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分派祭的含義

2021-03-05 19:18:21 字數 6865 閱讀 2099

1樓:李風鈴

出29:24 都放在亞倫的手上和他兒子的手上,作為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

二九22~34 摩西按神吩咐把祭物放在祭司手中,授權給他們去獻祭(22~28節)。第一次獻祭(22~25節)要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祭物,然後燒在耶和華面前壇上的幡祭上。公羊的胸要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也許是向橫搖,肩頭或腿要在耶和華面前用力舉起,可見必是垂直搖。

這兩個部分要給祭司作食物(26~28節)。搖胸代表神對我們的愛,舉肩代表他為我們施展大能。亞倫的聖衣成為他的子孫的財物,因為祭司的職位是父傳子的(29~30節)。

第31至34節描述祭司的食物和預備方法。

利 7:30 他親手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就是脂油和胸,要帶來,好把胸在耶和華面前作搖祭,搖一搖。

【利七30】「他親手獻給耶和華的火祭,就是脂油和胸,要帶來,好把胸在耶和華面前作搖祭,搖一搖。」

胸作搖祭——胸表明主的愛,搖祭表明主的死而復活。——《利未記讀經綱目》

利7:14 從各樣的供物中,他要把一個餅獻給耶和華為舉祭,是要歸給灑平安祭牲血的祭司。

【利七14】「從各樣的供物中,他要把一個餅獻給耶和華為舉祭,是要歸給灑平安祭牲血的祭司。」

從這些餅中拿出一個作舉祭,歸給祭司——事奉主的人得以享受**的**作糧食。——《利未記讀經綱目》

就是不論帶來多少供物,都要從中取一個。供物通常是十個。餅要給祭司。他要在耶和華面前舉餅,即在燔祭壇旁上下搖動,或前後搖動。餅就是這樣先獻給耶和華,再歸祭司。

請採納我的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聖經導讀:

會幕的建造:出廿五-卅一章,卅五~四十章

道德律法:十誡,引導生活的細則。出二十3-17,申五7~21

民事律法:有關以色列人的社會關係,如飲食、衛生檢疫、稅制婚姻仳離…等規條。

利十二~十五,十七~二十,廿五~廿七

禮儀律法:與宗教的事有關,包括節期獻祭和祭司職責等。

出廿八~七九章,利一~五章,十六章,廿三~廿五章

西乃之約

神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固然是為叫他們脫離外邦的壓迫,可是更正面的目的,是他要作以色列民的神,他們要成為他的子民。這是神和以色列民所立的約,在這約之下,以色列民當順服神的指示而行,建立以神為最高主權和治權的國度(參出十九4~6)。

以色列人出埃及滿三十月後(出十九1),他們來到西乃的曠野。在這之前,他們只是一群無組織制度的烏合之眾,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律法,也並不真認識神,更談不上了解神所要求的生活方式。因此他們需要被改正,神透過西乃的曠野來調整他們,在西乃停留的十一個月又五天中(民十11),神向他們啟示了律法、頒佈律法,也建立了**會幕,教導以色列人怎樣做會眾崇拜、私人崇拜,以及怎樣過日常生活,使他們成為相信並依靠神的子民。

神在西乃向以色列人傳達的第一件事,是口傳十誡:(出廿1~17)(一)除耶和華以外,不可有別的神。

(二)不可雕刻、跪拜和事奉偶像。

(三)不可妄稱耶和華神的名。

(四)當守安息日為聖日。

(五)當孝敬父母。

(六)不可殺人。

(七)不可姦淫。

(八)不可偷盜。

(九)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十)不可貪戀別人的房屋、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前四誡是人對神的責任,關於神的存在、敬拜、名字和神的日子。後六誡則是人對人的責任,有關孝敬父母、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作假見證、不貪心。這十誡是以色列民道德律的綱領,也是更詳細的民事法和禮儀規則的基礎。

