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是什麼時候開始開採的啊

2021-03-03 22:25:09 字數 5127 閱讀 5848

1樓:匿名使用者

十五世紀中期開始,和田山料玉就已大規模開採了

2樓:薩阿代提

夏天、冬天都有。只是冬天農民都沒有農事了····他們都去玉龍喀什河採挖玉石!!手工採挖·當然還有機械採挖!

3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冬天不能開意外都在開採!

和田玉是什麼年代開採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和田玉是以產地和田命名的,經歷了一個演化過程。早在新石器時代,崑崙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了和田玉,並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國最古老的和田玉運輸通道「玉石之路」,即後來的「絲綢之路」的前身。戰國時期和田玉被稱為「禺氏之玉」。

秦代也稱為「崑山之玉」,以後還有叫「玉田玉」。

秦始皇開始,中國實行皇帝制,一直到清代,和田玉成為帝王玉。皇宮的玉器多是和田玉製成。特別是象徵皇權的玉璽多用玉製作的,其中絕大多數是和田玉。

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時期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材料,至清代始開採山料。

5樓:匿名使用者

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

新疆和田玉如何開採的

6樓:金玉人生

【 揀玉和撈玉 】

揀玉和撈玉是古代採玉的主要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在河流的河灘和淺水河道中揀玉石、撈玉石。採玉有季節性,主要是秋季和春季。

莽莽崑崙山中有多條河流,河水主要靠山上冰雪融化補給。夏季時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河水暴漲,流水洶湧澎湃,這時山上的原生玉礦經風化剝蝕後的玉石碎塊由洪水攜帶奔流而下,到了低山及山前地帶因流速驟減,玉石就堆積在河灘和河床中。秋季時氣溫下降,河水漸落,玉石顯露,人們易於發現,這時氣溫適宜,可以入水,所以秋季成為人們揀玉和撈玉的主要季節。

冬天時天氣寒冷,河水凍冰,玉石不易發現,也難以拾撈,因此,冬季一般不採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覆露出,又成為揀玉和撈玉的好季節。這種季節性採玉,古代文獻多有記載。

如從晉天福三年(938)張匡業、高居誨出使于闐,見到採玉情況。在高居誨《行程記》中記述說:"每歲五六月,大水暴漲,則玉隨流而下。

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這說的是秋季河中撈玉,清代乾隆皇帝在有關和闐玉採玉的詩篇中提到:"于闐採玉春復秋,用供王賦輸皇;"和闐撈玉春秋貢"。這說明採玉和貢玉有春秋兩季。

這種季節性開採,清**也有規定,如在乾隆二十六年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採玉兩次。四十八年停採春玉 ,只在秋天採玉。

古代在河中撈玉有一套嚴格的制度。據高居誨在《行程記》中記載:"其國之法,官未採玉,禁人輒至河濱者"。

《新五代史》也同樣說:"每歲秋水涸,國王撈玉於河,然後得撈玉。"從這些歷史文獻所知,那時,王公貴族十分珍視和闐玉,奉為珍寶,採玉季節開始,要舉行採玉儀式,首先得於闐國國王親臨現場,象徵;撈玉於河",然後,才容許國人採玉。

這種作法,與中國古代傳統的禮儀有關,凡隆重之事,**要親自到場。現今中外的領導人奠基和剪綵之類,依然與之類似。

古代採玉有官採和民採。首先是官採,即在**監督下,由採玉工人撈玉,所得之玉全部歸官。官採也有嚴格的規定。

清代椿園寫的《西域聞見錄》中記述了當時撈玉情景。說:"河底大小石錯落平鋪,玉子雜生其間。

採玉之法,遠岸官一員守之,近岸管官一員守之,派熟練回子或三十人一行,或二十人一行截河並肩,赤腳踏石而步,遇有玉石,回子即腳踏知之,鞠躬拾起,岸上兵擊鑼一聲,官既過朱 一點,回子出水,按點索其石子去;清代福慶在一首詩中有同樣的描述:"羌肩銑足列成行,踏水而知美玉藏。一棒鑼鳴朱一點,岸波分處繳公堂"可見,那時撈玉是何等的嚴格,官兵層層把守,河中的玉石財富,全為官府壟斷攫取,當地人民所得到的是奴隸般沉重的差役。

至於民間撈玉,清代前期嚴禁。為阻止民眾自行撈玉,清**在"和闐西城外之東西河共設卡倫12處,專為稽查採玉回民"。直到嘉慶四年(1799)才開玉禁,規定在官家採玉之後或官家採玉範圍之外進行,人們在白天或晚上分散揀玉或撈玉。

