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余光中散文的藝術成就,余光中散文的藝術特點

2021-03-04 03:01:23 字數 1292 閱讀 1228

1樓:匿名使用者

正bai

虛實之論,是我國古代傳統du美學觀之一

余光中散文的藝術特點

2樓:舊城南憶往

藝術特點:

中國意識

他從故鄉來,仍帶著故鄉的記憶;他曾涵泳在中國古典文學之中,讀過強調中國美的作品,加深他對故鄉的美感;他從舊大陸漂到臺灣,成長,又飄到新大陸的異域去。

以至於經常會流露出對中國纏綿的情感,有時是直接的頌揚,有時卻對其他文化表現出相對的非正面敘述來烘托出明顯的中國意識。

感覺性而散文雖由文字構成,余光中不希望作品僅能夠單純由眼睛看到字,然後在腦海中構出影象,而希望透過人類本有的感官。

具體的隨著文字的描繪感生出似乎是真實在讀者身邊發生的感覺性,以《聽聽那冷雨》為例,各種感官似乎完全的在感受著外在的變化,細心地帶領我們去感覺那微妙又精準的意象。

幽默感比喻和比擬在餘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響的新潮,富於變化,節奏感強,富於動態特徵,完全的顛覆傳統靜態比擬,也不滿足於單純的明喻,更欣賞用隱喻,其中我們舉〈我的四個假想敵〉中,樹上的果子和路人內神通外鬼來看。

顯然一般狀況下對家中的女性跟樹木之間的比喻,就是那莫名背了黑鍋的紅杏,可是先生跳脫出來,用樹上的果子形容餘家有女初長成已創新意,又擺脫果子的靜態刻板印象。

把它們描繪得活蹦亂跳,內神通外鬼,也因此展現余光中作品中另外一個經常出現的特色——幽默感,那是一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娛弄筆法,不同於一般默劇的滑稽。

3樓:e拍

關於散文方面,余光中經常用文字的簡省,空白的利用,停頓的變換來改變語言節奏、語言旋律,創造一種新的語言律動。

他特別善於利用音律與節奏來作文章,創造各種各樣的既能切合物、景、情,又能充分展示主體的心情意緒和情感激流的藝術節奏,或跌宕起伏,或流暢自然,或宛轉纏。

擴充套件資料

余光中,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余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迴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

4樓:東辰瀲

余光中  散文是一切文學類別裡對於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的一類:譬如選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裝.散文家無所依憑,只有憑自己的本色.

本書收錄了著名作家余光中的大量散文佳作.這些作品風格獨特,自成一派,行文流暢,文筆精妙,較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文學水平與藝術素養.讀來令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鄉愁 余光中,余光中的鄉愁的全部

詳細背景的在這裡。寫 鄉愁 的背景如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10歲的余光中隨父母輾轉於上海 重慶等地。22歲那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臺灣,並考取了臺灣大學外文系。雖然專業是外文,余光中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在詩歌 散文 評論 翻譯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傑出的,當屬詩歌。人們評論,他...

余光中的詩歌,余光中有哪些詩歌?

余光中有哪些詩歌?余光中的 給未來的自己 的詩歌 余光中的詩歌內容短的 鄉愁 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黃昏。白玉苦瓜 給個...

余光中的名言名句,余光中名言名句大全

一條命,就可以專門應付現實的生活 一條命,有心留在臺北的老宅,陪伴父親和岳母 一條命,用來做丈夫和爸爸 一條命,用來做朋友 一條命,用來讀書 另一條命應該完全用來寫作 一條命,專門用來旅行 最後還剩一條命,用來從從容容地過日子,看花開花謝,人往人來,並不特別要追求什麼,也不被 截止日期 所追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