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春秋戰國時期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2021-03-05 10:51:03 字數 6113 閱讀 3395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管子》

詳見《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賀業鉅,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3年3月。

城市分佈密度問題

上地方八十里,萬室之國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萬室之國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萬室之國一,千室之都四。

以上地方八十里與下地方百二十里,通於中地方百里。——《管子 乘馬第五》

凡田野萬家之眾,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為足矣。萬家以下,則就山澤可矣;萬家以上,則去山澤可矣。——《管子 八觀第十三》

城市選址問題

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管子 乘馬第五》

規劃體制問題

桓公曰:「參國奈何?」管子對曰:

「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商工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公帥十一鄉,高子帥五鄉,國子帥五鄉。

參國故為三軍。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鄉,工立三族,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裡,裡有司;四里為連,連有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三鄉一帥。」——《管子 小匡第二十》

城市規模問題

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夫國城大而田野淺狹者,其野不足以養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宮營大而室屋寡者,其室不足以實其宮;室屋眾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處其室;囷倉寡而臺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費。故曰,主上無積而宮室美,氓家無積而衣服修,乘車者飾觀望,步行者雜文采,本資少而末用多者,侈國之俗也。

國侈則用費,用費**貧,民貧則奸智生,奸智生則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於匱不足;匱不足之所生,生於侈;侈之所生,生於毋度。故曰,審度量,節衣服,儉財用,禁侈泰,為國之急也。

不通於若計者,不可使用國。故曰:入國邑,視宮室,觀車馬衣服,而侈儉之國可知也。

——《管子 八觀第十三》

2樓:引領ts火光

我背過 但是我忘了。。。

3樓:千予千尋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途經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城市發展和規劃的名城有哪些

4樓:靈魂巡遊者都藍

2、政治,文化,經濟,思想,風俗等產生大變革,正是經濟大發展,政治大變革,頻繁戰爭和水路交通發展等條件下,成長起來。

城市發展和建設特點:

1、城市數量的激增,分佈地域擴大。2、城市規模擴大,人口盈實。3、工商業繁榮發展,城市經濟職能增強,市民生活也豐富多樣。

4、在城市建設上出現了新的比較科學的理論。5、列國都城一般都由大小兩城組成,並呈現多種組合城市。

主要城市有:

1、咸陽:公元前350年(顯王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秦建都咸陽,次年自櫟陽徙都咸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定都咸陽。

2、大梁: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說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都自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此。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王賁攻魏,決黃河及大溝水灌大梁,城毀魏降。(《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3、蘇州:周靈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吳國君位傳至二十世孫諸樊,國都南遷至今蘇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闔閭繼位,命伍子胥修築蘇州城。

4、成都: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

「『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建於公元前256年,使用至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5、新鄭: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鹹林遷到今新鄭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

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新鄭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6、晉陽:春秋末,晉國大卿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在太原盆地北端晉水北岸,懸甕山東側修築晉陽城,週六裡。以後迭為太原郡、幷州治所。

西晉擴建。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旋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以龍山為晉陽,晉陽為太原。

五代為北漢都城。歷經秦漢、三國、南北朝、隋唐、五代,於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毀於戰火。

7、濟南: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濟南屬齊國,濟南為齊國之濼邑。

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歷下,其時著名的齊晉之戰,即發生在今濟南市南部馬鞍山一帶。

8、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故江陵)西北,今紀南城。

9、邯鄲: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0、臨淄:公元前2023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公元前2023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023年在位) 於齊地,建立周代齊國,都治營丘(今臨淄)。

傳齊丁公姜伋(公元前2023年—前2023年)、齊乙公姜得(公元前2023年—前?年)、齊癸公姜慈母,至齊哀公姜不辰(公元前?年—前867年)。

齊獻公即位後,復都營丘。為防備紀國入侵,他加固擴建了營丘城。因為擴建後的營丘城東城牆瀕臨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齊獻公就順理成章將營丘城改名為臨淄。

11、壽春: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令尹(相國)黃歇封此。楚相黃歇正式在今縣城建壽春邑(安徽壽縣城關鎮),作為他在淮北所封12個邑的政治經濟中心,使壽春很快成為戰國時期名邑。

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為避秦,東遷壽春,改名郢,成為楚國最後的名都。

12、商丘: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簡稱商或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擁有五千餘年的建城史,春秋戰國宋國都城。

簡述春秋戰國時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核心思想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儒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哲學思想——創立儒學,思想核心是「仁」、「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

