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面是中國西方古代

2021-03-03 22:06:05 字數 5109 閱讀 5603

1樓:瑩兒

(1)3—15世紀中國科技領先於西方,此後中國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方。原因:①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成長刺激了對技術的需求,為近代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②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和科技進步開闢了道路。 ③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動近代科技迅速發展。

(2)南歐洲地區轉到美國。原因:政治:制度民主,社會穩定和平。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增強。思想文化:開放多元,注重科技和引進人才。

(3)美德科技發展迅速。德國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成就突出;美國重視保護科技智慧財產權,並大量引進外來技術。

(1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表。材料二 農業的產生,

2樓:寶寶

(1)3一15世紀中國科技領先於西方,此後中國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西方。(2分)原因:3—15世紀中國政治上國家統一,經濟上封建經濟發達,思想文化上也相對比較進步,發達的農耕文明催生了高度發達的傳統科技;(4分)14、15世紀以後,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成長刺激了對技術的需求,為近代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和科技進步開闢了道路,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動近代科技迅速發展。

(4分)

(2)「神舟五號」、「神舟六號」載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2分)

回答第(1)問要首先讀懂材料一中的圖表,獲取有效資訊,然後按照題目要求,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原因,要注意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全面考 慮。第(2)問比較容易,聯絡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即可。

(15分)閱讀下列材料,然後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李約瑟從上世紀40年代起就曾在多種場合說過,他寫

3樓:百度使用者

小題1:14世紀前後,西歐人均gdp水平開始超過中國,此後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中國人均gdp水平長時期處於停滯狀態。

小題2: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新航路開闢後的殖民擴張,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有利於衝破封建束縛,為西歐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荷蘭等國的確立;科技備受重視,取得較快發展,並在生產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任答3點即可)

小題3:原因:19世紀中期主要是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的侵略;20世紀中期主要是在探索社會建設道路上「左」傾錯誤的發展(2分)

警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要保證民族政治經濟的獨立;經濟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國情,儘量避免出現各種錯誤。(2分)

小題4:要加強國家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重視近代科技革命成果的運用;不斷調整完善自身社會制度;不斷促進思想解放等。(任答3點即可)

本題主要考查14世紀以來中歐之間經濟發展史。第(1)問只要結合圖表,注意分析比較中歐不同的變化趨勢;第(2)問從材料中可得出科技推動作用,結合教材內容可從政治、經濟和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問注意從時間入手分析原因,從原因切入得警示。

第(4)問結合「和平崛起」的條件限制,從經濟發展的原因中得出答案。

(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中圖1,它是15世紀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當時的

4樓:小卓卓

(1)變化:圖2與圖l相比各大洲之間開始建立聯絡,世界開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圖3與圖2相比,各大洲之間的聯絡進一步緊密,初步形成了以英國等西方國家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4分)原因:

歐洲工商業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2分)

(2)媒介:西方國家的海上探險活動(新航路的開闢),早期殖民擴張和掠奪;英國等國的海外**和掠奪;工業革命的推動等。(4分)影響:

促進西方各國逐步轉型為近代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並取得了在世界範圍內的主導地位;東方國家則日益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在西方國家的衝擊和帶動下開始走向近代化;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東方從屬於西方,在世界市場中趨於附屬和被動地位。(5分)

試題分析:(1)對比三幅圖畫的內容能夠看出圖2與圖l世界範圍和區域在擴大,圖3與圖2相比,世界市場在擴大,世界各地的聯絡更加緊密,世界真正開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新航路的開闢,根本原因在於歐洲工商業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2)結合所學可知推動世界從彼此割裂到日益連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直接原因是新航路的開闢,其次早期殖民擴張和掠奪也有利於世界市場的擴大和聯絡的加強,但最根本的的原因還在於工業革命的推動世界經濟的緊密聯絡;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並取得了在世界範圍內的主導地位;東方國家則日益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但在西方國家的衝擊和帶動下開始走向近代化;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東方從屬於西方,在世界市場中趨於附屬和被動地位。

閱讀下列材料並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所示是中國古代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 材料二:

5樓:匿名使用者

(1)絲綢之路。

(2)人類活動的加劇,水系的變化,戰爭的破壞。

(3)原因:清朝統治者認為**物產豐富,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清朝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國民族企業表 材料二據統計,1895~2023年,資本

6樓:當你故事大

(1)19世紀六七十年代。(2分)

特點:地域上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一帶;行業上主要分佈在輕工業。(4分)

(2)兩例:張謇創辦大生紗廠;榮氏兄弟創辦保興麵粉廠。(2分)