古代撈玉的河流不少,這些河流流經崑崙山,把美玉帶給人間。歷史上著名的玉河有:和闐地區的玉龍喀什河、喀啦喀斯河,葉城一帶的葉爾羌河、澤普勒善河及且末縣內的一些河流。

這些河流所產和闐玉古代文獻也有記載,如《西域聞見錄》中說葉爾羌河所產之?quot;大者如盤如鬥,小者如拳如栗子,有重三四百斤者,各色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蠟之黃,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種羊脂朱斑,一種如波斯菜而金色透露者,尤難得。"世界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也說:

"培因省---首府叫培因,有一條河流橫貫全省,河床中蘊藏豐富的玉礦,出產一種名叫爾西頓尼和雅斯白的玉石。"又說:"沙昌省---境內有幾條河流,也出產玉石和碧玉,這些玉石大部分銷往契丹,數量十分巨大,是該省的大宗輸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獻中的產玉河,迄今已很少採玉了。如果人們按古人撈玉之河採玉,或許會大有收穫。

古人在玉河中如何撈玉呢?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所附的撈玉圖,給人們以答案。在白玉河撈玉圖中,可見人們於月光之夜在河中邊察玉。

宋應星在書中說:"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國人沿河取玉者,多餘秋間,明月夜望河候視,玉璞堆積處,其月色倍明矣。凡璞隨水流,仍錯離亂石淺流之中,提出辨認,而後知也。

白玉河源向東南,綠玉河源向西北,亦力把力把,其他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沒水而取者,雲陰氣相召,則玉留不逝,易於撈取,此或夷人之愚也。

關於撈玉方法,古代文獻雖多有記載,然而,由於古代對玉的宗教化,採玉蒙上了許多神祕的色彩,有一些不科學的說法,如"踏玉"、"月光盛處有美玉"、"陰人召玉"等等。對這些說法,我們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實驗,認為有澄清的必要。

"踏玉"說,認為採玉人在河水中憑腳下感覺,可以分辨出玉和石來。《西域聞見錄》中就有此說,如說:"遇有玉石,回子腳踏知之。

"實際上,和闐玉子玉雜於亂石之中,子玉與其硬度相近的石英岩,矽質岩等礫石,經作者實驗,腳觸感相似,踏腳區別不開。又訪問多年採玉老人,也認為腳踏辯玉不存在,因此,古人河中撈玉,關鍵是憑眼睛觀察,當發現可能為子玉時,即拾起再仔細區別。

"月光盛處有美玉。"這種說法見於《唐書》等歷史文獻中,如說:"月光盛處必得美玉,""玉璞堆積處,其月色被明",這是說:

再月光之下,子玉特別亮,如見到月光下很光亮的石頭,必得美玉。現代友有人解釋為:因玉多潔白潤滑,反射率較大,故顯得月色倍明。

實際上,和闐玉的折射率和反射率不大,不具發光性。經實驗,在夜晚明月當空的水盆中,和闐玉與同一顏色的石英岩或大理岩礫石沒有什麼區別,沒有見玉因月色而倍增的情況。有經驗的揀玉者,辯水中之玉,主要看玉的油脂光澤和色澤。

"陰人招玉",這是古代當地人的迷信之說。古代有的**認為玉聚斂

7樓:童話裡的玫瑰

在「新疆且末和田玉節」即將召開的時候,新疆泰和龍公司與新疆寶玉石協會所有會員前往和田市且末縣,參加且末縣玉石節的開幕,活動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啟程先是到了于田,途徑洛浦縣,來到了和田南部地區的玉龍喀什河的渠首。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種震撼,一邊是相對原始的人工挖掘,另一邊則是轟鳴的大型機械掘進,不論是哪一種採玉方式都對自然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採玉已經達到一種瘋狂的境界,但是我想,和田美玉的價值正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得到了認證。我們此時此刻在這片土地上,能深刻的感受到:

生態環境需要保護,我們的地球才會有脈搏。我們祈禱:自然,安靜,和諧!

