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辯證是什麼原理,中醫為什麼講究辯證

2021-03-04 05:21:51 字數 4882 閱讀 8457

1樓:揮手之間

不能說是什麼原理,中醫證和症是不一樣的,就是通過你掌握的資料來分析判斷**病機,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2樓:純中醫**草藥

看中醫理論知識就知道了。說來話長。

中醫為什麼講究辯證?

3樓:易書科技

為什麼中醫看病,首先要講究辨證?原因很簡單,因為古代醫生不可能利用各種儀器和各種化驗直接觀察到人體內部組織的病變,以及獲得能夠從本質上說明人體內部臟器生理功能的資料,而且通過四診得來的感性材料也是真假相雜,如果不經過一番認真的思索,把所得到的現象加以分析研究、概括歸納,就很難對疾病的性質、原因和病變部位等作出準確的判斷,也就無法選擇**的方法。這就是中醫所以特別強調「辨證論治」的道理。

中醫辨證是指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中醫學區別現代醫學及其他傳統科學的一大特色。它抓住疾病階段主要矛盾——「證」來擬定治則、治法,選擇藥物的過程。「證」是中醫辨證的基礎,也是中醫的精華所在。

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由於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係,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症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

所謂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施治,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方法。辨證是決定**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工作的基本原則。

中醫認識並**疾病,是即辨病又辨證。辨證首先著眼於證的分辨,然後才能正確的施治。例如感冒,常見發熱、怕冷、頭身疼痛等症狀,病屬在表,但由於致**素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又常表現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種不同的證。

只有把感冒所表現的「證」是屬於風寒還是風熱辨別清楚,才能確定用辛溫解表或辛涼解表方法,給以適當的**。因此,日常的感冒藥vc銀翹片不是什麼感冒都可以吃的。由此可見,辨證論治既區別於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見熱退熱,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區域性對症**,又區別於那種不分主次,不分階段,一方一藥對一病的治病方法。

辨證論治作為指導臨床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由於它能辯證地看待病和證的關係,既可看到一種病可以包括幾種不同的證,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可以出現同一種證,因此在臨床**時,還可以在辨證論治的原則指導下,採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方法來處理。所謂「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於發病的時間、也區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樣。我們還以感冒為例,由於發病的季節不同,治法也不同。

暑季感冒,由於感受暑溼邪氣,故在**時常須用一些芳香化濁的藥物,以祛暑溼。例如我們可以應用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溼的藥物**暑季感冒,這與其他季節的感冒治法就不一樣。而「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因而也可採用同一方法**。

比如,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現為中氣下陷證,就是可以用升提中氣的方法**。

由此可見,中醫治病主要的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著眼於病機的區別。相同的病機,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病機,就必須用不同的治法。這就是「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

實質上這是由於「證」的概念中包涵著病機在內的緣故。這種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的法則,就是辨證論治的精神實質。

中醫的辯證過程,不僅要遵循一般的邏輯思維規律,而且要遵循中醫的基本理論,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八綱辨證。所謂八綱,是指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種不同性質的證候型別,實際上還可以進一步分成矛盾對立的四組概念,就是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不管遇到多麼複雜的疾病,都可以根據這四組對立的概念作全域性性的分析。

陰陽,是對疾病的基本性質所作的分類。不論哪一種疾病,從基本性質上說都可以分為陰陽兩大類。

凡屬於急性的、動的、強實的、興奮的、功能亢進的、代謝增高的、向外(表)的、向上的證候,都屬於陽證。從症狀上看,如面色潮江或通紅,身熱喜涼,狂躁不安,口脣燥裂,煩渴欲飲,語聲壯厲,煩躁多言,呼吸氣粗,大便祕結或臭穢,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象洪數有力等,都可以看做是陽性疾病。

凡屬於慢性的、虛弱的、靜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謝減退的、向裡的證候,都屬於陰證。從症狀上看,如面色蒼白或黯淡,身重蜷臥,肢冷倦怠,語聲低微,靜而少言,呼吸微弱,目不欲開,飲食減少,口淡無味,不煩不渴,或喜熱飲,大便腥氣,小便清長,腹痛喜按。舌質淡而胖嫩,舌苔潤溼,脈象沉細無力等都可以看做是陰性疾病。

