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主要教育內容,西周學校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什麼?

2021-03-03 23:24:37 字數 4997 閱讀 6083

1樓:棋盤上的小棋子

教育活動起源於人類參與社會生活和人類自身身心發展的需要,原始教育和現代教育相比,有以下特點:目的一致,教育權利平等;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包容多種方面;教育手段侷限於言傳身教;男女教育有區別;教育沒有專門的場所和專職人員。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遠古時期教育的原始性。

夏夏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學校有明確的文字記載,但沒有直接的證據。教育主要針對戰士,特別注重習射,培養武士。教育的內容包括軍事教育、宗教教育、人倫道德教育。

商商朝時期,學校有古籍記載,且有文物實證。當時已經有成熟的文字比如甲骨文、陶文、金文。大學、小學、國學、鄉學,有不同的分類。

教育的內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禮樂教育、書數教育上。從甲骨卜辭來看商朝,已有真正意義上的學校,學校已有一定的規模且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很重視。

西周西周時期,經濟上實行奴隸主貴族的土地國有制,政治上實行以宗法制為基礎的分封制度,思想意識上由重鬼神逐漸變為重人事。這些,決定了統治者對教育極為重視和高度壟斷。西周的學校設定分為兩類:

1、按行政級別分為國學和鄉學,國學是設在王都的**學校,專為奴隸主貴族子弟設立。鄉學設在國都郊外的六鄉即地方學校 ,一般為奴隸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設立。2、按入學年齡分為小學和大學。

因等級不同,小學和大學教育開始的時間不同,王侯太子8歲即可接受小學教育,公卿太子10歲或13歲、普通學生則必須滿15歲。小學教育學習年限為7年,在此期間主要學習道德行為準則與社會生活知識技能。太子15歲接受大學教育,公卿和平民需滿20歲,大學教育學習年限為9年。

西周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以「明人倫」為核心。學生在學校學習六藝:禮(政治倫理)樂(綜合藝術)射(射箭)御(駕車)書(書寫)數(計算)。

西周的家庭教育可從以下文字中,窺得一斑:「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絲。

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處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

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

」意思為:嬰兒在自己能吃東西的時候,要教他用右手進食。在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先要教會他怎讓應答大人的招呼,男孩應聲要直,女孩應聲婉。

男孩要佩革製衣帶,女孩要佩絲製衣帶。孩子六歲,教他數數,並教認識東西南北中的方位。七歲,男孩和女孩便不能坐在一張席子上了,也不共用一份食具。

八歲,開始進行禮讓訓練。出入門戶和吃東西時,都要讓年齡長者先於己。九歲,要教兒童學習計算日期。

除教用自然數排列年代、日期外,還要學習中國古代特用的天干地支相配法。十歲,男孩外出上學,學習書寫和計算,也可以不再住在內室了。女孩子十歲不再出閨門,由保姆或母親教女德女工。

學理麻、抽絲。

西周學校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什麼?

2樓:blackpink_羅捷

西周已有較發展的教育制度。在國人鄉里中設立的學校,稱為庠(一說稱序),教授知識技藝。貴族子弟的教育更為完備,專設有小學、大學。

貴族子弟滿八歲入小學,到十五歲成童時入大學。《周禮》有師氏、保氏兩官,從他們的職掌看,教育的內容包括德行、技藝和儀容等方面。技藝兼及文武,有禮、樂、射(射箭)、御(駕車)、書(文字)、數(算術),稱為六藝。

3樓:漫閱科技

西周學校制度是典型的官師合一型別,其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知識。與商代相比,西周學校有較大的發展,其官學已有國學與鄉學之分,國學之中已有大學與小學之分,這在先秦文獻及銘文中均有具體的記錄。

中國古代教育的內容 20

4樓:秦呦

在夏就開始有學校,先秦至兩漢以禮樂為中心,且包含文武,稱為六藝教育-禮、樂、射,御、書、數。後面每個時期教育內容都不一樣,封建時期也就統說古代了,多以四書五經為主的教育內容。

5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很長,你是指什麼時候

中國古代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

6樓:匿名使用者

目標內容

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識記理解

運用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時期的世襲制;夏商時期基本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政治制度的影響。

夏朝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並對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直接影響。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及宗法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分析圖表

史料解讀

問題**

我國進入階級社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

西周的分封制

武王周公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內容。

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作用。

分析圖表

史料解讀

問題**

周武王廣泛推行分封制是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體現。

西周的宗法制

西周宗法制的內容。

西周宗法制的特點及其深遠影響。

分析圖表

歷史比較

問題**

中國古代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7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商時期的世襲制;夏商時期基本的國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政治制度的影響。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夏商周時期的**教育發展是怎樣的?

8樓:北京創典文化

在現存**文字資料中,有關**教育最早的記載,是五帝時期的成均之學。成均之學是以**教育為其主要教學內容,所以說成均之學是我國學校**教育的源頭。到了夏商時期,我國比較重視禮樂教化作用,除了保留成均外,又有所謂殷尚聲之說,並新設瞽宗這樣的**教育機構。

不過,當時禮樂內容偏重於祭祀、宗教、習禮方面內容。到了周代,雖說禮樂應用範圍沒有超出上述範圍,但卻更注重倫理、禮制等政治思想方面需求。西周時,其教育政策是根據宗法制度的需要而制定的,提出以明人倫為教育目的,並以禮、樂、詩、書相輔,文藝的樣式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教育的介紹

9樓:彼岸的暗夜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變革的時期,也是由諸侯**割據趨向全國大統一的時期。春秋開始,周王室還能作為140 多個諸侯國家的「共主」。以後,各諸侯國相互不斷兼併,周王室反淪為大國的「附庸」。

