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原子彈發明的時間發明者意義,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發明要意義,發明人,時間

2021-03-04 06:24:06 字數 6169 閱讀 1768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原子彈研製故事

方針***確立積極防禦戰略2023年初至2023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和***主席就作出了要研製原子彈的決策。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主席確立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決定,為了防禦,中國也要搞原子彈。

我們不首先進攻別人,但不是消極防禦,而是積極防禦。這就是說, 如果有人進攻我們,我們要有辦法對付他。這是***一貫的戰略思想。

別人如果用原子彈轟炸我們,我們也要有辦法回擊他。所以,**決定我們也要研製原子彈。

總的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要靠自己研製,同時,要爭取外援 。那個時候西方國家封鎖我們,中蘇關係比較好,我們想爭取蘇聯給我們一些援助。

但是,有一條界線,只是爭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不搞共有。也就是說,搞原子彈的科研單位、工廠、各種裝置與技術都是中國自己的。你來援助我可以,我歡迎你、感謝你,但是,你不能與我共同擁有,共同使用。

這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大問題。所以,提出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你不要和我一起來共同管這個單位,管這個事情。這就是**當時搞原子彈的方針,是*****遠矚確立的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任務**決定以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原子彈。後來又決定自力更生為主研製導彈和自行研製人造衛星,統稱「兩彈一星」。原子彈和氫彈是二機部負責,導彈是國防部五院(後來的七機部)負責。

***對原子彈研製有一個批示:「要大力協同做好這件工作。」中國科學院就是按照**確定的「大力協同」和「三家擰成一股繩」的精神,主要承擔原子彈和導彈研製中一系列關鍵性的科學和技術任務,包括理論分析、科學試驗、方案設計、研製以至批量製造所需的各種特殊新型材料、元件、儀器、裝置等。

至於人造衛星,則從構思到建議,都是由中國科學院提出,先後兩次上馬(2023年、2023年)。由以***總理為主任、***為祕書長具體領導這項工作的**專門委員會批准後,在國防科委的統一組織下,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整個系統的技術抓總,並負責研製衛星本體,七機部負責運載工具,科學院和四機部共同負責地面測控系統。

科學院對***下達的「兩彈一星」任務非常重視,並由裴麗生副院長具體抓「兩彈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實。為了便於工作,在每一個研究所都安排幾個拔尖的中年科學家作學術祕書,通過他們瞭解情況,聽取意見,再找其他科學家談工作。中國科學院為了落實「兩彈一星」的研製任務,把管理機構分為兩個口:

一個是計劃局,管不承擔國防任務的單位;一個是新技術局,管承擔國防任務的單位。

新技術局管的單位雖然不及計劃局多,但是,它管的所都是大所,參加「兩彈一星」研製任務的科學研究人員佔全院科研人員的三分之二。谷羽是新技術局局長,宋政是副局長,陸綬觀是處長,幫助谷羽工作。谷羽是胡喬木同志的夫人,喬木是***的政治祕書,住中南海。

谷羽很熱心、活躍、能幹。她對國家計委和**各部比較熟悉,去談工作,互相支援、協作,很方便。有時候***向她問起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的有關情況,還可以向***當面反映。

新技術局除了專案所需的經費、器材優先得到保證以外,還有很多非標準裝置可以安排到各產業部門協助加工製造。研究室、實驗基地用的非標準裝置,由科學院研究所設計,由各有關產業部門按時製成,保證質量,按時交付使用。由國防科委統一管這方面的工作,派軍代表駐廠監督,提出設計的研究所也可以派員駐廠監督。

自力更生為主,就是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開展科研。當時研究核科學與核技術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還有一些分散在中國科學院的20多個研究所和其他部門的研究機構與大專院校。爭取外援為輔,主要是蘇聯答應幫助我們在北京某地建一個7000千瓦的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

這個反應堆全部歸中國科學院管。此外,在另一個地方建一個濃縮鈾工廠,造原子彈的關鍵原料是濃縮鈾。

故事製造原子彈的原料是鈾-235。***找到地質學家李四光,他當時是地質部部長,也是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問:

「中國有沒有造原子彈用的鈾礦石? 」李四光說:「有!

