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要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

2021-03-03 21:39:56 字數 4163 閱讀 4701

1樓:匿名使用者

△受需求拉動,今年前三季度,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等礦產產能進一步釋

放△鐵礦石進口價同比下降7.2%、鎢出口價同比**42.85%,離不開國內礦

業開採秩序的整頓規範

△地質勘查業投資多元化格局初露端倪,西部地區地質勘查和礦產開發尤為活

躍 11月21日,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中國礦業聯合會在京舉辦2023年中國

礦產資源及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研討會。與會專家通過對去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礦

業領域相關資料分析認為,我國礦業經濟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快速發展的礦業對我

國經濟發展的支援能力不斷增強。

大宗礦產**能力持續增強

礦業是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產業。參加研討會的專家披露的有關

資料顯示,主導礦業的大宗礦產**能力正在得到不斷增強。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的報告說,前幾年礦業領域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目

前已基本轉化為現實產能,這在去年已經體現出來。2023年,全國新增煤炭開採能

力1.84億噸/年、鐵礦石產能9211萬噸/年、銅採礦產能746萬噸/年,還新增氧

化鋁產能184萬噸/年。受需求拉動,今年這些新增產能進一步釋放,使得主要礦

產品生產態勢保持遞進式平穩增產,1-9月主要礦產品產銷兩旺。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供的會議材料顯示,今年1-9月全國原煤產量完成15.7

億噸,同比增加1.22億噸,增長8.4%;銷售15.5億噸,同比增加1.23億噸,

增長8.6%,煤炭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勢頭。該協會預計,今年全國原煤產量有可

能達到24億噸,預計比去年產量增加8%。在煤炭生產滿足需求的同時,煤炭庫存

持續上升,截至9月底,全國煤炭社會庫存1.5億噸,比年初增加1128萬噸,增長

8%。煤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同時指出,煤炭行業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

資883.41億元,同比增長36.4%。在煤炭市場**量增長大於消費量增長的態勢

下,新投資產能的轉化,將進一步壓縮煤炭行業的利潤空間。

鐵礦投資形成的產能,在今年集中釋放。據統計,今年1-9月,全國鐵礦石產

量累計達4.06億噸,基本相當於去年一年的產量,同比增加37.7%,有效減輕了

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國土資源部資訊中心的研究報告說,

今年前三季度鐵礦石產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多了8.1個百分點,而生鐵、粗鋼和鋼材

產量增幅,卻分別回落了10.2、9.0和2.1個百分點,說明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

整和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顯現出初步效果。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處於重工業化階段,對石油和化工產品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長

,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連年擴大,國內石油天然氣行業承受著巨大壓力。中國

石油企業協會理事張漢平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1.37

929億噸,同比增長1.7%。在老油田增產困難、油氣接替區尚未有大突破的情況

下,我國**產量保持增長,是一個不小的成績。與**相比,我國天然氣產量增

長迅速,1-9月全國生產天然氣43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1.3%。國土資源部

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車長波認為,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前景廣闊,產量有

望呈現跨越式增長,年均可望增加90億-110億立方米,2023年達到950億-1100億

立方米,並預計能夠基本滿足國內需求。

作為工業發展的原料,10種有色金屬和氧化鋁產量快速上升。中國有色金屬協

會的統計資料顯示,1-9月,我國銅精礦產量為51.53萬噸,產能增幅雖有所回落

,但依然保持著7.4%的增長勢頭;鉛精礦產量49.7萬噸,同比增長10.88%;

鋅精礦產量157.7萬噸,同比增長18.69%;錫、銻、鉬精礦的產量也都呈現出良

好增長勢頭。另據國土資源部資訊中心對冶煉行業的統計,今年前9個月10種有色

金屬產量合計為1379.76萬噸,同比增長18%。其中,銅、錫、鋁生產增速分別為

21.4%、23.1%、18.5%,鉛和鋅分別增長了16.7%和14.3%。

***方面,**產量呈現加速增長勢頭。中國**協會統計,1-9月全國累

計生產**169.281噸,同比增長8.05%;而2023年與2023年相比,全年**產

量增幅是5.51%。預計今年全國**產量有望超過236噸。

礦業生產和經營秩序明顯好轉

目前鐵礦石進口**攀升趨緩的態勢,不僅直接減少了國內企業的外匯支出,

而且為國內企業參加新一輪的鐵礦石談判增加了砝碼,這在很大程度上歸結為國內

鐵礦石產量的增加和鋼鐵行業生產秩序的好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以來,我國進口鐵礦石**呈回落趨勢。1-9月

,全國進口鐵礦石2.47億噸,同比增長24.2%,增幅同比回落了7個百分點。這

是自2023年以來,鐵礦石進口增幅首次在30%以下;進口鐵礦石平均**為62.7

美元/噸,同比下降了7.2%。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此前在接受有

關**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內鋼鐵生產總量平穩及國內鐵礦石產量增加,是進口鐵

礦石**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土資源部資訊中心課題組的統計顯示,1-9月,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加