表裡,是辨別病變部位、病勢深淺和病情輕重的綱領。

結合具體的病證來說,外邪侵犯人體,首先從人的**、經絡、口鼻開始,出現惡寒、發熱、頭痛、身痛、四肢痠痛、鼻塞或咳嗽等症狀。感冒、流行**冒和各種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症狀。王肯堂一般都屬於表證的範圍。

如果外邪直接影響到人的臟腑、血脈、骨髓等,引起高熱、神昏、煩躁、口渴、大便祕結、小便短赤,或出現內臟病變,就都屬於裡證的範圍。

寒熱,是把病情表現從兩種不同屬性上加以區分的綱領。

寒證,是由寒邪引起,或由陽氣衰弱、陰氣過盛所引起的身體機能和代謝活動衰退、抵抗力減弱的證候。如體溫不足,面色蒼白,精神萎頓,目不欲張,嗜睡喜溫,脘腹冷痛,口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都屬於寒證證候。

熱證,是由熱邪引起的,或由陽氣亢盛所引起的一系列熱盛的證候。如發熱煩躁,面目紅赤,不惡寒反惡熱,口乾咽燥,渴喜冷飲等,都屬於熱證證候。

虛實,是從人體抵抗力的強弱和病邪盛衰的角度加以區分的綱領。

虛證,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抗邪能力降低,生理機能衰退的證候。一般症狀表現是:面色蒼白,精神不足,身疲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等。體弱久病的人,證候屬虛的居多。

實證,是指病邪亢盛,正氣和邪氣對抗的反應很激烈,或者因為人體內部機能障礙所引起的氣血鬱結、水飲、停痰、積食等。通常的症狀是:急性熱病高燒,口渴,煩躁,譫語,腹滿痛而拒按,便祕,小便短赤等。

凡體性初病的人,證候屬實的居多。

通過上面的介紹使我們認識到,中醫八綱辨證的理論,實際上是對我們所能蒐集到的疾病現象和它的發生、發展情況,加以綜合、概括、分析、歸納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正確地運用八綱理論,醫家在分析病情的時候就會獲得清晰的思路,能夠很快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從而進一步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這種辨析的方法,有類似於現代「優選法」那樣的優越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說明陰陽是八綱辨證的總綱。

只要一旦確定了疾病是屬於陰證或陽證,就能夠很快地把**疾病所應考慮的範圍縮小了一半。這樣類推下去,再分別從表裡、寒熱、虛實的角度,又可以逐層地排除其中的一半,最後要考慮的範圍一下子就可以縮,小到原來的十六分之一,如果再考慮到症狀的其他特徵,就能迅速而又準確地找出疾病的本質所在了。

辨證的方法很多,是歷代醫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所不斷創造的。除前面介紹的八綱辨證,主要還有:**辨證、氣血津椒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等。

**辨證著重從證候分析入手判別**;臟腑辨證主要應用於各種內傷雜病,是綜合運用其他辨證的方法,直接為治則的擬定創造條件;氣血津液辨證和經絡辨證與臟腑辨證密切相關,互為補充;六經辨證與衛氣營血辨證分別適用於外感熱病中「傷寒病」與外感熱病中的「溫病」。此外,三焦辨證也是溫病的辨證方法之一。各種辨證各有千秋,相互間有部分內容是交叉的,應用時定要細心體驗它們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掌握好。

4樓:含夜謝消憐

因為要從根本上**病症啊,比如失眠,很多原因造成的失眠,如果不**就會一直反反覆覆的。

中醫怎麼「辨證」?

