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字號都是什麼呀姓,名,字,號,分別代表什麼,有什麼意思

2021-03-04 07:34:19 字數 5189 閱讀 1100

1樓:一灘新約

1.姓:

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最初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為族號。

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者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

2.名: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口從夕。古人走夜路時,彼此看不見,就自己呼自己的名字。其本義兼有名、動兩用,名詞指人的名字,動詞指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進一步引申出命名、取名義。

3.字:

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

4.號:

是指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絡。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

擴充套件資料

起號之風,源於何時,文獻資料上沒有詳細記載,大概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視為中國最早的別號。東晉時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南北朝時代有更多的人給自己起了號。

唐宋時形成普遍風氣,元明清達到鼎盛,不但人人有號,而且一個人可以起許多號。如明朝畫家陳洪緩有「老蓮」、「老遲」、「悔遲」、「雲門僧」等四個號。延至近代,用號風氣一直不衰,如蘇玄瑛號「曼殊」;齊璜號「白石」;何香凝號「雙清樓主」。

現代以來文人的號逐漸被筆名所代替。

2樓:free情到深處腿

1、姓,是漢語詞彙,漢語拼音為xìng,表明家族的字,姓最初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為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者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

2、名,是一個漢字,讀音為míng。最基本的釋義是指人或事物的稱謂,或做某事時用來作依據的稱號。名是上下結構,部首為口。

3、字,人的別名(同號),本意為記錄語言的符號。

4、號,其意有名稱(同字),標誌等釋義。同時也是多音字,表聲音。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著名(姓名字號)

1、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2、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姓許慎《說文解字》

4樓:易書科技

名字,是一個人的稱謂和**。從出生開始,名字會伴隨人一生。中國人的稱謂是由姓、名、字、號四部分組成的。

我國的「姓」歷史悠久、數量龐雜。如今一說起「姓」,人們往往理解為「姓氏」,而在上古時代,「姓」與「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我們的祖先由原始群居進入母系社會的時候,已經認識到有著血緣關係的本氏族成員通婚的缺陷,於是確定了本氏族與另一氏族相互通婚的族外群婚制。

此時,「姓」便作為區別於其他氏族的名稱而產生了。而「氏」是一氏族內各個部落的標誌。所以,「氏」是「姓」的分支。

南宋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序》有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可見,「姓」的作用是「別婚姻」,就是禁止同姓的本氏族成員通婚;「氏」的作用是「別貴賤」,即劃分本氏族成員的等級高低,只有貴族才有「氏」,一般人是有「名」而無「氏」的。

三代以後,到了秦漢時期,「姓」與「氏」才合而為一,合稱「姓氏」,其作用也僅僅是為了「別婚姻」,失去了「別貴賤」的功能,普通的百姓也可以擁有姓氏。由於「姓」產生於母系社會時期,人們知母不知父,故而,最古老的那些姓氏都以「女」字作為偏旁,比如:姬、姜、姚等等。

中國人現在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其具體數量還不確定,但《姓氏辭典》收錄的「姓氏」已達8000多個。關於「姓氏」的**,唐代柳芳將之總結為8類,宋代鄭樵更是將其細分為32類。總的來說,中國人的「姓氏」主要**於以下幾種情況:

一、以國名為姓,如:齊、魯、晉、楚(均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等。

二、以職業為姓,如:巫(巫師)、陶(製作陶器的匠人)、商、賈(商人)等。

三、以官職為姓,如:司空、司馬、司徒(均為古代的一種官職)等。

四、以氏族的圖騰為姓,如:龍、馬、牛等。

五、以祖先稱號為姓,如:軒轅、高陽等。

六、以住址為姓,如:東郭、西門、南郭等。

七、以五行、天干、地支、數字為姓,如:金、木、水、甲、乙、子、醜、伍、萬等。

八、皇帝賜姓和避諱改姓。

「名」就是一個人的稱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名」字的解釋是:「名,自命也,從口從夕。

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命。」意思是說,兩個人在晚上相遇,由於看不清楚,為了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誰而用口說出的對自己的稱呼。中國的「名」,由古至今,一般都由一個字或兩個字組成。

在「姓」與「氏」合一之前,「名」只與「氏」聯用,姓氏合一之後,「名」與「姓」並稱就成為人們互相稱呼的一種習慣。中國人對後代的「命名」是非常重視和講究的,同時「命名」又有一定的規則和規律。「家族範字」是中國人命名的一個主要根據。

中國人具有強烈的宗族觀念,範字的意義就在於區分家族內的「輩分」。家族範字並非隨意規定,所有範字合在一起理解,都是有一定含義的。***的名字就是根據韶山毛氏族譜中的範字而得來的,其家族範字是一首五言絕句,為「立顯榮朝士,文方運濟祥。

祖思貽澤遠,世代永承昌。」***是「澤」字輩,其父毛貽昌為「貽」字輩,侄子毛遠新是「遠」字輩,正合「祖思貽澤遠」這一句。同時,中國人趨利避害、求福避禍的心理極強,體現在命名上就表現為。

把表示吉祥如意的字眼嵌在名字中,比如:鴻福、祥瑞等,這也體現了父母和家族對於孩子的期望和祝福。此外,民間認為給孩子起個「賤名」好養活,於是「狗蛋」、「狗剩」等名字時有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此類「賤名」一般只作為孩子的「小名」,到了上學的年齡,自然還是要換的。

