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賞析郁達夫故都的秋分段賞析

2021-03-04 06:27:13 字數 5524 閱讀 7005

1樓:奶思呀呀

愛國是《故都的秋

》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

《故都的秋》,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其主體部分是摹繪故都的秋景。文章採用「橫式結構」,從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蟬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個方面,緊扣「故都」和「秋」兩個詞語,表現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繪寫情,用對比託情的手法把作者蘊藏在胸中的情感墊高表現出來以外, 還運用了旁逸襯情的手法。在本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來寫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厚愛,認為秋在這些人的詩文中「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

採用旁逸襯情的方法,不僅為作品情感的抒發墊上了一層臺階,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為讀者增加了瞭解古今中外文人詩人對「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瞭解,「增加了語言的情趣」。

2樓:匿名使用者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典雅質樸、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情語。郁達夫筆下故都之秋的獨特色彩、音響、風姿……無一不是作者豐富細膩、富有個人特質的情感世界的折射。

具體表現在以下列四個方面:

一、獨特的故都情結

開篇,作者就述說「不遠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飽嘗」而不是淺嘗輒止,可見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有獨鍾。為了表現這種深沉的嚮往、眷戀和讚美,作者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

首先是對比烘托。「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這是一種欲抑先揚、似揚此而實揚彼的烘托法。作者通過一系列秋色、秋聲、秋景、秋物的排比,從巨集觀上展示過去故都秋色的美麗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將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對比,且運用了獨特的語句形式來強化對比的效果。

例如結尾處的對比:(南國之秋)「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作者運用排比、博喻辭格,精選四組在量與質上差別明顯的事物,讓讀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濃郁、鮮美的醉人特色,與作者那濃烈的摯愛產生共鳴。

郁達夫一生短短的49年從未在北平久住,但他對北平總是一往情深,他在《北平的四季》中這樣寫道:「五六百年來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無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遙憶,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進展,永久地為我們黃帝子孫所保有的舊都城!」由此可見,作者那麼熱忱地愛故都之秋,不只是單純的戀秋情結,而是與愛「黃帝子孫」聯絡在一起的。

二、獨特的平民意識

郁達夫落筆於「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寫他們雨過天晴時用「緩慢悠閒的聲調」議論著秋雨秋意,作者此時的筆調是愉快輕鬆的,情感是親切讚賞的(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嘛),表明作者很想像「都市閒人」那樣過無所憂慮的生活。郁達夫把筆觸定位在下層人民和他們的普通生活,於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秋蟬」,「茅房邊上」的一株株棗樹,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繪的物件,這種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絡在一起的審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識的藝術體現。

三、獨特的「悲涼」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涼」這一特徵在作者心靈的投影是豐富而含蓄的。作者寫牽牛花,「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這不僅是在表達自己的色彩愛好,更是在物化一種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掃街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竟會「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觸景傷情、聯想獨特的文字,表現出一種孤寂、憂思的心緒。

這裡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達夫在20世紀30年代的舊中國,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所以此時的「悲涼」已是故都賞秋的心態與作者豐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

我們不妨這樣說,文章流露的「悲涼」——憂慮、孤獨、落寞的心緒,正是特定的時代和社會風雲在一位知識分子的心靈上投下的陰影——使讀者品讀時不免產生苦澀感的陰影。

四、獨特的人文素養

文章的後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說明和作者的議論。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把對故都之秋的獨特感悟與中外名人詩文相溝通,縱橫走筆,顯示出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對秋文化的珍愛情感。郁達夫取文題《故都的秋》而不取《北平的秋》,就是因為「故都」較之「北平」更典雅,更有詩意,與「秋」結合,能暗含一種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的境界。

可以這樣說,文題的這種珍愛秋文化的人文氣息彌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們細加品味。

3樓:匿名使用者

《故都的秋》是中學語文教材的經典名篇散文,對於這篇散文的情感基調的理解,很多數教師都定位在「悲秋」上,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他們以為「清」、「靜」、「悲涼」這三個詞是該文字的「文眼」,並緊緊抓住文字中與這三個「文眼」的相關的「破屋」、「破壁腰」、「幾根疏疏落落的尖而長的秋草」、「鋪得滿地」「極細微極柔軟的」落蕊、「一條條」「細膩」「清閒」「有點兒落寞」的掃帚絲紋、「秋蟬的衰弱的殘聲」、「都市閒人」秋雨話涼、「尤「尤其是詩人,都帶者濃厚的頹廢色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來的」等資訊,以「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思維****,再聯絡作者「兩歲喪父」、「少小離家,異地求學」、「二十幾歲得肺結核」等人生經歷和他「性格抑鬱」、「感情脆弱」以及「日本侵華」的時代背景來應證「悲秋」的結論。我不是說文字理解方式不好,只是覺得其中存在值得**的地方,而且「悲秋」的結論有些站不住腳!

第一,該文字的「文眼」,果真是「清」、「靜」、「悲涼」 這三個詞嗎?我認為不是。因為文中反覆出現了諸如「這故都的秋味」、「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裡,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等資訊(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從這些前後鉤連、貫穿全文的主線資訊來看,「秋味」、「深味」才是該文字真正的「文眼」。

第二,「故都的秋」的「秋味」、特別是「深味」體現在**呢?體現在「清」、「靜」、「悲涼」這三個詞上嗎?我認為非也。

我認為應該是體現在「特別」「清」、 「特別」「靜」、「特別」「悲涼」,而這種「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是作者通過與「南國之秋」的比較、與中外詩文對秋「歌頌與悲啼」的比較得出來的(著重號為筆者所加)。首先,作者開篇就說「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一個「好」字,表明作者對所有地方秋天的總體感受和總體評價;同時,這個「好」字也透露出該文字「頌秋」的感情基調。作者為什麼認為「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呢?

