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者

2021-03-03 21:05:34 字數 4215 閱讀 9489

1樓:手機使用者

(1)主bai張「罷黜百家,獨尊儒du

術」。孔zhi子的主張不

適應大國dao爭霸、以暴內力建立新的統治秩序的政容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適應了漢武帝建立大一統、加強**集權的需要。

(2)主張:反對儒學教條化;提出「童心說」;反對歧視婦女。時代背景:商品經濟的活躍;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倡導個性解放的新思想的出現。

(3)朱熹堅持儒家學說,認為儒家思想不可改變;李贄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論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0分)材料一: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

2樓:手機使用者

(1)「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鞏固國家政治統一,加強**集權。(4分)

(2)「孝」道或儒家倫理道德。「孝」容易被統治者引申為 「忠」,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4分)

(3)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範疇,具有永恆的意義和普遍價值。

在我國的今天,將「仁義禮智信」納入教材,吸取其精華內容,一方面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又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4分)

試題分析:(1)材料一中文字「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說明了董仲舒主張「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合所學史實不難直接得出董仲舒此舉為漢武帝所接納,對後世也產生重要影響,因為該主張有利於鞏固國家政治統一,加強**集權。(2)從材料二文字「董永賣身葬父,感動天地,併成就一段美好姻緣的故事」說明自漢代以來人們即非常看重「孝」道或儒家倫理道德;因為「孝」容易被統治者引申為 「忠」,有利於鞏固封建**統治;當然這也是董仲舒「三綱五常」中的所提倡的內容之一。(3)董仲舒最早提出將「仁義禮智信」作為為人處世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對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但也不可完全吸收,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或消極影響,因此對此觀點持贊成和反對意見均可,選擇何者均與選擇具體史實論據加以論證。

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統,這是天地之間的永久原則, 是古往今來的一致道義。現在,每個經師傳授的道不同,每個人的論點各異,百家學說旨趣不同,因此,君主沒有辦法實現統一,法令制度多次變化,臣下不知應該遵守什麼。

我認為,方向不同,所有不屬於儒家『六藝』範圍之內,不符合孔子學說的學派,都禁絕其理論,不許它們與儒學並進,使**不正的學說歸於滅絕,這樣做了就能政令統一,法度明確,臣民就知道該遵循什麼了!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傳·董仲舒傳》

人物成就: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董仲舒從儒學經傳中尋找統一的理由,他從《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統"。董仲舒就根據《公羊春秋》的記載,提出了"大一統"論。他在《天人三策》中說:

"《春秋》所主張的大一統,是天地的常理,適合古今任何時代的道理。"

在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統的建議之後,施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將儒學作為正統思想,從此漢代思想界樹起了儒學的權威,產生了中國特有的經學以及經學傳統。漢代立五經博士,明經取士,形成經學思潮,董仲舒被視為"儒者宗"。

4樓:匿名使用者

譯文:《春秋》推重統一,這是天地永恆的原則,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師所述的道理彼此不同,人們的議論也彼此各異,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樣,所以處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統一的標準,法令制度多次改變,在下的百姓不知道應當怎樣遵守。

臣認為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學術的學說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同樣發展。邪僻的學說消失,然後學術的系統可以統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從的物件了。

翻譯春秋大一統,天地之常徑,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

5樓:愛藍色的夢

春秋大一統,天地之常徑,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熄,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春秋大一統,天地的常規路徑,古今的通則的,現在老師不同的道路,人不同的看法,百家學說旨趣不同,因此上了以實現統一,法制數變化,下不知道該守臣愚以為那些不在,六經的科,孔子之術的人,都斷了他的道,不要讓並進,**的說法熄滅,然後綱要可以一而法度可以明,人們知道怎樣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重視道統的一致,這是天地間恆常的規律,古今都遵循的方法,如今學者有不同的道統,個人有不同的論調,各個學派方法、經意不一樣,因此帝王不能夠維持一貫的方針,法理制度經常變化,下民不知道如何守臣道。我認為各種不屬於六藝範疇,孔子學說的方法,都應該禁止它的傳播,不要讓什麼理論都能發展,終止妄邪的理論,這樣以後法紀和道統就能統一,而法律的標準可以顯明出來,人民就知道怎麼做了。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7樓:還鄉夢