以後,神又向摩西宣示了一套民事律,作為治理全民的準則,若把這些律例與當時近東文化的民事律比較,可以看出以色列的律例是人道得多。

除了十誡和民事律外,則是禮儀律法,都是與禮儀、律法、宗教的事有關,在出埃及記和民數記裡所啟示的律法中,神用了很長的篇幅指示敬拜神的會幕所應有的尺度和陳設。而在利未記的啟示裡,卻記載著關於獻祭和節期的詳細吩咐,這些看來頗為瑣碎的描述,常使人感到索然無味,但在這裡面卻蘊藏著極豐富的救贖含意。

會幕的建造

當時埃及和其他國家廟宇林立,以色列卻不同,只有一個敬拜之處,那就是會幕。會幕是以色列人根據摩西在西乃山上,得到神的指示所建造的,為要配合以色列人曠野生活的居無定所,敬拜的場所也就設計成可移動的聖所,稱為「會幕」。每當以色列民在路途中安營時,利未人便負責支搭會幕,這是神的聖所,象徵著神與以色列民同在。

從出廿五8~9神對摩西的曉喻中可知,會幕是以色列人根據摩西在西乃山上得到神的指示而建造的。「照我所指示你的樣式」這句話很重要,因為它告訴我們神履行了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耶和華成為他們的神;但另一方面,當神要臨到人中間時,人不可以馬虎隨便,他們要與這位聖潔的神相遇,得依照神的指示去行,否則會自取滅亡。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神不要人創造自己的宗教,唯有與神的旨意相符的宗教,才有意義。

會幕的樣式

至於會幕的陳設和結構又是如何呢?會幕本身是一個大的帳幕,用幕幔區分為二,構成聖所和至聖所。這幅幔子把有罪的人和聖潔的神分開了,唯有大祭司才有資格一年一次進入至聖所,目的是為全民贖罪、獻祭。

陳設方面,在至聖所裡有約櫃,櫃內藏著兩塊刻有十誡的約版,而約櫃之前是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出十六33;民十七10)。約櫃上的施恩座,有兩個高張翅膀相對的基路伯,是大祭司在贖罪日灑贖罪祭之血的地方,要做**在神面前的代贖,這約櫃是整個會幕的宗教中心,代表了神在他的百姓中間,與他們同在。因神曾向摩西說:

「我要在那裡與你相會,又要從法櫃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間,我所要吩咐你傳給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廿五1~22)。

在聖所裡面,設有香壇、金燈臺和陳設餅的桌子。每天早晨和黃昏,祭司都要在香壇上燒香,象徵著人的禱告。金燈臺是會幕中唯一的光源,桌上則陳設著十二塊餅,代表十二支派。

會幕是設於一個院子的西面,通常稱為外院,整個院子都被一層細麻布幔圍著,院中有銅盆和祭壇。銅盆是給祭司洗濯之用,這是在他進去幕或獻祭之前,表明敬拜神的人需要手潔心清,至於祭壇,則明顯是為了獻祭之用。

從會幕的設計和結構來看,它顯示了神願意主動的住在以色列人中間,再者,其中所有的尺度和陳設,都是神的指示,表明人要接著神的方法才得見神,在救贖方面何嘗不是如此。第三,從外院到施恩座,須要獻祭、清潔、燃香和灑血。罪人要到聖潔的神面前,同樣也須經過贖罪和潔淨的步驟。

會幕設立後,接下來的是祭祀問題,而祭祀又分祭司、獻祭及節期,這三者間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祭司職任

先談祭司,在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中,利未人被分別出來,完全獻給神,行宗教方面的事務。在利未人之中,又有一個家庭被分派作特殊的事奉,便是亞倫的後裔,他們被指定作祭司,祭司就是作中保,使罪人可與聖潔的神相交。唯有祭司才可以獻祭,而其他的利未人只擔負一些比較卑微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是祭司的僕人。

