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先生把人生分為境界,其中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2021-03-04 08:21:04 字數 5436 閱讀 3751

1樓:冰箱裡的可樂

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根據他對中國哲學的體悟,曾把「人生的境界」做了「四等」之分,即「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究實際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誼,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

20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2023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深遠,稱譽為「現代新儒家」 。

2樓:可愛的zzz聖

自然境界

建議看完全文

很有幫助

人所面對的世界是同一個世界,人所面臨的人生是同樣的人生。就人的「覺解」物件而言是公共的,同一的;但人對於宇宙人生的「覺解」是具體的,有區別的,這使得人的境界也不相同。嚴格說來,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沒有作為個體的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

馮友蘭認為對人生境界的區別,只能略其小異,而取其大同。在這種觀念支配之下,馮友蘭將人生境界區別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種型別,並依照人生境界的差別,來論釋他所理解的人生意義或人生價值。

「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種層次最低的境界。馮友蘭認為。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其行為特徵是「順才」和「順習」。

馮友蘭所說的「才」是人的生物學意義的「性」。這樣的「順才而行」,亦即是所謂「率性而行」。這樣的生活行為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這樣的生活完全是一種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生活。馮友蘭所說的「習」,是指個人的生活習慣和社會的生活習俗。「順習而行」,是依照個人習慣和社會習俗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主動安排,而是「照例行事」。

所以馮友蘭認為,「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都表明在這種境界中生活的人,對自身的生活和行為沒有了解。人生對於這種「順才而行」和「順習而行」的人來說,是一片混沌。由於這種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性質完全沒有了解,他們雖然也有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由於馮友蘭將人生境界歸之於人對於人生的「覺解」,所以在馮友蘭看來,對於人生是一片混沌的人,並不僅指那些生活在尚未開化的社會中的人,也不限於那些從事簡單工作的人。在工業社會中,在學術工作者和藝術家中間,在道德事功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中,也可能有隻具備「自然境界」的人。因為這些人中,有的人的行為和生活,也只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

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也是「莫知其然而然」。他們雖然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他們雖然在事功方面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但他們對於自身的生活和行為並沒有自覺地瞭解,故他們的人生境界仍只能是「自然境界」。馮友蘭認定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從事比較複雜的社會勞動的人仍可能只具備「自然境界」,是要進一步凸現人生境界只能決定於人對人生的「覺解」,人對人生的「覺解」決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功利境界」在人生境界中高於「自然境界」。在馮友蘭看來,「功利境界」區別於「自然境界」的地方,在於生活在這種境界中的人,對自己的行為已有了清楚地瞭解。但這種瞭解限於通過自己「心靈的計劃」和自覺的行為來謀求自身的利益。

所以「為利」是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的行為特徵。「為利」即是自私。一般而言,動物的行為都有「為利」的特徵。

但不能說「為利」即具有「功利境界」。動物的「為利」常常是一種本能,而非自覺地「為利」,動物不知道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為自己謀利。一個生活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也會有為了自己的利益的行為,但這種人的人生境界之所以是「自然境界」,就因為他對於自己的行為和自身利益的關係並沒有清楚地「覺解」。

馮友蘭認為,一個人在生活中,可以消極地「為我」,也可以積極地「為我」,不論其行為的方式有何區別,但目的都在「為我」或說「為利」。有的人積極地「為我」,其結果也可能使他人得利,他們的行為可能是「功在天下,利在萬世」,他們自己也可能是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但就其人生境界而言,仍然只能是「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是馮友蘭認定的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在此種境界中底人,對於人之性已有覺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蘊有社會底」。

(馮友蘭:《三鬆堂全集》第4卷,第499頁。)人性即人的社會性。

社會性既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又表現為人與社會的關係。人在社會中生活,必然處於同人的各種社會關係中,必然具有自己的「位分」,前者馮友蘭謂之「人倫」,後者馮友蘭謂之「職」。人們依照「倫」「職」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便是「盡倫盡職」;「盡倫盡職」的行為便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馮友蘭把「道德境界」的特徵概括為「行義」,「行義」即是「為公」。「為利」是「為我」,目的在「佔有」,重「取」;「為公」是「利他」,目的在「貢獻」,重「與」。馮友蘭認為具有道德境界的人,即使是「取」,目的也在於「與」。

「天地境界」不同於「道德境界」,這種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具有這種境界的人,不僅瞭解人在社會中的「倫」「職」,而且瞭解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種人的行為已不是停留在「行義」,而是「事天」。「事天」是以「知天」為前提的,因此,具有「天地境界」的人,對於宇宙人生已有完全的瞭解,這種瞭解是對宇宙人生的最終的覺解。

因此,「天地境界」可以使人的生活獲得最大的意義,使人生具有最**值。

3樓:匿名使用者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

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著有《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等,是20世紀中國哲學界的重要經典。

錢鍾書先生說:「做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事業上取得成就,還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

一個人的境界,就是精神和心靈所能達到的層級,是一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所在。

人生境界不同,人生格局也不同。不同境界的人,人生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提出了人生的境界學說。他認為,人生有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2第一重境界:自然境界

