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為什麼能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1-03-04 03:01:23 字數 6672 閱讀 2570

1樓:完美假知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

故事的內民間容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樓:n多祕密

叫燈影戲世界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說粹吧像京劇粹皮影戲輩做看輕看極少快流失歷史發展

皮影是否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3樓:440的金花

。襲2023年5月20日,經國務bai院批准列入du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zhi錄。2023年dao6月8日,湖北省雲夢皮影藝術團和山東省泰安市範正安皮影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23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正在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正式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樓:向日葵阿採

2023年5月20日,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3年,申請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皮影戲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5樓:13862590347林

您好!bai中國皮影進du入聯合國教科文zhi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dao產代表作專名錄。中國皮

影戲,分屬別由陝西、湖南、河北、遼寧、黑龍江、甘肅、浙江、四川、湖北、山西和雲南11個省的數十家木偶、皮影戲院(團)聯合申報,只能說是屬於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說是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說是某個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謝謝閱讀!

6樓:匿名使用者

jhfjhfjhbfhbfgd

我國第一個成功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

7樓:充電器大俠

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2023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國的崑曲藝術入選,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十大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皮影戲

皮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23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中國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剪紙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資訊,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2023年,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三、古琴藝術

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

然而,由於琴自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種雅好,很少在公眾場合演奏,所以現代人對它的瞭解已經十分有限。2023年,古琴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四、珠算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

「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五、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

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六、中國鍼灸

鍼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疾病的目的。

鍼灸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鍼灸理論、腧穴、鍼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七、中國書法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瞭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

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八、京劇

京劇,被視為中國國粹,是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得到空前的繁榮。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九、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十、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8樓:匿名使用者

昆 曲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2023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佈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中國的崑曲藝術入選,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9樓:蘭州木目裝飾

我國的第一個得到國際相關組織機構正式承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崑曲,與其他18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第一批名單,並於2023年向世人公佈。

非物質文化遺產 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寧願餓死,放不放棄的精神。

11樓:金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遊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的有關規定。

擴充套件資料:

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

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十大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2、活字印刷術

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京劇

被視為中國國粹,是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

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得到空前的繁榮。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4、書法

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

又因祖先發明瞭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

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鍼灸

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疾病的目的。

鍼灸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鍼灸理論、腧穴、鍼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

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6、二十四節氣

是指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珠算

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漢代徐嶽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202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8、古琴藝術

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

「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然而,由於琴自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種雅好。

很少在公眾場合演奏,所以現代人對它的瞭解已經十分有限。2023年,古琴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9、中國剪紙

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剪紙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資訊,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

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會價值 。2023年,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0、皮影戲

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23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皮影戲形成並興盛於什麼時期,皮影戲形成並興盛於什麼時候

皮影戲的雛形形成與唐代晚期,到了宋代就發展的與當代的皮影戲近似了。清代最為興盛。那時 家中養戲班蔚然成風。皮影戲形成並興盛於什麼時候 皮影戲的雛形形成與唐代晚期,到了宋代就發展的與當代的皮影戲近似了。清代最為興盛。那時 家中養戲班蔚然成風。皮影戲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主要在那些地方盛行。皮影bai 戲最...

河南皮影戲和其他皮影戲有什麼不同之處

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 拾玉鐲 西廂記 秦香蓮 牛郎織女 楊家將 岳飛傳 水滸傳 三國演義 西遊記 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爭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 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 白毛女 劉胡蘭 小二黑結婚 小女婿 林海雪原 紅燈記 龜與鶴 兩朋友 東郭先生等等。皮影戲,舊稱 影子...

皮影戲是什麼地方的皮影戲是出自哪個地方

陝西關中 皮影戲,又稱 影子戲 或 燈影戲 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