但是,一般的天然鈾礦石,能作為原子彈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幾。」要從礦石裡把這千分之幾的鈾提出來,再濃縮成為原子彈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濃縮鈾工廠。

為了搞原子彈,**專門成立了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他比我大

四、五歲,我叫他宋大哥。我們在安徽一起工作過幾個月,那是在百萬大軍過長江的時候,**決定成立安徽省委,他當省委書記兼省**主席,我當省**副主席。

我到科學院工作後的一天,宋大哥打**說要到我家拜訪我。我說:「你不要來,我去,你是大哥呀。

」他說:「不行。我一定去你那兒!

」因為搞原子彈,自力更生為主,主要靠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為了工作的方便,**決定把這個所整建制交給二機部,但是對外還叫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名義上由科學院和二機部雙重領導。由於研製原子彈的任務繁重,科研力量不夠,於是對任務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擔較大一塊任務外,很多重要任務還要由科學院的各研究所來承擔。當然,二機部也找**各部來承擔一些任務。

不過,那時**各部的研究機構剛剛建立不久,科技力量不強,有的能承擔,有的承擔不了,任務還是落在科學院肩上。原子能所整建制轉到二機部後,骨幹力量還不夠,還要科學院支援,我們又從其他所調給他們一批科技骨幹。

科學院原子能所2023年建在中關村,是當時中關村建築最好的樓。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以後,由蘇聯援助建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原子能所分為兩部分,大部分人遷到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那裡。

當時科學院搞原子能的有兩個姓楊的科學家:一個楊承宗,從法國留學回來的;一個楊澄中,從英國留學回來的。他倆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

為了區別,我們叫他們「法楊」、「英楊」。「法楊」是搞放射化學的,當時放射化學很關鍵。我們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楊承宗等一批科學家調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應堆那裡去(「英楊」楊澄中留在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負責配合原子能所工作)。

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關村搞理論工作。原子能所交給二機部後,我給他們打招呼說,以後科學院開會你們就不要來了,你們到二機部開會去。他們黨委書記、所長卻每次都要參加科學院的會,因為我們當時研究科學政策、科學家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問題很多,他們非常願意聽,一定要參加我們的會。

當時,科學院很有吸引力。還有從大學調去的化學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機部。

搞原子彈,最重要的問題是濃縮鈾的提煉問題,礦石裡能提出的天然鈾,同位素235含量只有千分之幾。此外鈾的提煉也很重要。所以,化學方面的科研任務很重。

當時科學院有四個最知名的化學研究所都有優秀科學家擔任所長,號稱「四大家族」:一個是上海有機所莊長恭老先生;一個是長春應化所的吳學周先生;還有北京化學所的柳大綱先生。此外,大連化學物理所也是非常強的,那裡有張大煜先生。

我對三強說,科學院幾個化學所承擔你的任務, 哪個所能夠承擔什麼任務你都清楚,讓哪個所承擔什麼任務你提出來,我們安排,都選最好的人為你做工作。

當時上海有機所只有研究力量沒有生產力量,不能夠提供產品。我到科學院以後,讓各所建立小工廠,上海市委還送給我們若干小廠,給研究所當實驗工廠。而且,還選最好的老師傅。

我從鐵道部呂正操部長那裡請來了許多老工人,很不錯。我說你鐵道部有幾千人的機車車輛廠,選一批最好的工人老師傅,來支援科學院吧,我們各個研究所裡也搞附屬工廠。我們需要的儀器裝置不自己搞不行。

要建立研究室,要研製裝置。有的買得到,有的買不到,要自己做。另外,還有很多非標準裝置,科研人員設計圖紙,讓工廠做才行。

所以,我們從鐵道部選了不少老師傅。我在北京中關村專門召開老工人會,我說你們是金手藝,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東西!老工人聽了非常高興。

另外,從部隊技術兵種的復員兵中,挑選了數千名有技術的戰士當工人,他們起了很大作用。

2023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協議撤退專家。當時受影響最大的是濃縮鈾廠,關鍵材料蘇聯不給了,整個廠就停頓了。最緊迫的關鍵技術問題有三個:

此外,原子彈**試驗資料的採集,科學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個試驗主要是在空曠無人的地方進行,可以試驗它的破壞力,針對各種建築物、各種生物,包括鐵籠子裡面的猴子、兔子等等。因為原子彈有放射性,看它們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

中國科學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參加試驗了。

2樓:島與練

2023年10月16日成功發射 主要是鄧稼先團隊 當時蘇聯對中國的敵對政策嚴重影響到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危,成功發射對蘇聯有一定的威懾力(而且當時實在新疆地區試爆,更顯示中國不會忍受外方的威脅)。中國是世界上從研究到成功所用時間最短的國家,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發明.要意義,發明人,時間