馮友蘭認為,自然境界的人,他的行為完全依照本能或約定俗成的習俗,就像小孩和原始人一樣,他對其所做的事情並沒有思考。

如同有個冷笑話所說,一個小孩在放羊,大人問他,你放羊幹什麼啊?放羊賣錢。賣錢幹什麼啊?娶媳婦。娶媳婦幹什麼啊?生娃。生娃幹什麼啊?放羊。

他看著別人怎麼過,自己也怎麼過,稀裡糊塗地活幾十年,最後稀裡糊塗地離開這個世界,這就是自然境界。

活在自然境界的人,展現的更多是一種動物性。

而人和其它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人有思想,正如哲學家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蘆葦,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

第二重境界:功利境界

馮友蘭說:「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己的。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在這個境界中的人,他行為的動機就是「利己」二字,處在這種境界的人,他的行為一切出發點都是自己的利益。

可以說,現實中大多數人都處在功利境界。正如《紅樓夢》中道士所唱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了。」

「無利不起早」,「道義放兩旁,把利字擺中間」,這些話就是對功利境界中的人最好的形容。

但功利境界也是有區別的。

如果一個人做事完全是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這就只是一種比較低階的功利境界。很多無良商家,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就是比較低階的功利層次,比如我們看到報道的毒大米、毒蔬菜,商販自己從來不會吃,卻將他們賣給別人。

如果人能做到利己的同時也利人,則是一種高階的功利境界。

第三重境界:道德境界

馮友蘭又說:「瞭解到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他所做的各種事都有道德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就把別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看得同等重要。

功利境界的人是求個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會的利益。道德境界中的人,出發點不是自己,而是社會和大眾,以社會之福祉為自己奮鬥的意義。

儒家學派中的君子,就是道德境界中的人;小人,就是功利境界中的人。在《論語》中,反覆談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之美,不**之惡。

小人反是」,「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等等。

儒家推崇君子,希望人們以君子為榜樣,向君子看齊。而小人則是當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第四重境界: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是一種至高的境界。馮友蘭先生對此解釋說:「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

有這種覺解,他就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這種覺解為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這就是天地境界。」

在馮友蘭看來,天地境界的人不僅能盡人倫人職,而且能盡天倫天職,即能事天、樂天。也就是說,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為人之理,盡人之性,成就理想的人格。

天地境界的人,他的生命力量**於天地,真陽充沛;他以自然界的最高法則為信仰,不計得失,不懼生死。

天地境界的人,消除了「我」和「非我」的境界,是天人合

一、萬物一體的境界,這是一種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審美境界。

如果說,生活於道德境界的人是賢人,那生活於天地境界的人就是聖人。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哲學家必須從感性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性世界。哲學家到了理性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與宇宙同一,而在這個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性。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一個人,如果能看破生死,那就真的達到了天地境界,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莊子也許就是這樣一個人。莊子妻子死的時候,他卻「鼓盆而歌」;莊子自己快要死的時候,他的**打算厚葬他,莊子就對**們說:「我把天地當做棺材,把太陽和月亮當做路上的朋友,把滿天星斗當做珍珠,把天下萬事當做送葬品。

這樣的葬禮難道還不夠完備嗎?」

**們說:「我們怕您被烏鴉和老鷹給吃了」。

莊子說:「我的身體露在地上被烏鴉和老鷹啄食,埋在土裡被螻蛄和螞蟻吃,從烏鴉和老鷹嘴裡奪下來給螻蛄和螞蟻享用,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莊子還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就是一種獨與天地往來的至高境界。

只有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能「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這種境界,我們絕大多數人雖不能之,但也總會心嚮往之。

3筆者認為,對一個人來說,這四種人生境界的區分也不是絕對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可以既有自然的成分,也有功利的成分,也有道德的成分,而不一定是單純的某一種境界。

一個人的境界,也並非固定不變的。一個境界較低的人,如果通過不斷的學習、修養,提升自己的覺解程度,境界也會提高;一個境界較高的人,他也可能退回到功利境界,甚至自然境界。

同時,一個人不可能生來就能達到很高的境界,都是在不斷反思中境界得到提升的。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

有的人蠅營狗苟終其一生,也沒有反思過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境界永遠停留在低層次;有的人,不斷反思自己的人生,並通過行動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馮友蘭也指出,人生境界說並不是遊離於人的社會實踐之外的臆說和空想,而是根植於人們生產生活之中的體悟和反思,它不能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

個體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有了對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的不懈追求,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就大不一樣。

馮友蘭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這四種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 功

a試題分析 項正確,蘇格拉底和孔子都比較重視道德的作用,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即美德,人生的追求是達到善,孔子更是強調德政 項正確,文藝復興強調人的自然慾望 項正確,道家思想強調天人合一,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項正確,和諧發展的理念,體現了現代人對天地境界的自然追求。故選a。馮友蘭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這四種...

藤野先生分段及段意,藤野先生每一個自然段的段意

藤野先生 是摘選自魯迅先生散文集 朝花夕拾 裡面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講述了魯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所記錄的一些生活片段,其中最重點的是記錄了藤野先生的可貴品質,同時交織著對自己的責備和對老師的感激,非常巧妙突出了魯迅先生為祖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作者魯迅簡介 魯迅 1881.9.25 1936.10.1...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人生啟示,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啟示

感悟一 聞一多先生的 說 和 做 表現了他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高尚人格,體現了他為國家,為民主的獻身精神。特別是他那鍥而不捨的 鑽探 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感悟二 一個人是否受人愛戴和尊敬,並不取決於他的身份和地位關鍵是看他為社會,為人們是否做了有意義的事。聞一多先生用自己的實際言行,贏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