祭司的責任重大,所以要求也高,任何身體上有殘疾的人,都不能作祭司,祭司的衣著也有規定,在大祭司的胸牌上,鑲有十二粒寶石,刻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可見祭司的職份,是代表百姓,為他們贖罪。此外,祭司也有責任,要為人民尋求神的旨意,和教導神的律法。管理祭司的人就是大祭司,唯有大祭司可以在每年一次的贖罪日裡,進入至聖所為全民贖罪,不過祭司本身也是罪人,因此在他進入會幕事奉神之前,須先用水洗濯,穿上聖袍,首先為自己贖罪,然後才能在神面前供職。

至於獻祭,在摩西之前,就早已經有透過獻祭來敬拜神的方式。創世記四章曾記載亞伯殺羊獻給神,挪亞出方舟後獻動物為祭,後來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神也曾降火燒肉,表示悅納亞伯拉罕的祭物。在以色列出埃及後,獻祭正式被納入了律法之內。

獻祭制度

利未記裡記載了五種祭祀,分別為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燔祭的特點乃在焚燒整個祭牲,象徵完全奉獻生命給神。獻祭的人要按手在祭牲的頭上,表明這祭牲是代替他的意思,祭牲必須是無殘疾的雄性牲畜,表示獻給神的東西應當毫無瑕疵。

素祭的祭贖物是細面、無酵餅和禾穗,主要是一種感恩祭,代表奉獻自己所有物質財產給神,與其他祭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帶血,不包括任何動物而是奉獻穀類。

平安祭的儀式與燔祭相似,但只是將脂油燒在壇上獻給神,因為脂油是以色列人認為最好的一部份,而祭肉則一部份歸給祭司,一部份歸給獻祭的人。平安祭是神人共享的,表徵神與人、人與鄰舍之間的和諧關係的願望。

贖罪祭與贖愆祭類似,都是當人得罪了神,或得罪了人的時候所獻的,尤其是為了解決人在無意中、或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破壞了神的律法,就採用這個祭來向神贖罪。但對於那些干犯耶和華律法、故意犯罪的人,這種人一定要被剪除,而不容他以獻祭的方式來解決。至於贖罪的方法,則是用祭牲的血,灑在會幕各處,表明藉祭牲的死,一切的汙穢都得潔淨,獻祭者也因而得到潔淨。

至於祭肉則歸祭司,當獻祭者看見祭司吃掉祭物,而平安無事,就曉得神已經接納他的悔改。

從祭司與各種祭祀的描述裡,我們可看到這一切乃是神指示人,使人可以與他和好,而不是人用自己的方法去討神喜悅。這些都預表救贖,也都有很豐富的含意。譬如,祭牲必須是沒有殘疾的牲畜,預表贖罪物必須毫無瑕疵;至於強調血的功能,是為了解決罪的問題,又以祭牲成為人的代替品,接受罪人的刑罰。

從新約的角度來看,唯有**才是最完美的祭司和祭物。**原為祭司,本身無罪,不需要為自己獻祭,但他為了罪人,來到神面前甘為祭物,獻在壇上,為**血,使人得潔淨,代替人接受了神忿怒的刑罰。更要緊的,一般獻祭的功效是有限的,不能真正地永遠替人除罪,只是神暫時接納了這種方式,暫時不降刑罰,唯有**的獻祭是一次的獻上,便永遠贖盡了人一切的罪,使人與神和好。

因此,這些獻祭,其實都是預表以後要來的救主**。

猶太的節期

最後談到節期,在舊約律法中,以色列人的節期也不少,一年一度的有逾越節和除酵節、初熟節、五旬節、吹角節、住棚節及贖罪日,其他節日包括安息日、月朔、安息年及禧年。以色列人的日曆,訂出每年的三個大節期,每個男丁都要到示羅過這些節期。(一)逾越節的目的是,紀念以色列自埃及的奴役中蒙拯救。

