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終前對兒子留下的一句流傳至今的遺言是

2021-03-05 23:51:10 字數 1772 閱讀 3918

1樓:韓琴

這句話是: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出自西晉陳壽為劉備立的傳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原文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 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

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白話譯文:我最初只是得了一點痢疾而已,後來轉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難以挽救自己了。五十歲死的人不能稱為夭折,我已經六十多了,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所以不再為自己感傷,只是惦念你們兄弟。射援先生來了,說丞相(諸葛亮)驚歎你的智慧和氣量,有很大的進步,遠比他所期望的要好。

要真是這樣,我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啊!努力啊,努力!不要因為壞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

只有擁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別人信服。你父親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你可以向丞相學習,待他如你的父親一樣,不要懈怠!

不要忘記!也要讓你的兄弟們都知道!一定要記得!

擴充套件資料

劉備此句目的是勸勉兒子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再小也要勇於做;只要是「惡」,再小也堅決不能做。這話值得讓世人銘記於心。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小小的善舉,舉手之勞,並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卻能換來尊重、點贊,甚至傳遞美德,弘揚正能量。

體現的哲理:量變到質變哲理。

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 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所以,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

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這兩句話之所以正確,正是符合這一客觀真理。「

2樓:請水軍攻樓

劉備臨終時說了很多,其中流傳至今最著名的一句名言是——毋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目的是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話意是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3樓:移行換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樓:納西醬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快死時對兒子說的話是什麼?

5樓:殷沐澐

「汝與丞相

從事,事之如父。「

翻譯:你和丞相一起相處和處理政務時,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他。

原文: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6樓:袁溢寒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望採納,謝謝

7樓:彎弓落九日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 劉禪還在成都呢吧~

臨終前的 好轉 老人臨終前的徵兆有哪些

並沒有意識到這意味著病人快不行了,病人雖然接受了死亡的事實,老人的女兒雖然工作很忙,作為病人家屬要做的。而且這樣做的話,另一種是大腦已昏迷或腦子不清楚的。但也有一些病人例外。她已護理過多位臨終病人,不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不放心是大部分病人臨死前的心理反應。像上述的那位80歲老人所表達的語言及抓住家人...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什麼遺言?留下的遺言重要嗎?

留下的遺言很重要。書上記載說 如果姜維能夠記住諸葛亮的忠告,就能防衛住此次的背後偷襲,就不至於使蜀漢在此時滅亡。留下遺言,要求馬岱斬了魏延,因為諸葛亮認為,留下魏延日後必定會反,要儘早的除去,以免後患,再就是要求劉禪任用那些才能顯得的人輔佐自己。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 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

劉備臨終前,說「馬謖不可大用」,他為何這麼說

劉備說 馬謖不可大用 的原因在於劉備早已洞悉街亭必敗的事實,而諸葛亮怕也早就知曉,只不過除了馬謖去守街亭,真的再別無人選。有時候人的決定並不是錯誤無知的,而是萬般無奈之下選擇的一條最好的路,而馬謖就是這一條最好的路。由此可見諸葛亮在委任馬謖守街亭時是有多麼痛心疾首。劉備在白帝城佈下了一場天羅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