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是什麼意思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什麼意思

2021-03-05 13:59:35 字數 6020 閱讀 7889

1樓:q王小年

意思:鷸和蚌相互爭鬥,打漁的人得到了好處。

讀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dé lì

例句: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事情是時有發生的。

近義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

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翻譯:河蚌出出晒太陽,鷸用嘴啄它的肉,被蚌夾住。鷸說不下雨你就得乾死,蚌說你抽不出來嘴就得餓死。二者相爭的時候,被打漁的人一塊抓走了。

成語典故:

趙國準備討伐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晒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會有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

「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2樓:平常心新號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rén dé

lì蚌張開殼晒太陽,鷸去啄它,被蚌殼鉗住了嘴,兩方面都不肯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見於《戰國策·燕策》)。比喻雙方相爭持,讓第三者得了利。

3樓:匿名使用者

【成語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 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4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弄得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從中得到好處,告誡大家在做事情的時候,不要只顧眼前恩怨,應該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

5樓:123星七世

比喻雙方支援不下,使第三方從中得利

6樓:

兩個人鬥得不可開交,最後得了便宜的是第三人

7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8樓:善良的沉默人生

現在用來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9樓:紫荊

簡單點說就是兩個人打架,打的半死,結果被第三個人撿漏,把前兩個人幹掉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什麼意思

10樓:淡淡的悄悄的

戰國時,蘇代(著名縱橫家蘇秦之弟)聽說趙國將要攻打燕國,他替燕當說客到趙國去勸阻。蘇代見趙惠文王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燕國來趙國途中,經過易水(今河北省中部的一條河,流經易縣)時,看到一隻蚌露出水面大晒太陽,正巧飛來一隻鷸鳥去啄蚌肉。

蚌馬上合攏其殼,將鷸鳥的長嘴緊緊地挾住。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晒死。

蚌回答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會被憋死。雙方互不相讓,來了一個打魚的人,一下子把它們都捉了起來.

在蘇代的勸說下,趙王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蘇代講的這個故事,叫做「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至今還被人們常常引用,以說明由於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弄得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從中得到好處。

11樓:momo有聲

第一方和第二方爭鬥,往往雙方兩敗俱傷,第三方獲得了好處

12樓:快樂星星

解釋一隻蚌出來晒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蚌馬上合上,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幹死你。

」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你。」鷸和蚌都不肯互相放棄,漁夫就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原文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戰國策·燕策二》

譯文趙國將要討伐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遊說趙惠王:「今天我來,渡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出來晒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蚌馬上合上,夾住了鷸的嘴。鷸說: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幹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你。

」鷸和蚌都不肯互相放棄,漁夫就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現在趙國攻打燕國,燕趙兩國長時間相持,對兩者都沒好處。我恐怕強大的秦國要當漁夫了。

所以請大王再仔細考慮這件事。」趙惠王說:「好。

」於是停止了攻打燕國

寓意各種紛繁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所以,在生活中應該學會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訴人們:

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區域性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13樓:匿名使用者

各種紛繁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相持不下,就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所以,在生活中應該學會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訴人們:

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區域性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14樓:完娟居晴波

a想**b,b想**a,ab兩個人打起來了!

c過來了,看見ab兩個人打架偷著樂。

最後ab兩個人兩敗俱傷……

c撿了個便宜,把ab兩個人都**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什麼意思

15樓:孫老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出處】《戰國策》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譯文】趙國將要出戰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文王:「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從水裡出來晒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幹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取不出來,明天你的嘴取不出來,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

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

「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例子】你們這麼做的結果只能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同義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擴充套件資料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同義詞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拼音】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解釋】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出處】《劉向·說苑·第九卷·正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在三。

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

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譯文】吳王想要討伐楚國,告訴左右大臣說:「我會殺死所有敢勸諫我不出兵的人!」吳王的侍從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諫吳王卻不敢,就懷裡藏著彈丸,手裡拿著彈弓,在後院遊蕩,露水沾溼了他的衣服,這樣做了幾天。

吳王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地沾溼衣服?」年輕人回答說:

「園子裡有一棵樹,樹上有一隻蟬,蟬處在高處一邊放聲叫著一邊吮吸著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彎曲身子貼緊前肢想要取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的旁邊。

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螳螂,卻不知道彈弓和彈丸在它的下面。這三者都必定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身後的隱患。」吳王說:「好啊!」於是吳王便打消了出兵的念頭。

【例子】某小偷正準備偷走賣菜大叔的錢包,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被警察抓住了他。

16樓:宓雪翎閆鳴

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相近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從中漁利

【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17樓:小雄鷹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漢語成語):

「鷸蚌相爭」是戰國時謀士蘇代遊說趙惠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當時趙王想要攻打燕國,蘇代替燕王跟趙王說趙國和燕國爭戰不休,不過是「鷸蚌相爭」而已,必定讓秦國得「漁翁之利」。今天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中文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感**彩

貶義詞用    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結    構

主謂式組合的複句式

【漢字書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漢語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感**彩】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1]

【結構】主謂式組合的複句式。

【成語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 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近義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螳螂撲蟬、從中漁利

【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押韻詞】弊帷不棄、稱心快意、薰蕕異器、觸禁犯忌、同心共濟、街譚巷議、無立錐地、三徵七辟、梭天摸地、時談物議......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

成語辨析

【辨形】漁:不能寫作「魚」。

【辨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和「坐山觀虎鬥」都有「雙方爭執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好處」的意思;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偏重在客觀地形容雙方相鬥讓第三者獲利;「坐山觀虎鬥」偏重在形容人的意願和行動。

成語示例

⒈肅清日寇吾儕事,~笑列侯。(**《和董必武同志七絕》之三)

鷸蚌相爭tu(13張)

⒉「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

成語典故

編輯原文

趙①且伐燕②,蘇代③為燕謂惠王④曰:「今者臣來,過易水⑤,蚌方出曝⑥,而鷸⑦啄其肉,蚌合而箝其[2]  喙⑧。鷸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

』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攻,以敝大眾,臣恐強秦⑨之為

鷸蚌相爭(8張)

漁父⑩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節選自《戰國策·燕策二》

譯文趙王將要去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張著殼晒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死。

』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

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雙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厲害。我擔心強大的秦國成為鷸蚌相爭中「漁夫」那樣的角色。

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考慮。」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說:「有道理!

」便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行動。

複利是什麼意思?複利 是什麼意思啊?

複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週期內,以前各計息週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複利現值是指在計算複利的情況下,要達到未來某一特定的資金金額,現今必須投入的本金。所謂複利也稱利上加利,是指一筆存款或者投資獲得回報之後,再連本帶利進行新一輪投資的方法。複利終值是指本金在約定的期...

安利是什麼意思,網路用語安利是什麼意思??

指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告訴別人,因為自己喜歡所以真心推薦。其根源來自於美國的全球最內大的直銷公司容安利 amway 因其安利式銷售 誠心推薦 熱心分享 真誠幫助 關愛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等特點,也就自然而然衍生另外一個新意義 因為自己特別喜歡,所以真心推薦。安利 是什麼意思,安利 的由來,安利為什麼會走...

「諸事順利」是什麼意思,事事順利是什麼意思?

釋意 諸,各種。所有事情都順利。讀音 zh sh sh n l 造句 1 長大後,她祈禱我能諸事順利 2 提前預祝你們中秋節快樂!並且祝福所有人未來的日子裡諸事順利,健康幸福,平平安安!3 人往往都希望諸事順利。4 當人們幸福洋溢時,說明諸事順利。5 如果諸事順利,你會覺得是你信仰的力量在保佑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