5樓:漫閱科技

在中醫中,有

bai陰陽、虛實、表裡、du寒熱、氣血zhi津液的「辨證」。dao所謂疾病,就是機版體所具備的防權衛軍對由內部或外部侵害機體的各種致**素,即機體的敵我力量所進行的戰鬥。來自內部的有癌變、病變以及自身免疫病等。

來自外部的有細菌、病毒、瘧原蟲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光線、塵土和煙霧等。所謂防衛軍就是由機體的網狀內皮系統,即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維持機體健康。疾病就是這兩種力量以身體作為戰場進行交戰的一種狀態,交戰雙方,必有勝負。

在戰鬥的初期階段,防衛軍的力量,幾乎達100%;隨著戰鬥的深入進行,雙方的力量對比會發生顯著變化;到臨死前,敵對方面的力量幾乎達到100%,而防衛力量會下降為零。

但在戰鬥的中間階段,有一段時間敵我雙方的力量是勢均力敵的。對機體來說,在這段時間以前,就是處於優勢時期,以後則是處於劣勢時期。

在中醫中,將處於優勢的時期叫作「陽」,將處於劣勢的時期叫作「陰」。這就是說,陰陽既是表示疾病的發展「標準」,同時又是表示體力消耗和增長的「標準」。

什麼是中醫辯證**?

6樓:匿名使用者

醫診病首先用四診(望、聞、問、切)的方法瞭解病情,再進行分析綜合,辨其八綱(表裡、寒熱、虛實、陰陽)所屬。根據**、臟腑病位、氣血津液等病理變化,按證候屬性,決定**方法,採用相應藥物,這就是「辯證施治」。辨證方法很多,各有特點,但都相互聯絡和補充,八綱辨證是總綱。

辨證施治是中醫學的特點和精華,是中醫認識**疾病的基本原則:施治是在辯證基礎上的具體手段和方法,「扶正」與「祛邪」則是中醫治病的兩項重要原則。「扶正」是使人體戰勝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強,用食物中藥益氣、養血、滋陰、補陽,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則是用祛風、散寒、清熱、解毒、利水等法消除致**素,限制、截停病情發展。

食物中藥品種極多,效能各異。疾病既有寒熱之分,藥性亦有寒熱之別;病有表裡上下不同,藥性有升降浮沉之異;病雖有在臟腑經絡部位不同,藥性亦有歸經之別。所以中藥的效能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酸甘苦鹹)、升降浮沉及歸經。

寒涼藥多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等作用,治熱性病證;溫熱藥多能溫中、助陽通脈等,常用於治寒性病證;升降浮沉為藥物作用人體的四種趨向;藥物歸經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

還有中醫中有辨病施治,跟上述所述之理論不同。病是症的外在表現,是辨證施治是治本,辨病施治是治標,標本結合才是最好的中醫**方法!

中醫講鬱症是什麼病,中醫上所說的鬱症是什麼

中醫大部分都是講的證,而不是病,西醫講的是病,比如感冒,西醫具體到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中醫卻是風寒束肺,風熱犯肺,痰熱雍肺,等證型.而出現這樣的證型卻不能就認為是肺炎病,其他原因的病也可以出現這些證型,又如肝陽上亢,肝氣鬱結,肝膽溼熱等肝經病證,不能簡單就說是肝病,是肝炎膽囊炎甚至肝硬...

慢性膀胱炎中醫辯證,慢性膀胱炎中醫有什麼?

膀胱炎反 作主要是由於使用抗生素造成的泌尿系統體內菌群失調 導致免疫力下降,體質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受多種病原體的侵襲,往往更容易患膀胱炎,這樣的人每次 都是在進一步的降低機體免疫力,從而造成惡性迴圈。這類病人若不注意改善體質和免疫功能,其膀胱炎往往遷延不愈,易轉為慢性膀胱炎,增加膀胱炎患者的精神壓...

中醫裡的降逆是什麼意思,中醫講的「平衝降氣」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和提氣相反的?

1.六腑以通為du用,以降為順。2.a氣的正zhi常dao運動無非是升降出入,不按正常氣的運動方向運內動的氣,即為逆容氣。降逆之功就是使逆氣按正常的方向運動。廣義上 b 狹義上 降是方向向下的意思,那麼降逆就是把逆上之氣降下來的意思。一般多指胃氣,嘔吐,打嗝等現象都是胃氣上逆的表現,有肝氣上逆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