作」(陳衍《石遺室詩話》)。屬於這一派的主要詩人還有三多、李希聖、曹元忠等。

三多,字六橋,又署鹿樵、可園。滿人。曾官綏遠、奉天都統,杭州、庫倫駐防大臣。

為樊增祥詩**,工於隸事,極似樊。所不同者,詩多邊地莽蒼之氣,善以滿蒙方言入詩。有《可園詩鈔》。

李希聖(1864~1905),字亦元。湖南湘鄉人。

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官刑部主事。詩大多為七律,專學李商隱。有《雁影齋詩存》。

曹元忠,字君直。江蘇吳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舉人,曾官內閣中書。

詩亦專學李商隱,其工妙不下李希聖詩,有《北遊小草》。

4樓:我是磚塊頭

晚唐的詩風,已經不是盛唐時期的那種進取詩風了,也不是為國建功立業的大志風格。晚唐有幾個代表人物,白居易啊,杜牧啊,李商隱啊。這幾個成就高。

也有說白居易的詩風是中唐時期的,也有道理。晚唐裡面李商隱的成就高。杜牧是懷古這類的集大成者。

晚唐詩風偏於寓古刺今,詩風帶點頹然的色彩。沒有盛唐的那種豪邁的感覺了從李商隱身上可以看見晚唐詩風。傷感無奈傷春等帶了消極色彩佔了主調了

盛唐到中唐詩歌的轉變,中唐詩歌的開拓與新變

盛唐,自玄宗開抄元初年 bai 713 到代宗大曆初 766 年,約五du十年。這一時期,zhi 雖然年限不長,卻是碩果累dao累,為唐詩繁榮的極盛時期。前期有張九齡,賀知章,張說等人,既鞏固了初唐詩風的 成果,又以大量的傳世名篇,使近體詩大展英姿。緊接著,便又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 詩派,...

唐詩宋詞裡的情話,詩歌和詩詞的區別

唐詩 在天願作比copy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宋詞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寫不成書,只記得相思一點。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再到唐詩宋詞元曲,到現代詩,哪時代,都離不開它的倩影有什

中國是詩的國度,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再到近現代中國文化發展,詩歌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首首美好的詩篇,使中華文化無比的璀璨輝煌。中華民族是浪漫的民族,無論盛世興隆,還是國難沉重,中國人民總是用詩歌來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一首首壯麗的詩篇,就是中華民族向命運抗爭的不屈吶喊!從鴉片戰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