因為作者從中外詩文對秋「歌頌與悲啼」的比較中發現:「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覺來的」,世界各地的秋天就「好」在這裡!只不過與外國文人相比,「中國的文人,與秋天的關係特別深了」(著重號為筆者所加),這大概就是「有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在中國的詩文裡,頌讚秋的文字特別的多」的原因所在吧(著重號為筆者所加)。

在這裡,「特別深」、「很濃厚」、「特別的多」,是與文首的「特別」二字相照應的,重在強調中國的秋天給人的感覺不僅「總是好的」,而且給人的感覺「特別深」、「很濃厚」、「特別的多」( 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其次,作者認為「江南,當然也是有的」,以為「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只不過與「故都的秋」比較起來,「南國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少風」,「那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只能使人感到「一點點清涼」,給人留下「看不飽,嘗不透,玩賞不到十足」的遺憾,它那「不濃」的「色彩」留給人「回味不永」的歉疚;而「故都的秋」有「十分的秋意」,它「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清」得「到底」、「靜」得「到底」、「悲涼」得「到底」,它如「白乾」般酒勁十足、使人酩酊大醉,它如「饃饃」般耐人咀嚼回味、使人大飽口福,它如「大蟹」般品位高、營養高、能更滋養人,它如「駱駝」般高清晰、能給人留下明晰而深刻的印象。作者通過與「南國之秋」的比較,旨在向我們傳遞「故都的秋」「特別」「清」、「特別」「靜」、「特別」「悲涼」和「清」得「到底」、「靜」得「到底」、「悲涼」得「到底」這樣的資訊。

一句話「故都的秋」「秋味」十足,「秋味」徹底,勁足,夠味!能讓人看得飽、嘗得透玩賞到十足、回味永!由此看來,作者向我們傳達出了這樣的感情遞進層次傾向:

無論什麼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國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別」「好」!正因為它「特別」「好」,所以就值得「頌」!而且也正是該文字所要「頌」的所在!

郁達夫 故都的秋分段賞析

4樓:韓琴

《故都的秋》1-2段用對比手法寫出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國之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指出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3-12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體分為秋晨靜觀,秋槐落蕊,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蟬—聲;秋雨—味;秋果—實,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秋院:

破屋、碧空、鴿子、槐樹、和秋草「清」槐樹落蕊而知秋 「靜」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13,14段用對比的手法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2023年8月創作的散文。2023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2023年4月12日直至2023年國民黨敗退臺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202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2023年6月,郁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紀末捲起的歷史風雲中卻越來越顯得衰老頹敗,小家與大國,兩層感情的潮水浸過心靈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傷的印記。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2023年4月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創作於1934 年8 月17 日。當時,郁達夫到達北京僅僅只有四天的時間。

郁達夫本身是浙江人,在達到北平之後,對於故鄉有著深深的眷戀。在作者的心理,對於秋天悲涼的感受實質上是對人生的感受。

2023年發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佔了東北全境。2023年1月,日軍進攻哈爾濱特區,2月5日將哈爾濱攻佔。2023年1月,日軍蓄意製造了手榴彈**事件,藉機攻陷了東北通往關內的咽喉要地——山海關。

2月23日,日軍調集關東軍第

六、第八師團等部及部分偽軍共10餘萬人,兵分三路向熱河進犯,不到10天的時間就攻陷了熱河省會承德。

935年1月18日,日軍誣稱駐守熱察邊區的宋哲元部第二十九軍有礙行政,要求將察哈爾省沽源以東、長城以北地區劃歸熱河省。隨後,不斷地向第二十九軍發動進攻,相繼製造了兩次「察東事件」。中華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郁達夫雖蟄居遠離北平的杭州,一樣會感受到國事的危急。因而,當他到達北平,觸景傷情,寫了《故都的秋》,描繪的是「悲涼」景物,流露的是「悲涼」心緒,表達的是對故都的一往情深。這些,正是特定時代的社會風雲在作者心靈上投下的陰影,在心裡留下的隱痛。

「愛國」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將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這情是故鄉情、愛國情;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嘆。

郁達夫《故都的秋》的全文

寧靜的夜晚,第三層中kg與h什麼意思?偎 為什麼?我很詫異。雖然我腰腹還沒練平坦,但也能夠心比天高嘛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 秋 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當...

故都的秋閱讀題,故都的秋 答案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從哪個角度寫景的?這樣寫有何表達效果?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句子有什麼作用?請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作答。第一個 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給...

文章以故都的秋為題有什麼好處,文章《故都的秋》,對文題故都的賞析

一個 故 字,包含了作者的眷戀之情.當時的作者故地重遊,寫下此文,故都的秋,不僅恰到好處的表明了描寫的地點.更體現一種作者對北平的眷戀,故都的秋 的作者對文章的感悟及 故都的秋 的特點 作者 郁達夫 郁達夫的 故都的秋 用飽蘸情愫的柔毫,描畫出一幅神韻清絕 典雅質樸 極具個性的北國秋色圖。一切景語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