原因: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的侵略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客觀條件;民族危機刺激下,許多人紛紛呼籲「設廠自救」、「實業救國」,以挽救民族危機;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清**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5分)

(3)主要因素: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與剝削。(2分)

試題分析:

(1)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於近代企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第二小問從地域分佈和行業結構兩個方面分析近代早期中國民族工業的分佈特點。

(2)聯絡所學史實,舉出1895~2023年間創辦的兩家民族企業(包括企業名稱和創辦人)。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獲得了初步發展。發展的原因可以從自然經濟的進一步瓦解、清**的政策調整等方面分析回答。

(3)材料三反映了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結合所學知識,其他方面的因素還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近代中國政局動盪、**政策等等。

點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發展道路:產生於兩次鴉片戰爭後的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發展於甲午戰爭後;進一步發展於20世紀初;短暫繁榮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無暇東顧的間隙;日益萎縮於國民**統治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

在中國近代經濟結構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代表著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進步方向,但由於封建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和官僚資本主義經濟的壓迫和排擠,它始終沒有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形式。

請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見右圖)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紀的哪一重大

7樓:**的綠茶

(1)開闢新航路。使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3分)

(2)圖a:第二次工業革命。圖b:第一次工業革命。圖c: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

(3)冷戰(或兩極格局形成,或美蘇對抗);世界**組織。(2分)

(4)中國在順應全球化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給分)

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闢的內容。首先通過讀圖、識圖,知道該圖反映的是新航路開闢的歷史事件。

然後再從:①新航路的開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絡,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②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各大洲之間的交往,引發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增加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2)本題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內容。本題和第一小題一樣,首先認真的讀圖、識圖,通過讀圖、識圖知道:a圖展現的是電子計算機的**,b圖展現的是飛機的**,c圖展現的是火車機車的**,由此也就知道他們分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注意答案順序要和**的順序一致)。

(3)本題考查的是冷戰政策和經濟全球化的內容。這是一道材料分析題。材料分析題首先要讀懂材料:

知道a材料反映的是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的內容,「鐵幕演說」的實質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遏制對抗,即遏制共產主義,干涉別國內政,它拉開了冷戰政策的序幕。b材料反映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容,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是:2023年1月1日,世界**組織的成立。

(4)本題考查的是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經濟全球化,一方面使國家間往來的障礙減少,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

由於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相對薄弱,在國際競爭中常常處於不利的地位。因此,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我們要順應全球化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從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葉由廣州起航經澳門為中轉港的六條國際**航線

8樓:漪葸

(1)特點:中國對外**範圍遍及各大洲(擴充套件到美洲);廣州是最重要的對外**港口;澳版門成為(中權國廣州)對外**的中轉港;出口商品以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為主;進口商品以**和當地土特產為主(或:**大量輸入)。

原因:15——16世紀的航海活動使分散隔離的世界逐漸聯絡為一體;明清時期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繁榮,提供了大量的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清**在實行「海禁」的同時,唯獨允許廣州一地進行對外**。

(2)英國製造業的比重在1750——2023年間不斷提高,但2023年後開始下降。清朝前期中國在世界製造業中處領先地位,但進入19世紀後逐步下降。美國在世界製造業的比重不斷提高,到2023年已居領先地位。

(3)國家的發展必須實現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必須把握歷史發展機遇;要解放思想;不斷改革創新,推動科技、教育、制度等的創新;切忌驕傲自大,固步自封。

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3年有人寫

1 近代工業地區發展不平衡 或南北發展不平衡,或南方先進於北方 人們對近代工業的認識不一 答出具體認識的酌情給分 4分 2 廣州姑娘生活習俗西化 2分 3 態度 仇視 2分 原因 思想觀念落後 害怕西方文明威脅 統治 4分 4 生產力 科技 發展水平 外來文明的傳入和影響 人們的思想觀念 的政策引導...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撒切爾夫人上

1 背景 1929 1933年的經濟危機 大蕭條 大危機 具體表現形式 實行國有制,建立國營經濟 制訂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 擴大 開支,直接採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2 建立 二戰後期 1944年 由美國牽頭召開了佈雷頓森林會議,規定了以美元為支柱的國際貨幣制度,根據會議決定,會後成...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歐洲西部地形和氣候分佈圖材料二

1 歐洲西部三面臨海,形似亞歐大陸向西凸出的 大半島 地形以平原 山地為主 地勢南北高,中間低 2 歐洲西部南北是山地,中部是遼闊的平原 這種地形格局,非常有利於中緯西風深入大陸內部,形成遼闊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3 從圖中可以看出,英國大不列顛島的降水西部多,東部少,主要是因為受山脈的阻擋形成的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