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的趨光性,昆蟲的趨光性有什麼作用

2021-03-04 04:36:33 字數 5245 閱讀 2352

1樓:匿名使用者

昆蟲有的喜光.有的避光呀.有的反正不敏感.蟑螂就避光吧.菜粉蝶是喜光吧,飛蛾撲火嘛..........

蟲子為什麼都有趨光性

2樓:叫那個不知道

趨光性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飛蛾之類具有複眼的夜間飛行的昆蟲,常被誤認為具有趨光性,這是一個認知偏誤。雖然飛蛾在實際行為上表現為趨向光源飛行,事實上這是因為人造光源(如:火把,電燈)的光線與自然光線(陽光,月光,星光)不同,前者呈放射狀,後者接近平行光。

自然狀態下通過保持平行光線的夾角修正自己的飛行路線,保持直線飛行。而人造光源呈現放射狀,干擾了飛蛾的判斷,與光源保持銳角飛行的飛蛾就表現成螺旋狀飛向光源。

在有趨光性的生物中,擁有正趨光性的會靠近光源,而有負趨光性的會躲避光線的刺激。這樣對於植物等自養生物來說十分重要,因為趨光性可以幫助植物獲得更多陽光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正趨光性"稱為"向光性","負趨光性"稱為"背光性")。

擴充套件資料

某些昆蟲或魚類對光刺激產生定向運動的行為習性。

在有趨光性的生物中,擁有正趨光性的會靠近光源,而有負趨光性的會躲避光線的刺激。

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多數非常明顯,如夜蛾、金龜子。其中「飛蛾撲火」最為人們熟知,蜘蛛也存在趨光性,它會在燈下編織蛛網捕食獵物。

現代研究認為,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與其導航方式有關。它們通常是以月亮為導航座標的,且飛行時不是垂直於月光,而是呈斜交;因為月亮屬於遙遠的光源,月光近似為平行光,以斜交固定角度的方式可以實現直線飛行。而燈火會讓它們誤認為是月亮,但燈火卻是近距離光源,形成發散光而非平行光,結果昆蟲依然按照斜交固定角度的方式飛行,最後就會以螺旋形漸近線的軌跡飛向燈火(如果飛離燈火,不會被人觀察到)。

一般來說趨光性的昆蟲大多數都是夜間活動(這應該是白天活動天敵太多的緣故),而夜間不言而喻地球上是收不到太陽光的;就算有那些不怕死的白天趨光性的昆蟲,白天也有其他的光源。

另外,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趨光性,其實是生物的一種本能:億萬年來,夜晚活動的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因為是極遠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為參照來做直線飛行。

那麼,所謂的趨光性也就是昆蟲將光源借用來參照飛行的工具,類似於我們通常理解的蝙蝠回程定位。

3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研究認為,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與其導航方式有關。它們通常是以月亮為導航座標的,且飛行時不是垂直於月光,而是呈斜交;而燈火會讓它們誤認為是月亮,結果就會以螺旋形漸近線的軌跡飛向燈火

4樓:匿名使用者

夜間飛行的昆蟲為了保證航向不變,都要尋找一個遠方的亮點作參照物。遠古時候,夜間的發光物只有月亮和星星,而星星和月亮的光線是平行光線,所以昆蟲只要航向與光線的角度保持不變就可以了。人類發明用火以後,昆蟲誤把燈火作為飛行的參照,而這種光線是輻射光,昆蟲以這種光線為參照,飛行的路線就不再是直線而是螺旋線了,而且半徑越來越小,這就是問什麼昆蟲具有趨光性了 。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有兩個解釋 不過大概意思都一樣。

一、科學家經過長期觀察和實驗,終於揭開了「撲火」之謎。他們發現飛蛾等昆蟲在夜間飛行活動時,是依靠月光來判定方向的。飛蛾總是使月光從一個方向反射到它的眼裡。

飛蛾在逃避蝙蝠的追逐,或者繞過障礙物轉彎以後。它只要再轉一個彎,月光仍將從原先的方向射來,它也就找到了方向。這是一種「天文導航」。

  飛蛾看到燈光,錯誤地認為是「月光」。因此,它也用這個假「月光」來辨別方向。月亮距離地球遙遠得很,飛蛾只要保持同月亮的固定角度,就可以使自己朝一定的方向飛行。

可是,燈光距離飛蛾很近,飛蛾按本能仍然使自己同光源保持著固定的角度,於是只能繞著燈光打轉轉,直到最後精疲力盡而死去。

二、許多昆蟲,只在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後才飛行於花間,一面採蜜,一面為植物授粉。漆黑的夜晚,它們能順利地找到花朵,是「閃光語言」的功勞。夜行昆蟲在空中飛翔時,由於翅膀的振動,不斷與空氣摩擦,產生熱能,發出紫外光來向花朵「問路」,花朵因紫外光的照射,激起暗淡的「夜光」回波,發出熱情的邀請;昆蟲身上的特殊構造接收到花朵「夜光」的回波,就會顧波飛去,為花傳粉作媒,使其結果,傳遞後代。