第二天,我們返回于田縣,途徑阿羌村,來到著名的阿拉瑪斯玉礦,深處大山包圍中的玉礦此刻顯得格外荒涼,土灰,石粉,礦巖主宰了這裡的一切。晚上我們留宿在當地的維吾爾族百姓家裡,這個好客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接待了我們,淳樸的民族文化和古樸的民風使我們的心靈在這裡又得到了洗禮,人類的又一次返璞歸真在這裡得到迴應。

次日凌晨,天還沒有亮,維吾爾族大姐就起來為我們準備早餐——清燉羊肉,等到我們一起來就看到了熱氣騰騰的飯,在山裡能吃到這樣的早餐,的確感到很溫暖。大約在10:30分的時候我們就上路了。

在崎嶇的山坡上我們的車艱難的前行,走到大約10分鐘的時候通向柳什大隊的路在這裡斷了,我們的行程受阻,無奈只能調頭重新找一條路。接下來的行程還好比較順利,車到了沒有路通過的地方,只有馬車,毛驢車,摩托車能通過,我們背起行囊開始步行,一路上偶爾可以碰到趕毛驢車的「老鄉」,馬車或者是毛驢車經過的地方揚起的塵土層層落在了我們的身上。繼續一路前行,看到了這裡的自然條件真是非常的惡劣,據我們瞭解當地下雨的時節是很少,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渠道里都沒有水,在眼前的或者是周圍的山坡上只能見到快乾枯的小草仍舊堅強的活著,和它們作伴的或許還有五腳蛇。

聽當地採玉的人講,在這樣的羊腸小道上要走兩天才能到達阿拉瑪斯礦的礦點。我們來到這裡,主要是想親身體驗採玉的難度。我們在路上的時間很少,來回就4小時,但是我們的體力已經有點不支了。

我想,如果身體的條件不好或者是在路途中出現任何的狀況都是很危險的,我們僅僅是體驗了4小時,和那些常年在這條路上的運玉工來說是絕對不值得一提的。

日落之時我們返回了,因為太疲憊,在車上大家都睡了........

這段經歷對我們來說可能是終身難忘的一次難得的經歷,儘管是路途比較短暫的,儘管我們也沒有真正的到達礦點,但是我們確實深切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賦予我們無窮的財富,同時也是在考驗我們人類是否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如要檢視**:****thlby.***

和田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8樓:春天梨的熊

和田玉是從上古時期開始的。

出土文物證實,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有玉器的存在了。但考古發掘出土的玉器藝術價值並不高,可能是由於當時人們製作玉器的經驗不足,所以打造的玉器外形都是十分簡單的,加上雕琢玉器的技術與工具有限,所以玉器本身大多沒有紋飾。

在新疆羅布泊地區的樓蘭遺址,新疆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玉斧,是用和田羊脂白玉製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製成,形如鐵斧一般大,玉質細潤光滑。

和田玉不僅在新疆被廣泛應用,而且不斷向中原地區傳播和運輸,成為**交換的主要珍品。在距今6000多年的關中地區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和田玉玉器。可見,那時和田玉已運輸到了陝西、甘肅等地。

擴充套件資料

和田玉硬度:硬度是鑑定和田玉的重要標誌之一,是指礦物抵抗外來機械作用力(如刻畫、壓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在寶玉石學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劃硬度。

珠寶業中一般把硬度作為劃分寶石和玉石的一個重要標誌。寶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稱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拋光性好,能使玉器發亮,同時也便於長期儲存。

和田玉經測定摩氏硬度為6.5—6.9,硬度比較大,不同品種略有區別。一般來說青玉硬度稍大於白玉。

是新疆的和田玉嗎,新疆的和田玉產地在哪

和新疆和田玉沒啥關係,目測是蛇紋石玉。蛇紋石玉,也叫岫巖玉,多產自遼寧省鞍專山市岫屬巖縣而得名,與和田玉 藍田玉 獨山玉並稱為中國四大明玉。蛇紋石玉 岫玉 在自然界分佈廣泛,因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玉石名稱,如廣東的信宜玉 廣西的陸川玉 甘肅的酒泉玉 新疆的崑崙玉,以及美國 紐西蘭和阿富汗的鮑文玉等等。...

新疆和田玉好嗎,都說新疆的和田玉最好是真的嗎?

好啊 和田美玉,首論 羊脂 和田美玉產自號稱 萬山之祖 的崑崙山中,聞名於古今中外。秦李斯在他的 諫逐客令 中列舉了四件稀世珍寶,其中一件即為和田玉。歷史上周的禮器,秦的玉璽,漢的玉衣,唐的玉蓮花,宋的玉觀音,元的瀆山大玉海,明的子崗別子等著名玉雕用的原料都是和田玉。現存於北京故宮樂壽堂的 大禹治水...

是真的新疆和田玉嗎古玉,新疆和田玉的鑑別方法

是不是古玉 看不太出來 但是這是和田玉應該沒問題 而且料子還算不錯 新疆和田玉的鑑別方法 新疆和田玉,它給人的第一觀感是油潤凝重 含蓄而溫文素雅 光而不賊亮 潤而不水透 白而不過分。它的韌性大,不易破碎。以下是新疆和田玉的鑑別方法 1 用排除法 新疆和田玉山料的產量.分部較廣,但新疆的特點是大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