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夏商西周三代象徵什麼,鼎在夏商周三代象徵什麼

2021-03-04 06:22:33 字數 5423 閱讀 3486

1樓: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

「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

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鼎被賦予神聖的色彩,起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說。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

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

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

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國滅則鼎

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 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

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

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

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3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

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

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

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

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祕,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

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2樓:牛山腳下

主要是食具,而這種食具也只能用於祭典上面,實際用途不多,更多像禮器。而鼎的數量多少是跟身份地位有關的,天子九鼎,諸侯六鼎,士大夫一鼎至三鼎,而現今考古人員在開挖到三代和春秋戰國時代墓葬時,第一個步驟就是看墓裡面有沒有鼎的出現,然後就是根據鼎的數量多少來判斷這個墓葬的等級。

3樓:安薇

象徵皇權,起源於大禹鑄九鼎,所以才以問鼎來比人慾謀奪天下的野心

4樓:匿名使用者

權力天子九鼎

諸侯五鼎

卿大夫三鼎

5樓:巨力半犬

權力的象徵。周朝,用鼎越多地位越高

6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權力和國家統一。

7樓:匿名使用者

象徵國家和政權。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

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

鼎在夏商周三代象徵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鼎在夏商周時期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

9樓:匿名使用者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

10樓:匿名使用者

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後來因用於烹飪祭祀給神的牲畜,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中君主、大臣等權力象徵。

鼎在夏商周三代象徵著什麼???????? 求啊 !!

11樓:匿名使用者

鼎原為【古代的烹飪之器】

代表【傳國重器】【國家】【

權力】象徵【顯赫】【尊貴】【盛大】

鼎是代表__【和平、發展、昌盛】 __的吉祥物鼎的象徵意義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

「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

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

鼎被賦予神聖的色彩,起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說。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

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

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

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國滅則鼎

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

歷史上有「問鼎」的典故,語出《左傳 宣公三年》,大意是:楚莊王為討伐外族入侵者來到洛陽,在周天子境內檢閱軍隊。

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

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結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孫滿的嚴詞斥責。

後來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鼎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

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

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3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

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

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

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

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祕,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

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12樓:其實愛不難

鼎本來是炊事器皿,但從夏開始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貴族身份的代表!

夏商周關於鼎的成語典故

13樓:銘越塗料小郭

莊王問鼎,夏傳九鼎,項羽扛鼎,鼎足三分

莊王問鼎

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取得勝利,建立了周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把國土分封給自己的親戚和有功之臣,形成了許多諸侯國.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已控制不住整個天下.諸侯勢力興起,互相爭奪霸權.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相繼稱霸.

楚國的穆王死後,兒子旅即拉,就是赫赫有名的楚莊王.

楚莊王整頓內政,厲行改革,國家漸漸富強起來.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出兵滅了庸國,第六年打敗了宋國.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帶兵攻打陸渾的戎族,路經東周的都城洛邑,在城郊舉行了一場旨在炫耀武力的閱兵式,威脅周室,似乎有取而代之之意.

金鼓聲嚇壞了有名無實的周天子,他連忙派大夫王孫滿到城郊去慰勞楚軍.作為東道主的王孫滿與遠道而來的霸主楚莊王,進行了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楚莊王咄咄逼人地說:

「我聽說大禹鑄有九鼎,三代相傳,為傳世之寶,聽說陳列在洛邑,不知鼎的形狀大小與輕重如何?你講給我聽一聽.」

王孫滿聽出了這話裡的弦外之音,十分嚴肅地回答;「夏、商、週三代是靠德來維持的,**是靠鼎呢?從前,大禹統治天下的時候.九個州都送來了州產的青銅,鑄了九鼎.夏桀無道,鼎為商所有,商紂暴虐,鼎又傳到了周.

如果有道德,鼎雖小也重,若沒有道德,鼎雖大也是很輕的.從成王把鼎定在郟鄧算起,已經傳了三十代,七百年,現周天子的地位雖然衰弱了,但還不到被人取代的時候.鼎的輕重,你還是不要打聽了吧.

王孫滿不卑不亢地答覆,替莊王清醒了頭腦,也打消了他的非份之想.他也自知還沒有取代周室的實力,只好偃旗息鼓,告辭而去.這是一段人們較熟悉的歷史典故,後人常用「問鼎」,表示覬覦政權,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權,就是由此而來.

夏傳九鼎

可以和考古發現相印證的是,不少古代文獻都把中國開始鑄造青銅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傳,由於夏禹治水有功,被擁戴為王,九州(代表中國各地) 各部落領袖紛紛把他們的藏金(青銅)獻給夏禹,而各方國的酋長,也把他們各族的影象進奉.夏禹於是利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座大鼎,並把各種影象裝飾到鼎上,用來象徵九州 .

夏禹所鑄的九個大鼎,後來便成為夏商周三代相傳、作為國家政權象徵的「九鼎」,而「定鼎」、「問鼎」、「鼎遷」,都是指國家政權的確立或變革,這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這九個鼎後來流傳至春秋時代的東周王室,並出現楚王「問鼎中原」的故事.這一故事發展到漢代,又有「泗水取鼎」的故事:據說九鼎後來被秦昭王奪走,搬運途中一隻鼎掉進了泗水.

秦始皇時派人打撈,剛拽出水面,被龍咬斷繩索又落入水中——因為秦朝無德,不該保有九鼎.

扛鼎大力士:項羽

「扛鼎」即用手舉鼎,與現代舉重頗為近似.古人崇尚力量,從戰國到漢代都以「扛鼎」作為舉重訓練的方法,《說文》:「扛,橫關對舉也,從手工聲.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史書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的記載.

「力拔山兮氣蓋世」、 「長八尺餘」的項羽「力能扛鼎」的傳說則見於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可見,項羽曾是雙手託舉青銅鼎的大力士.

鼎足三分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夏,商,西周的亡國之君分別是誰,1 夏,商,西周三個國家的開國君主和亡國之君分別是誰?

夏 夏桀 商 紂王 西周 周幽王 1.夏,商,西周三個國家的開國君主和亡國之君分別是誰?夏桀夏桀,又名癸 履癸,商湯把他諡號桀 凶猛的意思 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發之子,在位52年 前1818 前1766 履癸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生卒年不詳。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

夏商周的故事,夏商周三代有哪些有意思的典故,傳說

1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 紂 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佔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

近親三代禁止結婚的法律只在中國麼

盡是近域的也不要結婚 要是找個南美的老婆,孩子一定很聰明 不是隻有中國啊 因為不是隻有中國近親結婚才能生出畸形兒.近親不能結婚是不是隻有中國的法律的才有?近親婚姻會導致下一代出現很多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所以我國法律規定直系血親以及旁系三代以內血親禁止結婚。相對這點,國外一些地區和國家確實比較開放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