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詩《烏衣巷》中朱雀橋邊野草花的

2021-03-04 00:09:20 字數 1908 閱讀 3887

1樓:匿名使用者

烏衣巷朝代:唐代

舊時王謝堂內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容。

譯文及註釋

翻譯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註釋【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 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於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

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後,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彙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樑陳先後建都於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詩意是什麼

2樓:大愚若智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中的詩句。

字面意思是:朱雀橋邊長滿叢叢野草,點點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西斜。

簡析:「朱雀橋邊野草花」一句中,草長花開,表明時當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個「野」字,這就給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氣象。

再加上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橋畔,這就使讀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昔日車水馬龍的朱雀橋,已經荒涼冷落了。

「烏衣巷口夕陽斜」一句,表現出烏衣巷不僅是映襯在敗落淒涼的古橋的背景之下,而且還呈現在斜陽的殘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開花」解的「花」字相對應,全用作動詞,它們都寫出了景物的動態。「夕陽」,這西下的落日,再點上一個「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慘淡情景。

劉禹錫的《烏衣巷》中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這個斜字怎麼念?

3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格律詩讀音的一己之見

跟學生們一起重溫中學詩歌時,幾個字的發音又激起了我那個中學時很是困惑的問題——

現代人究竟該怎樣讀舊體格律詩?

第一首中的「野」字——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中學時我的老師告訴我:詩中「四野」的「野」字,應該讀作「yǎ」。

當時我就問:為什麼後面「野茫茫」的「野」卻讀成「yě」呢?

老師說:古代就是這樣發音的,這樣才押韻呀,別問那麼多了,就這樣記著就行了。

於是我不問了。

第二首中的「斜」字——

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時老師告訴我:「斜」字應該讀成「xiá」。

我沒有再問,只是在想,難道在這整首詩中,古今音有差異的只有這一個字嗎?為什麼其它的字不都按照古音來讀呢?如果說「斜」是為了押韻而讀古音,那「夕」是否也可以為了平仄而讀古音呢?

我總覺得,既然是現代人,如果不想在古詩文或古漢語方面做研究做學問的話,還是按照我們現代漢語來讀吧。或者,如果真的想體驗舊體格律詩的音韻美的話,那就整首詩歌都用古音來讀。不過這樣一來,恐怕大部分的中學老師都得去進修古漢語音韻學啦,大部分的中學生也都得饒著舌頭來重新學漢字讀音啦,這好像沒有必要吧?

可是,一首詩中只挑選出一兩個字,標上並不標準的所謂古音,語文的權威專家們就沒感覺到不倫不類嗎?

國慶節閒來無事塗鴉寫字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兩個字。

假如,我用楷書寫了一首《敕勒歌》,唯獨那個「野」字用的是篆體。又假如,我用通行的簡體字寫了一首《烏衣巷》,卻唯獨那個「斜」字用的是繁體。諸位看官,以為如何呢?

嘻!笑煞人也!

「斜」無繁體,此作者誤不過意思是那個意思

烏衣巷的全詩及意思,烏衣巷古詩全文意思

野花在朱雀橋邊遍地盛開著,烏衣巷口夕陽正在西落,映照著失望與淒涼,昔日的輝煌與顯赫早已不復存在。過去的燕子停留在王導 謝安等豪華宅第人家,而如今卻已飛到了普通的百姓家中。劉禹錫的詠史詩 金陵五題 中的第二首,這首詩寫詩人對人生沉浮,盛衰興敗的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

劉禹錫的詩赤壁中的尾句的含義是什麼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賞析詩篇的開頭借一件古物興起對前朝人 事 物的慨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兩句意為折斷的戰戟沉在泥沙中並未被銷蝕,自己將它磨洗後認出是前朝遺物。在這裡,這兩句描寫看似平淡實為不平。沙裡沉埋著斷戟,點出了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戰...

帶有橋的詩(全詩),帶有橋的古詩句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帶有橋的古詩句 帶橋的詩詞非常多,選取部分,示例如下 1 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唐 宋之問 靈隱寺 2 春樓不閉葳蕤鎖,綠水回通宛轉橋。唐 韓翃 相和歌辭 江南曲 3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隋唐 虞世南 和鑾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