3樓:緣z1訣

時間 重大發明 發明者 意義

1939 侯氏制鹼法 侯德榜 世界上制鹼工業上的重大突破

1964 人工合成胰島素 鈕經義 為人類認識生命 揭開生命奧祕邁出一大步

1973 中國雜交水稻 袁隆平 為水稻大幅度增產開閉了新的途徑

1992 漢字鐳射照排系統 王選 為漢字告別鉛字印刷術開闢了通徑

2001 數字機械化 吳文俊 國家和人民在新時期科技和創新的進步 1

、2023年成渝鐵路建成通車

2、2023年錢學森《工程控制論》問世

3、2023年馬寅初提出「新人口論」

4、2023年試製成功新型噴汽式飛機

5、2023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6、2023年第一座原子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投入使用

7、2023年在「陸相成油理論」指導下,發現大慶油田

8、2023年第一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9、2023年朱洗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單性生殖蟾蜍

10、2023年第一臺紅寶石鐳射器誕生

11、2023年第一臺萬噸級水壓機研製成功

12、2023年首次斷手再植手術成功

13、2023年第一顆原子彈**成功

14、2023年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5、2023年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成功

16、2023年第一顆氫彈**成功

17、2023年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18、2023年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2023年第一艘核潛艇下水試航成功

20、2023年陳景潤研究「哥德**猜想」取得重大突破

21、2023年精確測得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

22、2023年楊樂、張廣厚在函式論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23、2023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

24、202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秈型雜交水稻獲國家發明特等獎

25、2023年潛艇水下發射導彈圓滿成功

26、2023年「銀河」億次巨型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

27、2023年治瘧新藥「青蒿素」研製成功

28、2023年「中國環流器1號」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29、2023年第一座遙感衛星地面站建成

30、2023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

31、2023年超導研究取得世界領先成果

32、2023年「長征」運載火箭發射「亞洲1號」通訊衛星成功

33、2023年第一臺載人式水下機器人研製成功

34、2023年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

35、2023年「銀河-ii」10億次巨型計算機系統通過鑑定

36、2023年北京自由電子鐳射裝置獲紅外自由鐳射

37、2023年確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

38、2023年「曙光1000」大型平行計算機研製成功

39、2023年原始中華龍鳥化石在遼寧發現

40、2023年洪國藩在世界上首次構建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41、2023年「銀河—iii」百億次巨型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

42、2023年建成亞洲最大跨超聲速風洞

43、2023年製備出超長定向碳奈米管列陣

44、2023年研製的阿爾法磁譜儀搭乘太空梭升空

45、2023年載人航天工程首飛試驗圓滿成功

46、2023年「夏商周斷代工程」擬定出三代紀年

47、2023年參與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1%任務

48、2023年找到「金釘子」——全球二疊、三疊系界限層

49、2023年研製成功首枚高效能通用微處理晶片「龍芯」一號cpu

50、2023年率先繪出水稻基因組精細圖

51、2023年首次載人航天獲得圓滿成功

52、2023年10萬億次高效能運算機啟用並躋身世界十強

53、2023年青藏鐵路解決世界三大難題,全線鋪道大貫通

54、2023年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建成

55、2023年三峽大壩建成

56、2023年嫦娥一號發射成功,獲得清晰月面圖象

57、2023年首臺自創12000米特深井石油鑽機

58、2023年「神七」完成中國首例太空行走

59、2023年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

60、2023年突破奈米二氧化矽微粉技術

* 「新中國成立60年來60項重大發明」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o(∩_∩)o謝謝

matlab發明者是誰呢,空調的發明者是誰

matlab是美國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業數學軟體。用於演算法開發 資料視覺化 資料分析以及數值計算的高階技術計算語言和互動式環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兩大部分。是mathworks公司用研發團隊的名義發明的,並沒有特定的人名 20世紀70年代,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電腦科學系主...

電腦的發明者是誰

世界上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誰發明的?中國的教科書 絕大多數學術著作和科學普及著作所說的電子計算機發明人都不是真正的發明人。真正的發明人是美國人約翰 阿塔那索夫 atanasoff 教授。大多數書上說,美國籍匈牙利裔科學家馮 諾依曼 john vonneumann 1903 1957 是電子計算機的發...

餃子的發明者是誰

對於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餃子原名 嬌耳 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相傳東漢末年,醫聖 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