在宗法**時代,婦女地位很低,往往是沒有名字的,出嫁之後,其姓也要附著在夫家的姓之後。比如,姓陳的女子嫁給姓王的男子以後,「王陳氏」便成為她日後的「名字」了。當然,現在這種情況早已不存在了。

「字」又叫「表字」。今人把「名」與「字」合稱為「名字」表示一個人的姓名。而在從前,「字」是「名」之外的另一種稱謂,二者相互聯絡又相互區別。

古人之所以「名」外取「字」,主要是為了別尊卑。古時,人們認為「名」是少、小、卑、劣的稱呼,只能用於面對長輩、平輩時的自稱,或者是長輩對小輩的稱呼,小輩對長輩甚至是平輩說話時,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的表現,只能呼「字」。南宋以後,平輩之間互相稱「字」,對長輩不僅不能叫「名」,甚至不能呼「字」。

古人取「字」還要經過「資格審查」,《禮記·曲禮上》雲:「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就是說,男子只有到了二十歲舉行冠禮之後才能取「字」;女子只有經過笄禮才能取「字」。

古人取「字」也是非常講究的,要求「字」要與「名」有一定的聯絡。「字」與「名」之間的聯絡又大致可以分為:含義上的聯絡和字形上的聯絡。

含義上的聯絡又可以分為:意相近,比如:班固,字孟堅,「固」與「堅」意相近;意相類,比如:

石虎,字季龍,「虎」與「龍」同為獸類;意相反,比如:張柔,字德剛,「柔」與「剛」意相反。字形上相聯絡的情況也很多,比如:

鄭杲,字東甫,繁體字中的「東」為「東」,「東」與「杲」都由「日」和「木」組成;謝翱,字皋羽,其「字」是名字「翱」拆分為「皋」和「羽」。中國人「名」外取「字」的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取「字」了。從「名」與「字」之中,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生活中的智慧和幽默。

「號」是除了「名」、「字」以外的又一種稱謂,分為「自號」與「人號」。「自號」就是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而對自己的一種雅稱。信史記載的最早擁有自號的,是戰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後,歸隱民間為商賈,自號「陶朱公」。

唐朝詩人李白,一生志向高潔,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遂以脫俗潔淨的蓮為標誌,自號「青蓮居士」。「人號」是別人所起或後輩對前人的稱號,一般含有尊敬、仰慕的含義。「人號」一般根據此人的官職或籍貫而起。

比如,王羲之曾做過右軍將軍,故而人稱「王右軍」;柳宗元,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所以人稱「柳河東」。起「號」不像取「名」、「字」那樣刻板和講究,往往比較隨意,能自由地抒發、寄託某種情感。同時,正由於取號比較隨意任性,所以很多人的「號」並不止一個。

比如,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僅算刻有印章的自號就有五十多個。

姓,名,字,號,分別代表什麼,有什麼意思

5樓:小企鵝

別人叫你就叫你的姓、名、字、號。

6樓:手機使用者

古時候有許多封國,不少姓都來自於封國名號,名就是一人的稱呼,字是對名的補充,或是與名相反,帶有警戒的意味,號就是綽號。

古代名字有姓有名,還有字、號、什麼的,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字,指表字是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號,是指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

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與名、字無聯絡。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簡稱號。在古人稱謂中,別號亦常作為稱呼之用。

8樓:一灘新約

1.姓:

姓最初代表有共同血緣、血統、血族關係的種族稱號,簡稱為族號。作為族號,它不是個別人或者個別家庭的,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稱號。

2.名:

古人走夜路時,彼此看不見,就自己呼自己的名字。其本義兼有名、動兩用,名詞指人的名字,動詞指自己稱呼自己的名字,進一步引申出命名、取名義。

3.字:

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

4.號:

是指中國古代人於名、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居士。號多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

擴充套件資料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還有「號」。號是人的別稱,所以又叫「別號」。號的實用性很強,除供人呼喚外,還用作文章、書籍、字畫的署名。

元代崇尚道教,則文人以「道人」為號者尤其多。像馮子振號「怪怪道人」;喬吉號「惺惺道人」;任仁發號『明山道人」;吳鎮號「梅花道人」;趙孟頫號「雪松道人」。

人姓字的由來,姓 名 字 號的由來是什麼?

華人的姓與氏 於5000年前原始時代氏族與部落用的圖騰 物.隨著發展,才形成今日的姓氏.姓氏在最早期,其 姓 與 氏 有著不同的意義.姓 如字面所示,是指女人生的子女,原義是同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但隨社會由母系發展成父系社會,姓則由隨母姓轉為隨父親.由於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而開始分散居各...

求三國重要人物姓名,字號,效力勢力及官職

具體如下 文官 1 丞相 2 太尉 3 光祿勳 4 大司農 5 廷尉 6 衛尉 7 尚書令 8 大鴻臚 9 太僕 10 太常 11 御史中丞 12 執金吾 13 少府 14 侍中 15 散騎常侍。武將 1 大將軍 2 驃騎將軍 3 車騎將軍 4 衛將軍 5 四徵將軍 徵東 徵南 徵西 徵北 6 四鎮...

「名字號」有什麼含義,古代人名 字 號是什麼意思?

一 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名 又叫 本名 舊說是古代嬰兒出生後三個月由父輩所取。二 字,又叫 表字 是除本名外另取一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男子20歲 舉行加冠禮時取字,女子15歲許嫁舉行笄禮時取字,以表示對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稱呼。三 號,是指中國古代人於名 字之外的自稱。如蘇軾字子瞻,別號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