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上游彩陶工藝的型別及藝術特點怎樣

2021-03-05 09:17:30 字數 5519 閱讀 9262

1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絲綢之路形成之前,連線西北與中原之間的文化通道已經形成,這個通道所發揮的作用,一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

在這條前絲綢之路南段發現的史前彩陶,從器形、構圖到色彩非常相似,這些彩陶都屬於廟底溝文化時期。器形多為深腹盆類,泥質紅陶,以黑彩繪花瓣紋和弧邊三角紋等。類似彩陶在青海東部乃至腹心地帶也有發現,傳播之遠、影響之深,讓人感到非常驚奇,這表明由中原到西北的彩陶文化通道在公元前2023年以前便開始形成。

中國新石器時代南與北、東與西的不同區域,出現過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文化交流,這些交流增進了各個區域的聯絡。仰韶廟底溝文化時期,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文化擴張。黃河中游地區的廟底溝文化,影響遠及東部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北部河套地區的阿善文化和遼河地區的紅山文化,南部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還有西北部地區的前馬家窯文化,這一廣大的地區都發現過一些具有廟底溝文化風格的彩陶。

廟底溝文化彩陶最具特點的花瓣紋和旋紋,在黃河流域及鄰近地區都有發現。

廟底溝文化彩陶對西北部地區的影響最為明顯,那是一種明確的文化傳播,彩陶的器形與紋飾基本上沒有明顯變化,在青海民和縣藏族和循化縣撒拉族聚居區等地發現的同期遺存,甚至可以直接劃入廟底溝文化系統,這是中原遠古文化對周邊地區影響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證。

中原彩陶不僅沿黃河向上遊和下游傳播,也向南向北傳播。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出土了典型廟底溝文化彩陶,有的研究者將這一類遺存名之為「海生不浪文化」,直接歸入仰韶文化系統。

我們再往南看,黃河彩陶對長江流域的影響也非常明顯,湖北棗陽雕龍碑遺址的發現,是受黃河黃河中游彩陶強烈影響的一個重要例證。雕龍碑遺址出土大量彩陶,有仰韶文化廟底溝系統的花瓣紋和旋紋彩陶,還有大汶口文化風格彩陶,也有長江中游本地屈家嶺文化彩陶。雕龍碑遺址還出土仰韶式的陶灶和尖底瓶,還見到大汶口式的筒形尊,表明黃河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只限於彩陶。

在長江沿岸的大溪文化的一些遺址,也發現了與廟底溝文化相似的花瓣紋和旋紋彩陶,黃河彩陶的影響直抵長江。

在黃河上游地區,彩陶對南部長江流域也有強烈影響。依近年的發現觀察,黃河彩陶文化明確傳播到嘉陵江上游和鄰近成都平原的岷江上游地區。廟底溝文化彩陶傳播到青海一帶以後,經過一個時期的發展,經過仰韶晚期(或稱石嶺下型別)過渡到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彩陶淵源於廟底溝文化,以弧邊三角作襯底的旋紋是兩個文化一脈相承的主體紋飾。黃河上游的廟底溝和馬家窯文化彩陶,都先後影響了長江上游地區遠古文化的發現,密切了兩河之間文化發展的關係。

黃河上游彩陶向長江流域的南傳,是由甘肅南部經嘉陵江上游到達岷江上游地區,然後直抵拒長江干流不遠的大渡河邊,南傳開始的時間不會遲於仰韶文化晚期,很可能早於廟底溝文化時期。在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一帶發現包含彩陶在內的仰韶中晚期遺存,在岷江上游的理縣箭山寨、茂縣營盤山和姜維城遺址發現了典型的馬家窯文化彩陶。茂縣距成都平原不過數十公里之遙,但在成都平原至今尚不見類似發現,有可能彩陶的影響是由川西山地南下進入橫斷山區,丹巴縣罕額依和漢源縣獅子山遺址發現的彩陶便是南傳的重要證據。