除酵節則為紀念在埃及匆忙逃難的苦境,除酵代表誠心分別為聖,(二)五旬節目的是將初熟的麥子獻給神。(三)住棚節是為了紀念曠野飄流並慶祝豐收。

在此特別提到贖罪日,這是在以色列曆法中第七個月的第十天,在這一天,全以色列民都要認罪,向神祈求赦免和潔淨。這天也是大祭司每年一度進入至聖所的日子,那天他要穿著白色的細**,首先為自己和眾祭司的罪獻祭,然後再為百姓的罪獻祭。他要把祭牲的血灑在至聖所裡,然後再取一隻「代罪羔羊」,把手按在羊的頭上,這是代替的意思,代表百姓的罪都歸到羊的身上,再把羊帶到曠野,表示百姓的罪已經被挪去了(利十六1~22)。

灑血和代罪羔羊都是**的預表,是為所有人民而設的,也唯有在這贖罪的基礎上,才能夠接近神、感謝神、敬拜神和事奉神。

希伯來書十章1節:「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總不能藉著每年常獻一樣的祭物,叫那近前來的人得以完全。」祭祀的律法並不能真正的使人離開罪惡,唯有**—就是那將來的美事、本物的真像,才能夠使人完全。

因此律法只是神救贖計劃中的一個小點,如保羅所說:「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加三24),神的律法是叫人知罪、認罪。要真的完全對付罪惡,拆毀罪惡的**和勢力,還得等候那位神所應許的君王——耶穌**的降臨,因為他才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的,他也是那女人的後裔,是徹底消滅魔鬼作為的那一位。

研讀迴應

1.神為什麼給選民頒佈律法?

2.以色列人建造會幕的目的為何?會幕細則之後都加一句「照我一切所吩咐的去作」可歸納出什

麼屬靈原則?

3.贖罪日中做為贖罪祭的兩隻公山羊有何屬靈的意義?預表什麼?

4.昔日百姓得罪人時,要向神及人承認,並予以適當的賠償,應用到今日當如何?(參太五23~

24,路十九8~9)

5.禮儀的律例與道德的律例有何區別?那一種是不變的?請舉例說明有那些是今日仍可治用?

參考圖表:猶太會幕簡圖(圖四)

會幕細則建造表略(表一)

出埃及記

25~27

28~29

3031

會幕及院子的

結 構、器 具

祭司的服

飾與職任

其他器具

工匠、法版

安 息 日

會幕及其中器具

祭司職任

會幕中器具

附 錄

會幕建造過程表略(表二)

出埃及記

35:1

36:8

39:43

40:1

40:34、38

準備工作

建造專案

驗 收

架起會幕

神的榮光

獻祭制度(表三)

名 稱

燒獻部分

其他部分

祭 牲

祭典或因由

經 文燔 祭

全 部無

無殘疾的公牲,祭牲類別按個人能力所及

為贖一般性的

罪,表示奉獻利1

素 祭象徵性

的部分歸祭司食用

無酵細麵餅或穗子,必須用鹽調和

為初熟之

果感恩利

2平安祭

1.感恩祭

2.許願祭

3.甘心祭

肥 脂部 分

祭司和獻祭

者共同分享

無殘疾的公或母牲,祭牲類別按個人能力所及;甘心祭的祭牲容許稍有殘疾

分享:1.為意外的祝福

2.為蒙拯救

而還願3.為一般性

的感恩利3利

22:18~30

贖罪祭肥 脂

部 分歸祭司食用

祭司或會眾:公牛犢

王:公山羊

個人:母山羊

在必須蒙潔淨的情況下獻上利4

贖愆祭肥 脂

部 分歸祭司食用

無殘疾的羊羔

在聖物被玷汙,或有客觀性的罪愆存在時獻上

利5~6:7

猶太特別節日(表四)

特別節日

經  文

頌讀經卷

紀念事項

逾越節(無酵餅節)

出 12

(利23:4-8)

雅 歌

自埃及蒙拯救

五旬節申 16:9-12

(利23:9-14)

路得記慶祝五穀豐收

埃波月九日

沒有直接記載

耶利米哀歌

聖殿被毀

586b.c. , a.d.70

贖罪日利 16

(利23:26-32)

獻 祭

為國家的罪

住棚節尼 8

(利23:33-36)

傳道書在曠野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