這樣,昆蟲的燈語也為大自然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因此,夜行昆蟲大多有趨光性,「飛蛾撲火」就是這一習性的真實寫照。另外,其實飛蛾主觀上也不想死在火焰裡面,是由於其複眼的構造使其以一個螺旋角度圍繞火飛行的時候逐漸接近最後造成撲火。

  最新研究成果: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亨利·蕭研究飛蛾撲火的最新成果。   他用的材料是美洲棉鈴蟲。

他把蛾粘在塑料泡沫碎片上,放在水池裡,記錄蛾是怎麼駕駛泡沫小船的。沒有燈光時,小船在水面上沒有目的地漂盪。在水面上點一盞燈,小船將向燈漂去,但是並不是像標準答案**的那樣呈螺線逼近,而是呈直線衝過去,少數直直地撞上燈,多數則是朝向燈的兩旁,好像一開始是被燈吸引,但最後一刻卻又試圖逃離。

蕭認為這個實驗結果難以用流行的理論來解釋。他提出,蛾是把燈光當成了晨曦。蛾夜間飛行白天躲藏,當凌晨的陽光剛剛出現時,蛾向   陽光飛去,以便能發現最佳藏匿地點,然後趕快藏起來。

  飛蛾撲火這個自古以來就讓人感到神奇的現象在今天仍然是個未能完全破解的謎。不管你是嘲笑飛蛾自取滅亡的愚蠢,還是讚美飛蛾追求光明的勇氣,有一點是肯定的,飛蛾並非是在尋死,而是誤把燈火當成了某種對它的生存或繁衍至關重要的東西,是我們人類的發明操縱了飛蛾早已進化而來的某種本能。

昆蟲的趨光性有什麼作用

6樓:扯蛋的節操君

昆蟲的趨性.昆蟲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定向反應,稱為趨性.昆蟲的趨性主要有趨光性和趨化性兩種.

昆蟲對光產生向著光源方向活動的反應,稱為趨光性.各種昆蟲對不同光波有不同的反應.大多數夜出性昆蟲 (如夜蛾、螟蛾)、地下害蟲 (如螻蛄)以及葉蟬、飛蝨、金龜甲等對燈光 (特別是短波光線)表現出正趨性.

日出性種類 (如蝶、蠅、蜂)對日光也有正趨性.昆蟲對於化學物質的刺激而產生的反應行為稱為趨化性.與昆蟲的覓食、求偶、避敵、產卵等密切相關.

例如十字花科植物中所含的芥子油對菜粉蝶有引誘作用,大蔥花中含的有機硫化物,對粘蟲有引誘作用.又如雌蛾性激素,對雄蛾有引誘作用等.昆蟲趨光性和趨化性對害蟲測報和防治 (燈光誘殺、化學誘殺、性引誘、驅避劑使用等)具有重大意義.

關於昆蟲趨光性機制的假說較多,其中報道較多的是光干擾假說、光定向行為假說和生物天線假說3種,現在較為普遍接受的是前兩者.光干擾假說是指刺眼作用干擾昆蟲的正常活動導致趨光,而光定向行為假說則指昆蟲趨光是由於光定向行為所致.

趨性(taxis)就是對某種刺激進行趨向或背向的有定向的活動.刺激物可有多種多樣,如熱、光、化學物質等等,因而趨性也就有趨熱性、趨光性、趨化性之分.由於對刺激物有趨向和背向兩種反應,所以趨性也就有正趨性和負趨性(即背向)之分.

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是昆蟲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趨性就是所作出的反應的一種方式.例如,高等動物的外寄生昆蟲(蚤、蝨)需要動物的體溫作為刺激,以它們的趨熱性而找到寄主動物.

許多昆蟲對光有明顯的反應.大多夜出性蛾類有趨光性;而如蜚蠊類昆蟲經常藏身於黑暗的場所,見光便躲,即有負趨光性(或稱背光性).趨化性在昆蟲尋找食物和找異**配、找產卵場所等活動中都佔極重要的地位.

在野外夜間使用高壓汞燈照明,利用昆蟲的驅光性引誘大量的昆蟲前來,方便大量捕捉

飛利浦避蟲燈:.能有效地減少對飛行中昆蟲的刺激,降低昆蟲得驅光性現象;

2.特殊黃色內塗層,發射光線為暖白色,照明和避蟲一舉兩得;

3.新工藝,隔除使昆蟲能產生敏感的光譜,減少昆蟲聚集;

4.雙螺旋燈絲,光效高,增加抗震性和保證壽命;

5.任意點燈位置,使用範圍廣泛.

應用:可作為普通照明燈泡適用,如家庭廚房,陽臺,酒吧,酒店,飯店,燒烤店,野餐會所,公路站點,庭院照明等.

適用燈具:檯燈,頂燈,壁燈,床頭燈,走廊燈,庭院燈,草坪燈等.