彩陶沿橫斷山再往南傳,便不再保留爛漫的色彩,陶器上的裝飾一變為以刻劃壓印為主的表現形式,但圖案結構仍然保留著彩陶的樣式,許多紋飾表現有襯花的特點。這種以襯花工藝製作的陶器,完全可以與彩陶相提並論,它也是史前精品陶作之一。襯花陶器指陶器上的圖案是以壓剔刻劃的陰紋為襯地,而以並不飾紋的磨光面為主要紋飾,構成較為明晰的圖案單元。

這種以反襯方法制成的圖案繁簡不一,以幾何形為主,構圖一般較為工整,做工也較為細膩。史前陶器的襯花工藝是一種在單色陶器上表現出多種光感的工藝,是史前製陶工藝取得的一個重要成就。陶器的襯花工藝流程,主要有磨光、劃出主紋圖案輪廓、去光襯地紋、區域性打磨幾個步驟。

古代襯花陶器與彩陶存在某種淵源關係,它的出現要晚於彩陶,是在彩陶技法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的陶器裝飾藝術。與彩陶相比,襯花陶工藝上有更高的技巧要求,也更耗工費時。後來裝飾藝術中的加地和減地技法,也應當是起源於這種工藝的。

這種陶器的襯花裝飾工藝,在**、雲南和川西南地區的史前遺址中發現有較多的例證,表明它們並不是孤立存在。襯花陶在四川西昌和攀枝花、雲南永仁、元謀、永平、賓川、劍川和耿馬等地均有發現,有的標本上還發現區域性塗彩的痕跡。其中雲南耿馬縣石佛洞遺址出土的襯花陶最為精緻,其紋飾構圖竟與遙遠的西北地區馬家窯和半山文化彩陶出奇的相似,我們無法否認它們之間具有的緊密聯絡。

這種襯花陶還向**高原傳播,在卡若和曲貢文化中都有精緻的標本發現,有的紋飾構圖與彩陶的感覺完全相同。

沿橫斷山南傳的襯花陶,進入東南亞地區後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泰國和越南北部發現的襯花陶,仍然有彩陶的風格,也見到區域性塗彩的現象。

中國西南及附近國家發現的襯花陶,整體風格較為一致,它的技法源起應當與彩陶有一定的關係。證據有三,一是有的襯花陶有加彩現象,二是一些襯花圖案與彩陶圖案在構圖上有相似之處,三是襯花陶的時代晚於彩陶。襯花陶是在彩陶技法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的陶器裝飾藝術,與彩陶技法相比,襯花陶在工藝上有更高的技巧要求,更耗工費時。

史前源自黃河中游的彩陶之路,在完成向西傳播的過程中,同時又轉向南傳播,進入長江上游地區。由西北到西南的彩陶之路,在經由橫斷山繼續南傳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彩陶工藝演變為襯花陶工藝,襯花陶成為西南地區史前陶器的主體裝飾,將西南史前陶業提升到頂峰。

2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上游: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甘肅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新石器時代文化以豐富的彩陶為特徵,迄今為至出現了距今約2023年以來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它經仰韶、馬家窯、齊家、四壩、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續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

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巔峰,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成就。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2023年—2023年。

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2023年~2023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2023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2023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型別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型別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馬家窯文化製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

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

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隨著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積累,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研究,越來越受學術界關注,逐漸形成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熱點。學者們從不同角度論述、分析、**彩陶花紋的演變、裝飾手法的運用、裝飾部位的選擇等,研究工作在不斷地深入。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佈在甘肅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佈區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臨夏是馬家窯文化的核心區域,東鄉縣的林家遺址、康樂縣的邊家林遺址、廣河縣的地巴坪遺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遺存。

  林家遺址位於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大夏河東岸的黃土塬上,文化內涵以馬家窯型別為主,包含有馬家窯型別早、中、晚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型別的代表性遺址。   2023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共同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近3 000平方米。發現馬家窯時期房屋遺蹟27處,製陶窯址3處,灰坑985個(甘肅省文物工作隊、臨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東鄉族自治縣文化館:

《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四集)。從地層上初步搞清了馬家窯型別遺存早、中、晚三個階段的堆積關係。發掘和採集各類遺物3 000餘件,其中各類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餘件,以石器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的陶、蚌、角器。

  最重要的是在遺址的房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刀,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銅渣。銅刀由兩塊範澆鑄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勻,短柄長刃,刀尖圓鈍,微上翹,弧背,柄端有明顯的安裝木把的痕跡。2023年經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研究所檢驗,為含錫青銅。

在一個窖穴內還發現有炭化的粟粒和成穗的粟子,說明粟是當時居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出土的陶器分泥質和夾砂兩類,主要採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制作。根據地層堆積,分早、中、晚三期。

早期的陶器數量較少,主要有瓶、罐、盆、缽等,瓶多為喇叭口,罐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缽為圓脣。彩繪為黑色,漆黑髮亮,紋飾以旋紋和弧線紋為主,線條粗健古樸;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轉,頸部變長,罐的頸部變短,紋飾以弧形並列條紋為主,線條均勻細密,活潑流暢;晚期陶器數量最多,陶質較粗,主要器形有盆、缽、碗、壺、瓶、罐等,色彩也發生變化,出現了白彩,紋飾簡化、潦草,以旋紋、平行條紋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為輔助裝飾,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晚期的突出特點。   林家遺址的發掘,弄清了馬家窯型別早、中、晚期的地層堆積關係,為文化遺物的33期提供了明確的地層證據。

特別是陶器,階段性特徵非常明顯,發展和演變情況比較清楚,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邊家林遺址位於甘肅省康樂縣虎關鄉關風村,是馬家窯型別晚期墓地,分佈在三岔河北岸二級臺地上,面積約1萬平方米。2023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康樂縣文化館聯合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個,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

陶器以彩陶為主,器形有壺、罐、盆、瓶、碗、缽等。壺頸較細直,出現紅彩。邊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紋飾與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層遺存類似,已清楚地顯示出向半山型別過渡的趨勢,填補了從馬家窯型別發展到半山型別的缺環。

  地巴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廣河縣城東南6公里處地巴坪村西北的廣通河南岸臺地。這裡不但有半山型別遺存,還有馬廠型別、齊家文化的遺存。2023年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和廣河縣文化館先後兩次進行發掘,清理半山時期墓葬66座,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出土遺物756件,隨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石器和骨珠等。

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的比例達90%,每座墓一般出土7—8件彩陶,最多的有17件,最少的1件。地巴坪遺址是半山時期彩陶出土比例最高的一處遺存,陶器中以大型的小口直頸彩陶壺和侈口短頸彩陶甕(罐)較為普遍。陶器組合基本是壺、甕、罐或瓶,少數墓兼有盆或碗。

陶質細膩,呈橙黃色或磚紅色,器表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為主、紅色為輔繪製花紋,紋飾精美、繁縟,以旋紋和菱格紋為主。經過對出土的彩陶整理,與馬家窯型別和馬廠型別彩陶紋飾作對比研究,地巴坪遺址應屬半山型別早期遺址(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

《廣河地巴坪「半山型別」墓地》,載《考古學報》,2023年第2期)。地巴坪遺址是半山型別儲存較好、出土物較多的一處墓地,為研究半山時期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黃河中上游: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歷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型別。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也就是說,在一件器型上,裝飾往往只佔據器面的一小部分,紋樣一般是自然形態的再現。半坡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係。

仔細體味,有人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覺,可以說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記錄。   紋飾形象主要描繪了當時人們接觸的動物,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面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

黃河每年從中上游帶12億噸泥沙到大海里 改把字句

改為把字句 黃河每年從中上游把12億噸泥沙帶到大海里。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綠色那塊的問題和答案 一 如果你是治理黃河的總指揮,你會用什麼方法來使 她 成為我們的 福河 呢?簡單寫出你的治理方案。二 閱讀課文第五段,完成練習。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當於長江的68倍。黃河每年從中上游帶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