到戰國初期,見於文獻記載的,還有十幾個國家;及至戰國末期,餘下的韓、魏、楚、趙、燕、齊等六國相繼被秦滅亡,全國才真正統於秦。按照歷史發展的一般情況,處於長期**、戰事頻繁的時代,社會生產力往往要受到巨大破壞,社會的發展是比較緩慢的,文化教育尤其受到嚴重的影響。可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儘管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卻奇蹟般地推動著一場全面的大變革。

諸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形成了我國古代史上的一個大轉折時期。這個轉折時期,促使奴隸制社會崩潰而過渡到封建社會。

教育的大變革,直接受到政治變革的影響,首先是由於各諸侯國國策的改變。奴隸社會中,國家大事唯戎與祀。西周時期,貴族子弟在學校中除了學習射、御以外,其他科目多與祭祀有關。

到了春秋時期,宗族血緣維繫的宗法制度已失去它的控制能力,諸侯紛紛立國,這些國家十分重視治理政事、培植軍事力量,以增強實力、盛大國勢。他們的「大事」已不在戎與祀,而在戎與治,特別要求能適應新形勢的新一代的管理人才。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正是最早廣納賢才破格用士的國君。

他委任管仲以相仕,使齊桓公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稱霸,並且「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史記"管晏列傳》)。像管仲這樣能在新形勢下大顯身手的人才,決不是在繼承西周教育傳統的官學中所能培養出來的。事實上,春秋初期,官學中僵化的學制和陳舊的課程,早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各諸侯國的政治變革,逼使教育必須改革,以滿足對人才的需求。

這場變革,隨著奴隸社會的崩潰和封建社會的建立,延續了五百多年。其特點是貫穿著官學由衰而興,私學由興而衰這條主線,緊緊圍繞著人才需求這個中心發展的。官學和私學並不是對立的,相互並不排斥,官學和私學的興衰過程,恰恰是彼此替代的過程。

這個過程,在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替代方式,這決定於各國所制訂的教育政策和政治改革的深度。

春秋戰國教育變革,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約在春秋初期至中期。各國開始改變西周的學制,並制訂各自的教育政策。

第二階段,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諸侯國為了爭霸或保持霸主地位而重用人才,器用人才,私學興起,「師」的地位確立。第三階段,約在戰國初期至戰國中期。

諸侯國間的**和兼併日益劇烈,私學進一步發展,形成不同學派,統治者逐漸給私學以政治影響,官學開始恢復。第四階段,約在戰國中期至戰國晚期。歷史發展的潮流趨向統一,分散的私學已不能發揮作用。

官學的地位已超過私學,師資力量多向官學集中。執政者通過官學扶植統治力量,官學擴大,最後,實現「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學吏教育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個階段的教育變革,構成本書編寫的框架。在這個意義上,春秋戰國教育史,實質上是一部從奴隸制教育過渡到封建制教育的變革史。基於這個觀點,本書從回顧西周教育情況入手,採取對比和分析的方法,使讀者基本上掌握這一時期教育變革的歷史程序。

春秋戰國教育變革,雖然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是處於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但有關史料卻很缺乏,而且分散在一些古文獻裡,每每夾敘在歷史人物的政治見解、倫理德行等言論之中。長期以來,有些教育史著作受史料的限制,對教育思想論述較多,史實較少。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史,史料更少。

例如百家爭鳴,聯絡到教育,即各個教育學派之爭,就不如哲學思想爭鳴的史料充實和廣泛。因此,對於一些具體問題的探索、分析和爭辯,由於資料不足,又嫌記載簡略,只能作一般推測。建國40 多年來,我國考古工作成果豐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遺址、墓葬中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出土了大量的文字資料,諸如銅器銘文、簡牘、帛書之類,直接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種種活動,其中不乏與教育有關的資料。

如韓非在教育改革中,提出「以法為教」,過去根據古文獻資料,對「法」往往講得很籠統,僅指法令政策而已,不能進一步具體化。1975 年,湖北雲夢睡虎的秦墓出土了大量秦簡,其中有許多是與「以法為教」密切聯絡的教材資料,這些都是具體說明學吏制度的寶貴記錄。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就是力求將考古學資料和歷史學資料結合起來研究古代教育史,以期較為全面和深刻地反映出春秋戰國教育的實際。

誰有《愛的教育》的主要內容啊

愛的教育 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名著,它是以日記方式來寫的,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本書表達了作者對家庭 學校 父母 兄弟姐妹 師生之間關係的看法。看完這本書之後,其中有幾篇是我特喜歡的。例如 高尚的行為 內容是這樣的 作者上課室時,看見三四個同學正在戲弄紅頭髮的克洛西,他是一隻...

教育局的服務內容包括哪些,教育局主要是服務什麼的?

1,區,縣教育局是負責區,縣級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師人事管理,例如教師在學校之間的流轉 同時負責本區,縣教育事業的發展,例如教學實驗課程的開發,教師的培訓,組織各類學生為參與主體的教育類活動例如演講比賽 組織聯考等。教育器材等硬體資源的配置也是教育局的業務。2 市級教育局對照區,縣教育局職能,更加...

人生價值觀教育主要包括那幾方面內容

人生價值觀教育主要包括人生觀與價值觀兩方面的內容。1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主要內容是對人生目的 意義的認識和對人生的態度,具體包括公私觀 義利觀 苦樂觀 榮辱觀 幸福觀和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人們在人生實踐和生活環境中逐步形成的。由於人們的社會實踐 生活境遇 文化素養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