政治思想:

① 主張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 提出「正名」主張;

教育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創辦私學,總結出一些教育教學方法。

典籍上:編訂「六經」。

2、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貴君輕」。

哲學思想——「性善說」,人性本善 ——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養浩然之氣和重義輕利的精神品格。。

道德思想——先義後利,捨生取義。

人格精神——要求人們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3、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荀子思想的特點:雜取百家

哲學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義)

② 「性惡論」(但教育可使人由惡變善)

政治主張——以禮教為主,禮法並施(禮法並施與王霸兼用治國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二、道家:

1、老子

哲學思想:

①「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論」

②辯證法思想(矛盾對立面及轉化)

政治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

2、莊子

①哲學思想——「齊物」(任何事物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②人生態度:逍遙(旁觀、超然,無所恃) (對事物變化要採取旁觀、超然的態度);

③天人關係: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

三、法家:

1、韓非

5個思想要點:

①主張法、術、勢結合

②建立君主**的**集權國家;

③社會是不斷髮展變化,今必勝古;

④主張變法革新;

⑤以法為本,主張法治。

四、墨家:

墨子的8點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尚力、上天、節用、節葬。

擴充套件資料

百家爭鳴出現的歷史條件

1、社會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面臨劇烈的社會大變革,舊的思想觀念受到衝擊,帶來思想的大解放,

2、物質基礎:鐵器和牛耕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商業繁榮和城鎮興起;

3、階級條件:社會變革導致階級關係變動,不同階級的思想家分別對各種社會問題發表見解;

4、政治條件,王室衰微,諸侯紛爭,沒有一統的思想形態,各國基於爭霸戰爭和政治需要,紛紛網路人才,養士成風,寬鬆的局面為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環境;

5、文化條件:私學興起,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局面,培養出大批知識分子,士人階層壯大、活躍。

6、科技條件:自然科學領域成就突出,人們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這為古代的唯物論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創造和夏商周文化發展的奠基作用。

6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學派建立在西周禮法基礎上,以崇古尊君為中心思想.崇古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道家學派中心思想:清靜,不要作為,任憑事物自然發展。這樣做在表面上看起來是柔弱的,會馬上傾覆,可是實際上不但不會傾覆,反而更為堅強,因為它的發展是辯證的,極弱即是極強,後退即是前進,酒杯太滿了必定溢位來,月亮太圓時必定缺下去。

主張不要進取,只要耐心,不作為就是有作為,自然演進就是納入規律。

墨家思想的核心:博愛與和平。

法家思想的核心: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威,法律是幫助君主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認為社會是退化的,最好的永遠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不如過去,未來不如現在,所以必須事事以古為法,至少也要保持現狀。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貴尊榮,看得都像天際的浮雲,絕不追求,也不跟人競爭,如果有人競爭,他們就立刻退讓,使對方在沒有物件之下自行崩潰。

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個苦行僧,無條件為他人分憂,在人類未能全部快樂之前,他們不單獨快樂。法家思想是一種統御術,認為崇古是一種罪惡,最好的時代不是過去,而是現在。只有君主嚴厲的實行法治,才能發揮國家的功能,完成秩序與和平。

7樓:墮_落_的_天_使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

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遊俠。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

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春秋戰國時期瓷器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bai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瓷du器主要是原zhi始青瓷,主要特徵dao有這麼幾點,1.瓷內器的胎體特徵容 春秋戰國時期瓷器胎質細潔堅密,呈灰白色。器物燒成溫度比較高,器形較為規正。2.瓷器的釉色特徵 這一時期器物施釉較薄,且施釉不勻,並有剝釉現象,釉色以青黃色為主。此外,還有灰青 灰綠等色。3.瓷器...

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設計的主要特色是什麼

兩週的陶器分為黑陶 彩陶 灰陶等灰陶 黑陶主要用輪制,彩陶主要有手製或輪制飾有暗紋,器形較規整 春秋時期陶器皿的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仍以灰陶為主,也有暗紋陶 印紋陶及具有特色的彩繪陶等。暗紋 是戰國時期陶器的一種裝飾技法,是用尖端圓滑的工具,在半乾的陶坯器壁上輕輕刻 壓花紋,使陶器燒成後在適宜...

為什麼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思想的軸心時代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搞清楚所謂的 軸心時代 就可以了 軸心時代 這個概念,是德國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1949年出版的 歷史的起源與目標 中提到的,他說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 軸心時代 軸心時代 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