昆蟲都有趨光性嗎

7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光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重要環境條件,昆蟲也不例外。

昆蟲都有趨光性,有正趨光性,有負趨光性。比如夜蛾,它晚上出來活動,依靠光進行導航,對光源有正趨光性。有些昆蟲如蟑螂,它們白天休息,夜晚出來活動,但是躲避光亮,是負的趨光性。

因此,可以說,有眼睛的昆蟲都有趨光性,或正或負。

8樓:守株待虎

趨光性是生物對光刺激的趨向性,圍繞昆蟲的趨光性,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不同的假說,比較成熟的假說有以下幾個。

一、光定向行為假說。

科學家認為,昆蟲趨光是由於昆蟲光羅盤定向的原因造成的,即許多夜間活動的昆蟲會以某一天體做參照,以身體縱軸垂直於天體與昆蟲軀體的連線進行活動,而夜間的燈光也會被昆蟲當作定向參照物,但這個參照物要比天體近許多,結果使昆蟲產生螺旋形向燈飛行軌跡,這種軌跡最終導致昆蟲飛向光源。

二、生物天線假說。

科學家從逆防生學的角度,提出了生物天線理論,認為昆蟲趨光是因為求偶行為所致,即昆蟲的觸角有各種各樣的凸起,凹陷及螺紋,這些結構類似現代使用的天線裝置,使昆蟲的觸角可以感受資訊素分子的振動而吸引昆蟲,燈光中的遠紅外線光譜與資訊素分子的振動譜線一致,昆蟲的觸角可以感受該資訊,從而導致趨光。

三、光干擾假說。

夜行性昆蟲,適應暗區的環境,進入燈光亮區時,刺眼作用干擾了它的正常行為,由於暗區的亮度低,昆蟲無法返回暗區繼續活動而導致撲燈,科學家認為昆蟲撲燈行為是由於在黑暗的環境中,燈光使複眼發生炫耀引起的,越敏感的單色光,刺眼作用越強,許多昆蟲對紫外光區的強烈反應,僅僅是因為這些昆蟲對紫外區的光十分敏感,即昆蟲並不能辨別不同波長的光,並不是真正的波長選擇機制。

到目前為止,昆蟲趨光現象仍然缺少公認的解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昆蟲的趨光性,絕非普遍意義上的趨性。

9樓:有何不可

大家都知道「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吧,飛蛾就算犧牲也要飛到有光的地方,為什麼昆蟲具有這種趨光性呢,原來,夜行昆蟲為了保持航向不變,就經常以一個亮點作參照物,如果把地球自誕生至今算作24小時的話,那人類的誕生只有其中區區6秒多一點,在這6秒多一點以前世上只有月亮和星星,昆蟲就以月亮和星星發出的光芒作為參照物,月亮和星星所發出的光線是平行光線,所以那時昆蟲的飛行路線是直線的,後來人類誕生後,發明了燈火,昆蟲就誤把燈火作為參照物,而燈火的光線是輻射光,於是昆蟲的飛行路線就不再是直線而是螺旋線了,於是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昆蟲在路燈下大量聚集,並且飛行路線呈不規則性。

現代研究認為,夜行性昆蟲的趨光性與其導航方式有關。它們通常是以月亮為導航座標的,且飛行時不是垂直於月光,而是呈斜交;而燈火會讓它們誤認為是月亮,結果就會以螺旋形漸近線的軌跡飛向燈火。

也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有明顯的趨光性,一般夜間飛行的昆蟲比如飛蛾、蚊子、蒼蠅等趨光性都很強,具有趨光性的昆蟲中,他們對光線的反應性也不一樣,有的一看見光就飛過去,有的要過一會兒才會飛到光源那裡。人們可以利用昆蟲的這種趨光性來消滅害蟲,比如紫外線捕蚊燈就是利用昆蟲的這種特性來消滅蚊蟲。

為什麼昆蟲有趨光性,為什麼昆蟲有趨光性?

夜行性昆蟲的趨 光性與其導航方式有關。世代相傳的趨光性是夜裡飛行的法寶。使它們在漆黑的夜裡在空曠的田野飛行,不會撞到被黑夜隱藏的電線杆 樹幹和突起的土堆,因為在有光線通過的地方,也就一定是它們可以飛過的地方。它們通常是以月亮為導航座標的,且飛行時不是垂直於月光,而是呈斜交 而燈火會讓它們誤認為是月亮...

蛾的趨光性

蛾類從旁觀者看來,好像顯然地會被光所吸引 但事實上更準確的說法是 因為飛蛾頭暈內搞不清楚方向 而圍繞容著明亮的物體盤旋。蛾類利用光線來做為羅盤導航,且進化成會利用眼睛裡固定的部分來接受光線。只要光源十分遙遠像是太陽或月亮,飛蛾眼裡所接收到的光的角度會近乎一致地平行,這時飛蛾只要大約朝直線方向行進,視...

昆蟲記有那些,昆蟲記中的昆蟲有哪些?

昆蟲記 法文原名為 有關昆蟲的回憶錄 全書共10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 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展示了蜘蛛 蜜蜂 螳螂 蠍子 蟬 甲蟲 蟋蟀等昆蟲的生活場景。昆蟲記 內容簡介 昆蟲記 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 文學家法布林耗費畢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這套以法文寫作 字數多達4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