了24.2%,但為之付出的外匯僅僅增加了14.6%,鐵礦石進口成本下降由此可見

一斑。與鐵礦石進口**下降形成反差的是,我國的優勢礦產鎢的出口**大幅攀升

,中國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孔昭慶在題為《2023年我國鎢資源及鎢產品供需形勢簡

析》的發言中,不無自豪地說:「儘管受國家對鎢品出口政策調整(取消部分鎢品

出口退稅)和全球經濟發展增速減緩影響,但在國內外鎢需求增長、鎢開採總量控

制、鎢開採秩序整頓規範和行業自律的共同作用下,今年鎢市場**一直處於高位

執行,且週期長、**高、波動小,並創下了歷史新高。」

據他介紹,今年1-9月,全國累計出口鎢品金屬量2.27萬噸,比上年同期減

少0.21%;實現的出口額為7.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55%。記者粗算

,相當於鎢出口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鎢出口創下的產值幾乎增加了近50%。而孔

昭慶的這番話可能更直觀:「與往年相比,今年出口一噸鎢品,相當於2023年的1

.5噸,相當於2023年的3噸,相當於2023年的4噸!」

孔昭慶說,國土資源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在嚴格鎢礦開採總量的同時,聯手重拳

打擊非法開採,整頓和規範鎢礦開採秩序,地方**積極實施具體的整治方案和措

施,鎢礦開採秩序明顯好轉。中國鎢協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委開展鎢礦開採總量控

制指標執**況檢查,使得鎢礦開採總量得到有效控制。

據中國鎢協統計,今年1-9月,國內鎢精礦每標噸平均售價為10.92萬元,比

去年同期的每標噸8.55萬元**了27.7%;鎢製品出口綜合平均價為3.46萬美

元/噸金屬,比去年同期**了42.85%。佔據國際市場半壁江山的中國鎢,終於

在外國買家面前挺直了腰板。

礦業投資增長迅速

今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國家有關部門採取各種措施加大礦業和礦產勘

查投入;礦業領域迅速增長的投資,顯示出礦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正在進一步增強。

國土資源部資訊中心課題組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採礦業投資

2568億元,同比增加33.4%;地質勘查業有關產業投資313億元,同比增長18.5

%,其中地質勘查投資47億元,同比增長27.1%。課題組評價,總體上看,在有

力的巨集觀調控措施下,金屬冶煉加工業投資保持在較低的增長水平,黑色金屬採選

和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出現了負增長,去年火爆的採礦業投資增幅趨緩,但仍超

過全國平均水平。位於上游的地質勘查業及相關產業,則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

參加研討的不少專家認為,近兩年我國地質勘查業投資比較活躍,投資多元化

的格局初露端倪。有資料顯示,2023年國內地質勘查投資344億元,比2023年增加

9.9%。投資結構上,地方財政撥款已經超過**財政投資,外商投資也在不斷增

長。 國土資源部資訊中心課題組的研究報告認為,西部地區的地質勘查和礦產開發

最為活躍。報告在對全國有效的勘查許可證以及今年1-8月新設立的勘查許可證進

行統計分析後得出結論,西部地區有效的以及新設立的勘查許可證,都明顯多於東

中部地區。

然而,相對於資源儲量的快速消耗,地質勘查業投資增長還難以滿足需要。煤

炭、冶金、**、有色金屬,甚至非金屬礦產,都面臨著資源探明儲量不足的壓力

。不少專家呼籲進一步加大地勘投入,提高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

重要礦產資源的主要供應國

比較而言,我國重要礦產資源的主要 國較為集中,重點是中東地區 澳大利亞 周邊國家 非洲和中東等,以下對16種重要礦產資源分別做一個簡單的介紹。2.2.1 石油 進口地區結構已有明顯優化 2005年中東地區仍為我國 主要進口地區,從中東的進口量佔全國總進口量的47.2 為5985.1萬噸 其次為非洲,...

生態環境保護與礦產資源開發協調發展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建國50多年來,我國礦產勘查開發取得巨大的成就,探明一大批礦產資源,建成了比較完善的礦產 體系,礦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提供了我國所需要的95 的能源,80 的工業原材料和70 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為支援經濟高速發展 滿足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提供...

礦產資源的開發對其生態環境的影響

1 對土壤環境的影響。生產執行期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水汙染 大氣汙染以及固體廢物堆存佔地與淋溶濾滲對周圍土壤 農作物的影響。原料堆場 精礦堆場等的粉塵將會對周圍地區土壤產生一定影響。但由於評價對各工段的粉塵排放都採取嚴格的防治措施,估計實際增加的汙染物排放量很小,預計對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的影響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