董仲舒大一統的觀點。

董仲舒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春秋》本是魯國的史書。按董仲舒一派的說法,《春秋》是孔子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其中,孔子樹立了他的道統的統治。孔子代表了黑統,並建立了黑統的各項制度。

董仲舒對《春秋》的解釋十分著名,他的各項學說都可以從《春秋》中找到根據,換句話說,他的理論權威來自《春秋》,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稱為《春秋繁露》的緣故。

8樓:夢軒

董仲舒提出的 影響:使儒家思想成為漢朝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大一統,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

9樓:小言微笑

(1)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適應漢武帝時期加強**集權的需要,通過思想上的統一來維護政治上的統一(文化的「統一」和政治的「統一」是一致的,而文化的「統一」又可成為政治「統一」的根基)。沒有,如法家重農抑商,以嚴刑峻法來統治人們的主張也被漢武帝融入其統治思想。

(6分)

(2)材料二肯定了獨尊儒術對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對鞏固封建政權所起的作用的同時,主要強調了它對文化發展的危害。評價的視角、關注問題的重點不同。(5分)

(3)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去考慮。(2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及其影響的理解與認識。第(1)問,第小一問需要抓住材料中「《春秋》大一統,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歸納其主張即可;第小二問,聯絡董仲舒新儒學出現的歷史背景,從加強**集權的角度歸納即可;第三小問,考查對新儒學的特點的理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其新儒學思想也融入了其他思想主張。

第(2)問,考查評價分析的能力,歸納材料

二、三內容結合時代背景即可獲得答案。第(3)問,考查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方法,結合第(2)問和所學知識回答,即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去分析評價。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是董仲舒所強調的大一統思想,這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

《春秋》推重統一,這是天地永恆的原則,是古今共通的道理。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是什麼意思?

11樓:十三子川

《春秋》推重統一,這是天地永恆的原則,是古今共通的道理。經:原則、條理、秩序;誼: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

這句話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本傳敘述董仲舒其人其事,詳載其賢良對策。

董仲舒,少習《公羊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武帝初,以賢良對策,主張更化善治,「前德而後刑」。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統紀而明法度。又奏請立學官,州郡舉茂材孝廉。

兩任諸候相,後家居治學著書。其學混合儒家學說和陰陽五行說,形成「天人感應」的思想體系,鼓吹「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宣揚黑、白、赤三統迴圈的歷史觀和三綱五常的倫理道理準則。

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3年有人寫

1 近代工業地區發展不平衡 或南北發展不平衡,或南方先進於北方 人們對近代工業的認識不一 答出具體認識的酌情給分 4分 2 廣州姑娘生活習俗西化 2分 3 態度 仇視 2分 原因 思想觀念落後 害怕西方文明威脅 統治 4分 4 生產力 科技 發展水平 外來文明的傳入和影響 人們的思想觀念 的政策引導...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撒切爾夫人上

1 背景 1929 1933年的經濟危機 大蕭條 大危機 具體表現形式 實行國有制,建立國營經濟 制訂經濟計劃,指導經濟發展 擴大 開支,直接採購以及利用稅收等財政政策調節社會生產。2 建立 二戰後期 1944年 由美國牽頭召開了佈雷頓森林會議,規定了以美元為支柱的國際貨幣制度,根據會議決定,會後成...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分材料一仲舒復對

1 大一統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鞏固國家政治統一,加強 集權。分 2 孝 道或儒家倫理道德。孝 容易被統治者引申為 忠 有利於鞏固封建 統治。分 3 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義禮智信 是中國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範疇,具有永恆的意義和普遍價值。在我國的今天,將 仁義禮智信 納入教材,吸取其精華內容,...